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殊的强调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殊的强调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合整治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国内诸如琼民源、银广厦、麦科特等严重的会计造假事件。国外有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的会计欺诈丑闻更使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分析其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于现代经济生活来讲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根源剖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屡屡发生,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而且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上市公司组织形式、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等不同层面剖析了会计造假的深层次根源,并采取相应对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5.
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类型的多样化使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内容更加复杂化;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使公司的管理者倾向于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来掩盖糟糕的经营业绩或夸大经营业绩.在今天,财务报表还是投资者分析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是否失真,即能否正确地,基本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现状,将对投资分析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对财务数据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评价一个公司会计系统捕捉和描述经营情况现实的程度;通过识别公司会计系统的弹性,评价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适当性,投资者可以评定公司会计数据失真的程度;进而可以通过重做公司的会计数据,计算无偏的会计数据来调整失真的会计信息.总之,理解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投资者的投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问题的成因及环境,还分析了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如何在价值评估中应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调整失真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个问题存在的广泛性、严重性和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客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认真研究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流弊,防范和控制这一现象的蔓延,消除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改革现有会计管理体制,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防范控制对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类型的多样化使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的内容更加复杂化;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也使公司的管理者倾向于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来掩盖糟糕的经营业绩或夸大经营业绩.在今天,财务报表还是投资者分析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是否失真,即能否正确地,基本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现状,将对投资分析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对财务数据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评价一个公司会计系统捕捉和描述经营情况现实的程度;通过识别公司会计系统的弹性,评价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适当性.投资者可以评定公司会计数据失真的程度;进而可以通过重做公司的会计数据,计算无偏的会计数据来调整失真的会计信息.总之,理解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投资者的投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问题的成因及环境,还分析了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如何在价值评估中应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调整失真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会计领域也正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会计制度正逐步完善。但现在我国仍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生同存,对人类经济生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源于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由经理人会计行为和会计人会计行为共同形成,会计人造假行为与现有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密切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调整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强化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0.
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等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伦理道德方面的诚信建设,通过会计人员行为、思想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1.
无纸化网络环境为会计业务处理创造适时、便捷等优势的同时,也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本文在深入分析无纸化网络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建立会计信息输入控制体系、完善会计公认原则、明确会计核算前提及实施远程审计等方面探讨了防范网络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透视会计信息误差防范会计造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明 《当代财经》2003,(5):121-122,125
会计信息误差是由会计的模糊性和随意性引起的,会计的随意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技术手段。正确处理会计的模糊性和随意性的辩证关系,把握会计信息误差,完善会计准则,防范会计造假,对于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计工作中的不良问题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虚假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忌,文章对会计失的原因尽进行分析,试图探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新宇 《经济师》2001,(2):106-10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失真,而是整个会计行为过程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会计行为的偶然现象,而是贯穿于整个会计行为过程。因而会计信息失真形式主要是信息源失真、账簿失真、财务会计报告失真。1、会计信息源失真。无论出自什么目的的造假行为,如偷税、截留利润、乱挤成本、坏帐多提、折旧少提、私分利润、人为地造成收益平滑等,无不从凭证入手。因为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和转帐凭证。原始凭证又有外来和自制原始凭证。他们是反映促使经济业务发生的规模、性质、时间、地点、往来单位的书面凭证,…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随着国内银广夏、国外安然等事件的披露.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加工和审计是基于市场的经济活动,约束这行为的主要道德因素是“诚信”。因此,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是现行经济工作中的客观现象,也是目前会计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主要表现应为会计舞弊和会计差错两种,二者形式不同,性质也不同。因此,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笔者将阐述我们治理失真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明丽 《经济师》2005,(6):292-292
银行会计是银行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它贯穿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过程,近年来金融业之所以不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和案件现象,是其内控制度上的缺陷所致。要夯实银行经营活动安全运营的基础就必须加强银行会计系统的风险防范,维护健康的会计秩序。  相似文献   

19.
何梦园  袁金明 《经济师》2005,(7):198-199
文章从目前全球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入手,简述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模式原因,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原因和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强调了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在防范虚假会计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如何改善大环境进而培养健康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20.
宋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48-149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并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