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包括修船业也要成为世界修船大国、强国的宏伟目标,重点分析我国船舶修理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经济指标、修船竞争力,同时,剖析我国修船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构起我国修船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修船业历经20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修船能力不断提高,修船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实现船舶修理产值超过500亿元。主要修船企业共修理船舶约5310艘、1亿载重吨,在修船产值方面已经超过世界第一修船强国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修船国。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修理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合同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修船业务的特殊性,合同双方经常会产生纠纷。纠纷发生时承修方如何有效保护自身权益,是国内修船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船舶修理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合同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修船业务的特殊性,合同双方经常会产生纠纷。纠纷发生时承修方如何有效保护自身权益,是国内修船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6年航运事业的繁荣发展,带给了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机遇.利用航线、人工成本和技术优势,在修船总量增长的同时,大型化、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修船,使我国修船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06年我国修船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近40%,占世界修船总量已基本与世界第一修船大国新加坡持平.修船由过去的以常规修理为主转向以修理大型、高附加值船为主,大型船厂已能够修理VLOC、VLCC和30万吨散货船;船舶改装总量逐年上升,最高单船产值达到2.4亿元;外轮修理比例大幅上升,已有7家大型船厂外轮修理比例超过90%;修船换板水平、VLCC坞修期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到港船舶数量大幅下降,船舶修理业务量急剧减少,价格也持续走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新岜在2009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表示,虽然目前市场出现下行趋势,但从长远来看.修船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修船企业仍有“金”可掘。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中国修船业发展进程中的分水岭,修船技术和能力迈上新台阶,大型船舶的改装能力明显提升.2008年中远船务共修理船舶322艘,产值达到历史最高峰的90.97亿元.2009年至今,我国修船业连续下滑,修船产能过剩和低端竞争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价格水平依旧较低,且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冲击,竞争愈发激烈.  相似文献   

8.
就当前国际修船形势来看修船业已逐渐东移 1.国际航运市场对修船业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航运市场的低迷状态仍将持续,另外,由于环保和航运法规对船舶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在这种情况下,船东就会采取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船舶修理和船舶改装的办法来满足需求,这为修船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24日,申请人向被申请人投保了修船责任险,并按约及时支付了保险费:保险期限自2006年9月11日零时至2006年12月31日24时止,保险责任范围为“对按修船合同及有关协议规定应由申请人负责的,由于修船工人或技术人员的过失而引起的火灾事故或船舶机损对承修船舶所造成的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产船用设备在出口船舶上的平均装船率不足40%.大量船用设备依靠从国外进口。反观我国造船业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的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分别高达95%和80%以上。与日、韩相比,我国船用设备的低水平配套能力。不仅严重削弱了我国船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实际创汇能力,而且使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制于人。如何突破我国船舶配套业的瓶颈束缚,如何把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如何快速提升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船舶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外造船     
《船舶经济贸易》2006,(5):26-28
韩进订购1万TEU级集装箱船;伊拉克将建21艘新型舰艇;下半年全球20多艘LNG船下单;斐济船舶修理初露端倪;朝鲜拟吸引韩资发展修船业;STX造船公司3船同时下水;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修船市场相当活跃,世界修船中心逐渐东移,我国修船市场占全球修船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加大.面对难得机遇,中国修造船企业如何利用自己的航线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中国修船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船舶配套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2/3,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因而,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船舶配套业逐渐向我国转移,目前,我国正在向“高技术含量船舶制造和配套设备制造国”迈进,我国发展船配业的机遇凸显。尽管我国拥有劳动力、原材料、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既是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暴露出深层次矛盾及问题最多的时期,进而成为船舶配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本文试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配套业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的特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等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修船中心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造船国家快速转移。随着中国修船业的异军突起.当前世界修船业形成了新加坡、中国、中东、西欧四大修船中心。由于地处海上交通要塞.中东地区的迪拜干船坞和巴林阿拉伯修造船厂承接了大部分离开阿拉伯湾向西航行的船舶的修理工作。向东航行的船舶由于通过马六甲海峡.所以优先选择新加坡作为修船地。欧洲曾是传统的修船中心,但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以及远离热门航线.所以已经不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一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修船企业从今年起开始兴建,它将用9年时间,到2003年正式建成投产,届时将取代尾浦船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修船厂。由韩国现代集团计划兴建的这家修船厂,无论是码头周转还是技术装备,均达世界一流水平,设计的年修船规模约为400艘,预计承建的费用在57亿美元左右。除主要依靠承修各种类型的船舶及改装工程外,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设  相似文献   

18.
由于修船业发展与全球航运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在全球航运市场仍然比较脆弱且区域修船产业能力继续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初以来全球修船业总体上并没有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尽管如此,全球修船业和主要修船国家或地区仍然呈现出一些值得业界关注的特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19.
简称为“船供业”的国际航行船舶港口供应服务业.被业内人士称为国际航行船舶的“超级市场”。在我国.随着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的这一船舶“超级市场”近10年来迅速做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发展前景看好。那么,如今中国船供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在国际船供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中国的船供企业有着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未来如何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及外贸运输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港口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修船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各类运输船、工程船、港作船、军船及海洋石油平台等修理的需要,每年还承接600艘左右的外轮修理业务。现在,中国主要修船企业日换板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所占市场份额也在一天天扩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以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