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发,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以牡丹江市1988年至2008年数据资料为例,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8~2012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广义矩(GMM)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性,财政分权、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成正相关性.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分权的双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水平较低时,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财政分权高于一定水平时,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分两个时间段1990-2001年间和2002-2009年间计算分析了各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结果表明:大长三角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市最高,江苏省最低.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最大但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对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显著提高且潜力很大.最后给出了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相应统计数据作为样本.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增速缓慢,相对较低.应当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进行了数据化处理与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从提高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SA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存在差异。城镇居民消费以提高生活水平为主,农村居民消费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主。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馨 《财政研究》2011,(5):43-46
金融危机以来,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可能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之间存在(2,2)阶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社会医疗保险支出对消费水平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在长期中,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有力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现代消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最近32年的实际情况,修改假设、增减变量,利用官方数据做出了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模型,比较分析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前期人均消费性支出和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等变量对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在业务规模和赔付水平上体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利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指标对财产保险业务规模和赔付水平区域差异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2005年~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6年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得出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与GDP、赔款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得出宏观经济的区域差异是导致财产保险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各财产保险相关主体应认可区域差异,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监管政策、发展策略;开发区域保险产品,使产品费率能体现消费水平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得到改善,物质生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精神文化生活日趋重要,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增多。本文利用PanelData模型分地区分部分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文教消费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是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在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河北省普惠金融指数、河北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VEC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影响更大。基于此,应加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关系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将收入变量引入消费者最优理论模型并将农村与城镇经济分别加以考虑,改进并重构了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以该改进模型为基础,文章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与国内以往实证研究不同的结论,即在长期均衡中,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均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即挤进消费水平;其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这些结论为我国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支出政策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方财政支出通过生产环节和分配环节两种渠道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本文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通过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对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地方财政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增长效应显著,转移性支出的消费增长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一,我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用;其二,投资性财政支出明显不足,未能对城乡居民消费起到正面作用,而转移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有显著效果,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其三,长期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短期内,仅有转移性财政支出有利于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据此,我们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并合理化民生财政支出,建立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作用机制,以及完善相应的民生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以米城镇居民消费基本情况1.消费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达1387.27元,较1978年增长4.39倍,人均生活费支出达1278.89元,比1978年增长4.11倍,平均消费水平较1978年增长179.3%,如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消费结构是判断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世界通用的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高低。比重越小,说明这个家庭就越富。就我国城镇居民看,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逐渐下降到1990年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Eviews 6.0软件,对河南省2000~2011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即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湖北省198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在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地,第一,湖北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一般性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显著正相关;第二,湖北省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一般性消费支出和居住性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影响,对服务性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发展,提高居民消费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