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金融组织结构优化过程的关键是要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以机构间的混业合作为混业经营做好准备,通过业内整合,形成各业寡头集团主导格局的基础上,培育中国的混业金融寡头集团,先形成各业"太阳系",再形成混业"银河系".同时,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科学规范政府行为,以降低金融市场的无序化程度,提高金融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作战能力,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带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务受制于分业制度的限制,在服务种类、服务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故放松金融管制,实行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进行竞争的基本前提。从我国的现状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做为我国当前混业经营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以及国内金融分业经营带来的效率、竞争力低下问题,使得混业经营成为我国金融业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为实施混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形式。本文着眼于我国众多区域型金融机构,主要分析了区域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及其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伍莎 《计划与市场》2002,(12):11-13
国际金融经营制度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美国曾是分业经营的典型代表,现在重新实行混业经营。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同一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面对当前国际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主流,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必然的现实选择,也是长远的发展方向。它已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实施混业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稳定证券市场发展,降低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尚受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法制不到位、监管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应切实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法规与风险控制体系,确保混业经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丽 《市场周刊》2004,(10):46-47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只有从分业过渡到混业经营才能够较快地适应全球化的竞争。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就是这种过渡进程中有效的制度安排。研究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经营优势和风险,提出加快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应对策,从而使我国金融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赵丽娜 《中国市场》2014,(48):111-11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花旗集团、汇丰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大批涌入,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格局构成强大竞争力,促使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转向混业经营格局。然而,我国金融市场现有的法律法规、内控制度、自律意识等是分业经营格局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产生监管盲区和监管重叠。本文在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大环境下,分析金融业监管的现状,重点讨论监管面临的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不断加速,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尽快实现真正的金融混业经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刺激并促进金融混业的发展.但在混业经营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处于市场领先的金融机构会更加强大,新起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将在业务范围、人才引进、市场份额、客户资源、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2006,(2):121-12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主流。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是我国金融业逐步实现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明显难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要想做大做强,我国金融业唯有积极应对,主动创新,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而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必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1.
韩资企业对中国投资战略的变化及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的调查显示,有4000多个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因缺乏对当地了解或遭遇激烈的竞争,在进军和运营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韩国进出口银行2006年7月表示,通过对进军到中国的598家韩资企业的2005年结算报告书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企业中的51.8%出现亏损。由于看好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投资中国的韩资企业期望获得超高的营业利润。但现实是,伴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变化,韩资企业的投资战略也正在经历着全面调整。本文分析了韩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现状、投资特点以及韩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张寒  胡再勇 《财贸研究》2007,18(3):78-85
本文使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季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在一定寿险和证券资产比重下能增加银行的收益,并提高单位风险的报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合适的寿险和证券业务资产比重对于达到最佳的跨业兼营效果是必不可少的。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跨业兼营寿险和证券能显著降低其自身破产概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务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研究财务分析师的远期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及在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远期盈余预测预测期越长偏差越大,上市公司受财务分析师的关注程度和上市公司的未来非营业利润的比重两大因素,始终显著地影响财务分析时的远期盈余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内容之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或企业化机构改制而来,受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司在经营上过分重视产品经营,而忽视财务管理,因而导致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上市公司应从加强预算编制、实行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科学的利润分配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与信贷资源可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银行信贷额越大。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融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非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高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低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信贷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近来,国内柴油紧缺,油价飚升,对长期使用柴油货车的货运业来说可是一大冲击,致使国内从事物流业的企业处于微利状态,运营成本多了5%~6%,利润将被吃掉了两成。国内物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或许这将促使国内物流业重新洗牌,从而促使物流业最终走向集约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企业兴起了一股离岸化发展的热潮,大批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离岸公司,并且利用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对国内进行投资,在充分利用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关便利的同时也能享受国内的相关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种“走出去”模式虽然会使中国企业较快的融入世界经济,可是由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很有可能使这些企业陷入一种“离岸化陷阱”。  相似文献   

18.
冯祈善  黄海莉 《商业研究》2006,(10):143-14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及经济的全球化,面对国际金融集团涌入国内市场,加快整合我国金融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变得越来越迫切,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度的现实选择。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必须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确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因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加强对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特别是建立在现金流基础上的风险预警机制是预防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有效措施。从财务风险的预警机理出发,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获现能力、偿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选取反映企业现金流和财务质量的核心财务指标,并运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江苏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状况的实证研究,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z值模型,为企业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预测自身财务风险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财务分析存在的贷款企业资料不真实、现金流量没得到应有重视、财务分析手段不丰富等主要问题,都会引发财务危机。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上市公司运营因子、盈利因子、偿债因子、成长因子、现金流量因子、规模因子、行业因子、股权集中度因子的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带来的危机影响。商业银行应准确合理地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应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