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广告》2009,(12):146-147
商务部:外资不得涉入“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外资恶意收购老字号品牌之后将品牌“雪藏”的事件。商务部作出这样的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考虑。然而不少老字号企业认为,“老字号”是否能引入外资不应“一刀切”,外资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曾有过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9日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正在这里召开我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的授牌仪式.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为荣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代表颁发了铜牌,这全国430块铜牌中,有我们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块,从此,我们跻身“中华老字号”行列。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 近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 ,有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 5 0多家老字号参与起草了一部《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 ,以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重新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 ,经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有 2 0 0 0多家 ,主要  相似文献   

4.
数字     
《华商》2011,(6):21-21
8家 湖南省新增8家“中华老字号” 湖南省商务厅于5月31日举行全省“中华老字号”企业座谈会,并向获得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授牌。目前湖南共有20家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相似文献   

5.
商业排行     
《中国对外贸易》2006,(9):94-94
中华老字号:同仁堂最值钱中华老字号100强头名同仁堂的品牌价值为29.55亿元,100强末位的老杨明远品牌价值只有0.15亿元,高低相差近200倍。中国品牌研究院8月22日公布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显示,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有天壤之别,即使是100强之间差距也很大。这是首  相似文献   

6.
最近《第一财经》记者杜小蓉采访了本刊顾问、《中华老字号》上海卷副主编、《上海老店、大店、名店》一书的策划者方彭君先生,就中华老字号永葆青春问题作了专访。方彭君顾问对老字号评选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趋势畅谈了自己的观点.现予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上海商业》2008,(1):20-21
“老庙”品牌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6年“老庙”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老庙”拥有时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取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同时,更成就了一个拥有良好信誉的黄金珠宝品牌。  相似文献   

8.
商务     
《对外经贸财会》2006,(6):61-61
商务部2006年4月10日发布了《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商改发[2006]171号),通知规定:从5个方面采取措施,自2006年起在全国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于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中华老字号和国际金融危机研讨会”,就扩大内需、扩大就业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举行“2007--2008北京稻香村杯消费者喜爱的中国老字号品牌”揭晓仪式,表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优秀企业,并发布《中华老字号扩大内需、扩大就业倡仪书兢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商业企业》2009,(1):46-48
上海新光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现为上海益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如今它继承并发扬了照相器材销售和专业维修的传统。依托“益民”,向外拓展,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声誉.老字号“新光”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贸易部命名24家商店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时,“新光”以特色经营和特色优质服务而名列其中,并被列入上海市首批26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榜单。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老字号”乃区别于新字号而来。告诉你这东西不是刚出来的,这个词似乎也是中华独创的,因为没见过那家外企着重于宣传自身的“老”字的。老字号也并不是新词,在古一些的时候就有了的。那时标榜自己是老字号的有一个现实的效果——告诉你我信誉良好,在我这儿不会上当吃亏。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为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提升自主知名品牌,促进老字号在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商业》2011,(9):72-75
从某种意义来说,豫园商城本身就是一家硕大的“中华老字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豫园商城旗下,目前拥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和中华老字号商店13家(二者内涵有交叉),今天这个版面将择其要者,将他们的“生存状态”作一番图文并茂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昌文 《经贸导刊》2000,(11):45-45
曾几何时,中华“老字号”在多少年的经营风霜和化沉淀中闻名遐迩。但随着市场开放化、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和竞争白热化态势的日趋强劲,曾走过无数辉煌和灿烂的中华“老字号”也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的“老字号”已为数不多了,甚至有的已成为了陨落之星。  相似文献   

15.
魏雅华 《商界》2004,(4):30-31
今天的“中华老字号”与当年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华老字号”几乎毫无血缘关系,“南京冠生园”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华老字号”面临的种种尴尬。“中华老字号”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曾昊 《江苏商论》2001,(7):43-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环境和商业综合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国外商业巨头纷纷抢滩我国市场,极大地冲击了民族产业。中华大地上在悠远苍桑中孕育着出来的一大批老字号,虽然一部分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但大多数的老字号不是在竞争中苦苦挣扎,就是在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直至从曾经追逐它们的顾客眼中消失,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7月,曾经在中国商界称霸了一个世纪的山西百年老字号仅仅剩下了15家,而其中具有盈利能力的还不到10家,总的来说,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中华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孕育了众多特色浓郁、匠心独具、享誉世界的“老字号”品牌。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其创业、经营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代表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本文主要针对“中华老字号”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中华老字号”的振兴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焦老字号     
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许多像“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六必居”等著名的品牌企业,今人谓之“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饮食、食品等行业。这些老字号无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辉煌的过去。  相似文献   

19.
徐铭 《上海商业》2005,(8):23-25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有的上万家老字号,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只剩下1600多家.而今这些由原国家商业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70%勉强维持生计,20%亏损.仅有10%在盈利……时间成就了老字号.时间也让不少老字号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20.
商务     
首批“中华老字号”得到认定;加强“万村千乡”评定管理;港澳服务提供者控股出资比例受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