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仄凌 《浙江林业》2009,(5):22-23
毕业于浙农大茶叶系的方乾勇,1995年10月从13本静冈县茶业试验场进修后抱着为家乡茶业崛起施展身手的热望回到了奉化,一直从事茶叶推广工作。他跑山村,进茶园,了解到茶农生产珠茶收入寥寥的实际情况,从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增加茶农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名优茶;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茶叶品牌,奉化茶叶难以在国内市场立足。自此,方乾勇与开发研制名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正>多年以来,"中国七万茶企竟敌不过一家立顿"一直被用来评价中国茶业"惨状","立顿"也因此一度成为许多茶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茶业品牌与文创高峰论坛上,众多茶专家、茶人、茶企提出:就茶产业的条件和特色以及多元消费的内在需求而言,中国茶业更应走以"个性化、小产区"为特征的"小而美"道路。中国茶叶有60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品质特点、历史文化,但随着英国"立顿"进入中国市场,许多人认为,中国茶叶只有实现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才有可能做大做强,迅速走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7,26(1):66-76
印度是当今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一百多年前,为了打破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市场的垄断,牟取厚利,英国殖民当局从中国全面输入茶籽、茶苗、茶工、种制技术,大力发展印度茶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地区,对世界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产业出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万茶厂不敌一个"立顿",2008年底一则新华社报道给了传统茶产业一记惊雷。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  相似文献   

5.
在临安,有一位被人们称为“茶叶大王”的人——唐妙火。几十年来,他的香雪茶业有限公司蓬勃发展,建成了茶系品种160个,在省内规模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示范园开发注册品牌5个,产品打入国际、国内120家超市,年产值达700万元。他的茶企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所生产的野生茶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用茶。  相似文献   

6.
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银猴、开化龙顶、安吉白茶……尽管浙江不少茶叶在省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放在全国,真正叫得响名号的并不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地茶叶树立品牌的一招棋。”日前浙江大学卡特中心胡晓云教授在浙江新昌举办的2011中国茶叶大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茶叶产销大国,“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就是商业市场上中国茶业的世界地位。但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对中国茶叶大国的地位提出质疑:中国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  相似文献   

8.
贵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栽茶、制茶历史悠久。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省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到2000年末,全省茶园面积4.48万公顷,居全国第8位;年产干茶1.84万吨,年产值1.867亿元人民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新挑战,如何加快贵州茶业发展,搞活茶叶企业,加快茶农、茶工致富,增加税收,是我们每个茶业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十五”期间贵州茶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1、发展思路:稳定面积,适当发展,提高单产,主攻质量,改进工艺,发展名…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04,(12):41-4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茶目前雄居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首。为了提升我国茶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为了营造一种茶文化的氛围,在10月21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众多茶业组织联合发布了《中国茶业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池州市茶业协会是由池洲市六家茶业龙头企业发起,经市民政局依法登记注册的合法社团组织,于2002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协会共吸纳全市茶叶生产、科技、经营等各界的个人会员87人,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团体会员34个。 实施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是池州市茶业协会的重要工作。受市政府委托,池州市茶业协会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  相似文献   

11.
谢庆 《南方农村》2013,(10):13-19
广东一直以来就是茶业生产和消费大省,也是茶业贸易的大省,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省的茶叶的出口贸易发展持续良好,但也暴露出茶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统一标准、品牌竞争意识不够,出口茶业产品竞争力较弱等问题。本文基于钻石理论对广东省茶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初步评估广东茶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分析出广东茶业产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广东茶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创汇茶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制约中国创汇茶业发展的因素是茶叶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茶叶企业的经济体制转型不适应症;茶叶税赋重和成本逐年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宏观管理失控,部门职能作用弱化等,在创汇茶业发展上,应采取培育创汇型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提高经济效益,健全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实施名牌战略,发挥无形资产的效应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5年前的一句“中国7万茶企业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不胜烦恼,日前,王庆郑重表示:“其实这句话是对我2006年发言的一个曲解。”中国茶企远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脆弱。  相似文献   

14.
说起日照绿茶,不能不说“百满绿”,说到日照绿茶品牌,不得不提百满品牌,百满茶业发展至今已经有18年了。在这18年中,百满茶业始终坚持标准化生产,重视茶叶的品质,提升百满品牌的知名度,还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发家致富,享誉一方。不仅如此,百满茶业现已销往北京、东北三省等17个省份的多个地区,让更多的人品尝百满茶,让百满的茶香飘向四海。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七彩云南”中国茶业经济年会高峰论坛上,专家提出,要谨防茶叶中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70年代中至90年代末期,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和中国茶业发展式微双重冲击下,一批洋务派、维新派和部分具有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历时30年的振兴与改良中国茶业觉醒思潮。此次改良思潮或可依据有关茶业改良主张、认知程度等方面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关于茶叶生产及其贸易环节改进论,中期茶叶贸易官商关系改善论和晚期茶业生产方式改革论。这次思潮呈现不断深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和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16,(4):3-13,22
晚清时期外国人对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种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茶叶在种植、加工制作、销售方法、成本税厘诸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因而无法与印度、锡兰茶进行有效竞争。他们从茶叶种植、加工制造、贸易条件诸方面,提出了破解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触及到近代中国茶业危机产生的一些要害因素,涉及茶业振兴的一些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及启发价值,推动了近代中国茶业振兴活动的兴起。由于侵略本性的局限,晚清时期的外国人不敢也不愿意真正从本质上揭示中国茶业危机的产生原因,更加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中国茶业危机的有效对策建议,反而公开宣扬侵略有理的谬论。挽救中国茶业危机,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赢得完全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茶业发展的坚实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洪升 《中国农史》2001,20(4):23-37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私人茶园、寺院茶园、国有茶园等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状况做了具体论述,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在茶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市场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考察茶叶生产形态和茶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从本质上看,明清时期茶叶生产的主要力量是个体小农,他们是茶叶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个体小农的茶叶生产为我国茶业经济的大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近代我国茶业衰落与茶叶生产形态尤其是个体小农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而是没有及时改造传统茶业。文章最后联系我国当今茶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改造传统茶业、实现茶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伪劣茶与近代中国茶业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劣茶与近代中国茶业的历史命运陶德臣本文论述了中国近代伪劣茶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近代茶业的负面影响。伪劣茶自古就有,但直至近代才泛滥成灾,危及整个茶业,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茶叶对外贸易的繁荣是诱发因素;第二,生产系统和技术落后是伪劣茶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企业共有12家,分别是福建九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漳州皇家龙茶叶有限公司、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华祥苑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儒释道茶叶专业合作社、武夷山金红袍茶时有限公司、福建新坦洋茶叶集团、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雀安溪县冠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辉九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漳平市北寮水仙茶专业合作社、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员量安全意识强,对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