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莉娜 《特区经济》2006,(2):134-135
我国现阶段不宜授予独立董事股票期权。首先,独立董事不具备成为受益人的条件;其次,股票期权对独立董事难以发挥长期激励作用;最后,授予独立董事股票期权缺乏相关法律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在授予日到出售日之间经历最初的期待权向最终的物权转化的过程,是解决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委托代理风险的长效机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着股票来源途径不畅、信息披露不足、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应立足于我国实践需求并充分借鉴国外关于股票期权制度成熟的立法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运用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股票期权制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地使经理人的长期报酬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道德风险”。文章探讨了中国目前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现代公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激励制度,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激励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其运行中面临的法律阻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目的是促进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公司管理中合理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赵鹏 《中国经贸》2009,(20):104-108
本文在介绍了股票期权的涵义、种类及特征,分析其法律性质之后,重点探讨了我国在实施股票期权时可能遇到和已经遇到的制度障碍。股票期权在我国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存在的规则障碍会影响其实施及效果,因此应完善制度环境,健全法规体系,为其实施创造条件。对于股票期权的作用应当准确定位,既不能将股票期权对解决我国企业长期激励问题的作用绝对化,也不应因国内“天价薪酬”事件等问题而将其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7.
周雪梅 《特区经济》2009,242(3):113-115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解决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引起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利弊,指出我国企业引进股票期权制度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方股票期权报酬计划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西方成熟公司制下普遍采用的管理者(指对公司运作有重大影响的“高层管理者”,如支薪董事、CEO、总裁、高级经理等)激励报酬计划。所谓股票期权,就是管理者在特定时期内以特定的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权利。在1996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公司已向其高层管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报酬计划。在美国最大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9.
路霞 《魅力中国》2011,(20):30-30
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该制度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功能运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功能运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经营者激励是组成内部治理的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和经营者激励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了三种关系之间的联系,并指出要统筹考虑三种关系,构建竞争型的大股东股权治理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推广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是指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是将股票期权概念借用到公司治理中形成的一种制度.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为进一步增强对股票期权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文章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的4个基础理论进行了剖析.这4个基本理论奠定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并迅速得以普及推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有效的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并且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以伊利股份股票期权计划为例.讨论传统的股票期权在中国市场的弊端.并综合EVA指标、指数化期权和亚式期权的方法提出新型股票期权模型。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关键所在,但我国传统的经理人薪酬激励制度诸如奖金激励制度、年薪制度和股票期权制度却都存在一定弊端。本文引入了EVA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虚拟股票期权薪酬激励制度,以期能够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股票期权制度是一项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实施的理想效果是产生强激励强约束效应。然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导致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强激励弱约束效应。要使企业股票期权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变“一强一弱”状态为“双强”状态。为此,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加强对经理人的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包括: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选拔机制;建立有效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证券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关键所在,但我国传统的经理人薪酬激励制度诸如奖金激励制度、年薪制度和股票期权制度却都存在一定弊端。本文引入了EVA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虚拟股票期权薪酬激励制度,以期能够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国 《发展》2002,(8):40-40
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初衷本是想在董事会中形成制衡机制。可从几个月的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相反,对独立董事的同化机制已经开始启动,对独立董事的同化问题也有普遍化的趋势。☆独立董事成了“弱势群体”独立董事制度堪称2001年中国证监会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所推出的最重要的举措。其目的是凭借独立董事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掺“沙子”,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以改变普遍存在的因“一股独大”进而“一股独霸”所导致的治理失效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现实是,对独立董事的选聘和…  相似文献   

17.
晏筠 《乡镇经济》2003,(6):31-32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项现代企业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企业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激励措施,但近几年美国许多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后,受到了许多质疑。本试从西方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及负面效应中。对我国现阶段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障碍及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岳清华 《魅力中国》2011,(4):318-318
独立董事制度是加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目前存在着“花瓶董事”“人情董事”等现象,独立董事制度不能有效发挥。需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本文认为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根本属性,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应该多样化.公司应从补偿机制和精神激励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应该具体化、规范化,公司应该从任职资格、行业自律、法律约束等方面来促进独立董事勤勉工作.切实的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要通过职责确立和制度完善,以摆脱“花瓶”之名而真正独立 自2001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起,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实施1 3年了.当初引入这一制度,是要让独董在董事会中发挥监督和科学决策作用,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在实际执行中,独立董事并不“独立”的现象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的内在缺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性激励制度,在2002年美国爆发公司系列财务丑闻后,不断受到质疑。尽管许多专家、学者们认为有多种原因引发财务丑闻,但在这诸多原因中,我们认为股票期权制度是最大的祸源之一。因为股票期权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其激励的背面是内在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异化成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激励机制”,从而成为财务丑闻的潜在诱因,成为公司做假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