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机动车污染治理是保护大气环境的有效手段。人们要将大数据有效地应用于机动车的污染治理中,加大对机动车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管理,提升机动车污染治理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机动车污染治理中大数据的具体应用,然后重点研究了机动车污染治理中深度融合大数据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工业棕地是因工业企业搬迁而遗留在城市的污染或存在污染风险的废弃地块。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客观上需要对工业棕地进行治理。但工业棕地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应结合实际制定我国棕地法规或明确治理政策,同时治理过程应兼顾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适应性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将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引入污染治理模型中,通过对模型解的探讨,得到以下结论,首先,由于模型第一组解在原点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当污染不加以治理时,污染程度将以指数形式上升。其次,模型的第二组解具有焦点稳定特征,污染及污染治理会经历四个时期。此外,当污染的自然增长率和治理投入的自然减少率外生给定时,可以通过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效益来降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管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挚萍 《南方经济》2005,(12):24-26
城市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的控制将从工业分散治理为主向城市污水集中治理为主转移,污染集中处理业发展的出路是市场化和产业化。然而,在这一转移过程中,许多新有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转不正常和污染处理的质量缺乏约束。因而,对污染集中处理设施污染处理质量的管制是政府环境管制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处于调结构、转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慈溪发展面临突出的环境矛盾。治理污染必须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工程治污和科学治污的关系,理顺污染治理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处理好环境执法和信息公开的关系,摆正政府主导与社会共治的关系。要从划定生态红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市化、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考核体系入手,强化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红  韩哲英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99-103
农村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污染过程复杂,危害后果广泛,治理难度大。所以,它的治理始终是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分权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自然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集中研究地方政府如何治理本地区的农村环境问题,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联合治理污染的研究多集中在流域污染的治理。从地方政府综合效用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联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还鲜有所见。通过地方政府在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行为特征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导出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必须是各级地方政府联动,准确确定地方政府联动治理的范围,达成联动治理的集体决定,建立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7.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很多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排污税费、赔偿等高于治污成本,严厉追查违法所得,既罚单位也罚相关责任人,并在执法时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排污费应高于治污成本关于环境的收费也好,环境税也好,一定要高于治理成本。现在很多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去治理污染。而一些环保部门,宁愿收费也不希望企业去治理污染,这已成为一种默契:企业被罚的钱少,治理污染反而花费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趋恶化的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消耗稀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迫在眉睫,有效的治理,才能够促进美丽生态的建设。重污染行业对生态破坏的作用非常大,应当担负起生态保护的主要使命。而企业环境报告则是其向公众公开这种使命的履行情况的媒介。文章通过2013~2015连续三年的沪市A股重污染行业185家企业数据的研究得到实证结果显示,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耀武 《产权导刊》2007,(10):33-34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区域污染物的最高排放量,并以此排放量为限对排污权进行分配,并允许这种权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制度.主要思想是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政府设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分配给企业,当一个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使污染物削减到一定排放量时,它就可以将缩减的排放量卖给那些治理污染成本过高的企业.交易的结果是,卖出排污权的企业获得了收益,污染治理则由治理成本最小的企业来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  相似文献   

10.
要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对各类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针对我国现行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源头大、污染治理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监督难的实际,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走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和工业污染治理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保证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在全球产业链的加工环节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世界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重灾区.其中尤以公司企业的点源污染最为典型;污染程度深,污染相对集中.针对这种世界性的污染,我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末端治理,但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丰要分析公司企业污染的原因,规制现状,以及如何通过规制主体和治理环节的转变来实现公司环境规制的社会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剂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土壤改良后的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内容。综述了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王文刚  崔斌 《魅力中国》2009,(23):140-14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许多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污染事件被各种媒体频频曝光,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化学品造成的污染。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治理的根本还是在于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对  相似文献   

14.
环境治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坦言“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湖南永清环保集团(以下简称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认为,空气和水的污染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倾注了巨大的力量来治理。但是,土壤污染相对隐性,其中耕地的污染更是事关粮食安全,其治理修复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其中尤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其治理难度非常大。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人们要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本文首先概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以期有效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玉丽 《魅力中国》2011,(4):203-203
我们知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防治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7.
人有人品,官有官品,物有物品,经济也应有品位。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先污染后治理”、“只污染不治理”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企业没有环保设施和措施,生产“三废”直接排放于环境,这种在污染的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品位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新的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方式也在不断转变,逐渐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末端治理力不从心了,相比较起来.“防息于未然”的源头预防性环境政策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作为对污染企业的一种进入性规制.在现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也是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崔姗 《特区经济》2009,(11):115-117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促进经济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同时也强化了企业的环境责任,而企业的环境责任不仅对其周边环境乃至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环境责任与污染源、污染治理的投入以及法律约束存在内在的相关性,强化污染的危险意识、环保投入的效益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和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能够有效促进湘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域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4,(11):29-30
为贯彻《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浙委发〔2013〕36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苕溪流域水环境治理,2月19日-20日及25-26日,由苕溪流域省级河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带队,省人大环资委、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有关省级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调研组,专程赴湖州、杭州两市开展苕溪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调研。 治理工作情况 苕溪地处浙江省北部,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包括东、西苕溪两大支流,地跨杭州、湖州两市,流经临安、余杭、德清、安吉、菱湖、湖州、长兴等县市区,是太湖的源流之一。近年来,杭州市、湖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治水”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治水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双清”等专项工作相结合,与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