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竹清平镇,与汶川仅一山之隔!5.12大地震后,通往清平的唯一一条公路因山体严重塌方被阻断,清平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清平农信社11名员工也杳无音讯,生死未卜……一时间,这11名员工的安危成为德阳市农信社所有干部员工最深的牵挂……  相似文献   

2.
农信社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为我们经营的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因此,农信社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个人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从事信合工作多年的一名“老员工”和经营管理者,我体会到,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信合员工,必须树立“十种意识”,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玉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2名员工遇难,5名员工受伤,员工家属遇难4人,受伤12人,联社办公室楼、县城2家储蓄所营业用房墙体开裂,形成危房,部分办公设备损坏;员工所住60余间平房倒塌,家庭财产损失惨重。得知灾情后,青海省联社及时组织灾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抗震救灾,玉树县联社克服巨大困难,迅速建起了“帐篷银行”。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16日,在人行武汉分行组织的全省20家金融机构征信知识竞赛中,湖北省联社代表队技压群芳,获得“一等奖”。湖北省政府赵斌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省联社代表队获此殊荣可喜可贺!这是一次业务知识及综合能力的检验,可见农信社在强手如林的金融队伍中毫不逊色。”但殊不知代表省联社参赛的李晓干、左利华、占阳都是刚参加农信社工作不到两年的新员工!  相似文献   

5.
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后,《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全体干部职工十分牵挂着玉树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干部职工。为了表达对玉树农信社员工的爱心,支持玉树农信社抗震救灾。《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向青海省联社发去慰问电,并决定向玉树灾区农信社捐助10万元,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包袱重、经营成本高、风险程度大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提高资产质量不仅是推进产权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吉林省农信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通过开展以“讲操守,反违规”为载体的质量年活动,从加强员工思想教育人手,完善操作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查重处,综合施治,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金融机构中就表现为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员工管理,增进员工对企业效益的推动作用。作为员工素质相对薄弱的农信社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所在。在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人的因素最关键。对农村信用社来讲,能否生存、能否发展、能否在同业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关键在于这个团体有没有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联系农信社实际,就是要围绕培养信合精神做文章,并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占主导地位的员工整体意识、传统作风、目标追求和精神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鑫达农信社成立于1995年,现有员工22人,下设一个专柜、一个储蓄所,均分布在市区繁华地段。这个小小金融机构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形象闻名当地百姓与同业。2005年鑫达农信社获呼伦贝尔银监分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评比第一名;2006年各项存款超亿元;2007午荣获自治区联社授予“文明规范服务盟市级示范网点”称号,并连续六年盈利。  相似文献   

9.
农信社员工精神面貌的好坏,工作热情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项工作效率的高低,关乎农信社健康持续发展的大计。这与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扎实与否息息相关。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农信社如何抓住深化改革的契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当前基层信用社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须革除的弊端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同业竞争的加剧,农信社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促进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受历史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围绕农村金融市场,一轮新的"包围圈"正在悄然形成,农信社面临新一轮的科技突围。当此之际,以科技建设推动农信社战略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大数据金融闸门开启、NFC支付悄然来袭……来自外部的竞争与挑战"硝烟四起",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此之际,以科技建设推动农信社战略转型,加快构建农信社发展新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这是农信社顺应金融业变革、应对当下与未来竞争、谋求  相似文献   

11.
脑子——思想变革。农信社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可忽视。当前仍要通过开展各种学习讨论会,激发员工的思想变革。站起来是一座山,倒下去是一堵墙,农信社必须在保护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关心员工的疾苦等方面认真探索,解开员工思想症结,凝聚员工力量,强化员工的企业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孟夏时节,记者到四川采访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衣信社)支援地震灾区重建。一年过去,重走在巴蜀大地,这个曾遭地震重创、满目疮痍的灾区,正呈现出一派让人欣慰的情景。所到之处,已是生机一片。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信合系统的无私援助下,四川省农信社员工精神状态良好,走出悲伤的他们,倍感坚强;灾后重建如火如荼,四川信合新家园展现眼前……笔者深深为“天下信合一家亲,无边大爱总关情”而感叹!  相似文献   

13.
清晨,陆亚秋早早地来到了练功房,开始了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天。她是一名专业舞蹈演员,不,确切地说,她是一名有着专业舞蹈技能的农信社员工。尽管刚刚到农信社工作不到半年,但是陆亚秋的心头总是荡漾着两个字:温暖。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支农与增效的双目标,提高我国农信社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首先要从分析我国农信社的现状入手。  相似文献   

15.
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总体上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信社的稳健发展。目前,农信社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结果令人惊喜和超出预料。去年陕西省81%的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赢余,盈亏轧差净赢利4680万元,一举甩掉戴了多年的亏损帽子,经营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但细细品味与回顾,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全省近两万名员工为他们的事业交出了一份厚实的答卷。□殚精竭虑谋发展陕西农信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难摸索,终于在上个世纪终结时有了自己的“娘家”和代言人。陕西省信用合作联合会宣告成立,掀开了农信社发展新的一页。而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存、贷规模只有318.7和228.5亿元,全省60%的农村信用社亏损、亏损额高达5.…  相似文献   

17.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其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塑造每一位员工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农信社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是面向新世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自身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迫切要求。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农信社员工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发挥支农作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一些农信社由于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与农民、农村的距离疏远了,员工个人职业道德修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爱岗敬业、创新进取精神不强,…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经营管理的核心。随着农信社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信社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防范和管理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巳成为影响农信社竞争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信社后续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浙江省农信社“省联社模式”改革进行回顾,并对各农信社经营实力的不均衡性进行分析,提出突破浙江农信社现有改革的两个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联社成立5年来,已先后6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员工,据统计,目前全省农信社公开招聘青年员工万余名。以沙湾联社为例,自2007年以来,已公开招聘大学生员工42名,占在岗员工的34.4%。然而,员工老龄化、人才断层也是信用社长期以来面临的严重问题。如何使这一大批青年员工迅速成长为推动沙湾农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战略转型提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