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江古城坐落于云南西北处的金山江畔,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景成为丽江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契机。旅游业作为丽江古城的支柱性产业,带动了丽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丽江古城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丽江古城的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十分的强烈,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旅游业日益发展,丽江古城的旅游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了阻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本文对丽江的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做出深刻的分析,进一步指出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是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通过构建黄河流域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2004-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不佳,旅游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突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属于一般协调类型,且协调发展度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基于此,黄河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理念,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策略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重要位置,其城镇化进程与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特征与现状,运用VAR模型、单位根检验、脉冲函数、方差检验分析来研究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二者在长期是相互影响的,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希望以上研究结论可为江苏省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3)
通过对泰安市旅游业进行的实地调研与深入研究,发现泰安市旅游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还存在三方面问题,即:泰安市旅游业地域发展差异很大;泰安市各地旅游业呈现雷同特征;泰安市各地旅游业一体化宣传未能形成合力。针对泰安市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五方面原因,即:泰安市东部及周边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旅游市场容纳能力存在差距;泰安市东部及周边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存在差距;泰安市东部及周边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交通状况存在差距;泰安市东部及周边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社会消费水平存在差距;泰安市旅游业缺乏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经过进一步地深入分析,借鉴有关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解决泰安市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模式,即:拟在目前泰安市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采用"点—轴"发展模式;在未来泰安市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采用网络结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机制,运用哈肯模型建立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演化方程,对我国31个省份旅游业与环境协同发展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序参量,环境污染的治理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且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佐证了环境保护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范欣平 《经济师》2014,(7):184-185
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南端的行政区,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海岛,在旅游业发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等影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并提出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循环经济与循环型旅游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理论非常切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践属性,旅游业固有特性使其在循环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循环型旅游业将深刻地影响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可以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层次,推行循环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该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及推动,中国国内旅游业已经逐渐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业在质和量的发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呈多向度发展。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发展的挑战。本文就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的机遇挑战,进一步提出在新趋势发展下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业处于变幻莫测的发展环境中,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而金融审计作为旅游业审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怎样增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服务作用,将风险控制到可承受范围,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十大名山的长白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伴随着全国旅游热的迅速兴起和吉林省重视长白山旅游业程度的不断加深,长白山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长白山旅游业也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长白山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从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角度入手,提出了促进长白山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资源依托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具有绿色环保产业的特征,天然契合了“两型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因此,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两型社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全面剖析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入境旅游业发展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1)北京市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在入境旅游业发展初期,入境旅游业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伴随着北京入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业对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2)空气污染是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意味着空气污染加重,使得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从而阻碍了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入境旅游业发展不是空气污染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不能Granger影响空气质量。(3)短期内入境旅游业发展造成空气质量下降。而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4)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业发展冲击逐渐增强并具有积累效应,而入境旅游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5.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型活动与旅游业是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统一体,充分利用大型活动优势,坚持走二者相结合的道路,使旅游业发展与活动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大型活动视角探讨湖南旅游业发展之路,提出以大型活动为契机,拓宽湖南旅藓资源,丰富旅游形式,积极推进湖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仕华 《经济师》2009,(11):243-244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目前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并不协调,他们的关联带动性发挥得并不充分。文章针对金华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金华旅游业与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旅游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与国内旅游强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旅游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本文针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应采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进步发展,现代产业也出现了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而旅游业这种服务性质行业的兴起正在带动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是举国共识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好。因此,分析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对研究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文章首先介绍了贵州省旅游业概况;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比较等方式研究贵州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贵州旅游业和交通网络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旅游与交通网络进行定量研究,找出贵州旅游业发展与交通网络关联程度,从而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