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全球电信服务需求的快速膨胀对国际电信服务业网络的互连互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电信服务业面临多种管制措施,阻碍了市场准入以及国际电信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文章回顾了中国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与自由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管制的差异、立法差异性及其他相关政策对电信服务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运用实证方法检验管制和政策的差异性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边电信服务贸易影响的程度表明,国家控制领域的壁垒越多对电信服务贸易的阻碍就越大。针对企业的市场准入壁垒以及国家控制方面的政策,对电信服务贸易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开放投资、完善立法、所有权结构创新、加强双边资格、标准互认、技术创新合作等有助于突破政策差异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势头强劲,服务贸易已经超过货物贸易成为当今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刺激贸易增长的新动力。目前黑龙江省服务贸易规模与贡献持续扩大向好。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将是推进黑龙江省贸易改革、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伴随"十三五"时期陆续出台的关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政策,黑龙江省应结合当前服务贸易实际运行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黑龙江省服务贸易领域信息化蓬勃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深耕东北亚传统市场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新平台,以"一带一路"引领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切实提高黑龙江省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服务贸易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地位,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因此,本文从当下"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探索出新疆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从而为新疆服务贸易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提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生产贸易状况为着眼点,利用FAO、UN 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利用相关面板数据分析200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的茶叶贸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茶叶产量、中国与贸易国的距离、贸易国人口、汇率是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可以加快与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茶叶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跨境电子商务"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对我国跨境电商商务的影响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为主要依据,从跨境电子商务、加快贸易节奏、中国制造挖掘全球动力、逐渐消除各国间基础贸易的阻碍、强化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促进我国跨境物流业的发展、建立"一带一路"沿途区域内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生态机构、在"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下实现电子商务区域的协调性发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出口需求疲弱的严峻形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的变革之中,我国经济发展也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已成为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而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财税政策的支持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通过对"一带一路"现有财税支持政策不足的分析,为我国构建更加完善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出口与内销呈替代关系。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贸易模式发生显著改变,出口与内销的替代关系似乎有所改变。因此本文选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内销等相关因素,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的GDP、距离、进口和内销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出口和内销存在畸形替代关系,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有利于缓解其替代效应。为此,我国应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政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契机和强大动力。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促进手段,能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独特资金支持和外汇风险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的机遇与挑战,对其所具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杰 《对外经贸实务》2022,(1):12-15,50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设想变为现实,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显著,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乃至重创、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的特殊历史时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合作方面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保险行业是进行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主要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对"一带一路"建设和辽宁省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出口信用保险助力辽宁省"一带一路"贸易的路径进行解析,针对辽宁省的贸易结构提出发展和应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并优先发展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提升"一带一路"效率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揭示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借助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和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演进路径,并展望了贸易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服务贸易结构逐步优化;服务外包稳步发展;"一带一路"市场前景看好。但仍存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发展水平失衡、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发展失衡、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建议是:着力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努力促进"商业存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传统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分析框架下,引入最少贸易商品和贸易阈值等概念,在扩展边际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产品边际的定义,还原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出口增长中商品种类外延扩展的真实作用。本文通过匹配协整HS分类6位码下326万组贸易数据,测算出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65国在2005—2015年的集约边际增长与新产品边际增长情况。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出口增长中,新产品边际是促进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人均收入较低、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新产品边际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对可能影响二元边际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贸易成本等因素对集约边际和新产品边际有着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4.
出口频率研究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月度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分布特征,发现大多数企业出口频率较低,且随着出口频率的增加其所占比重迅速递减。进一步采用Nbreg计数模型考察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会积极地影响出口频率,而双边距离和经济自由度衡量的运输成本会消极地影响出口频率。同时,出口频率存在所有制、贸易方式、区域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深挖贸易互补潜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来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一带一路"继续深入的建设下,国家越来越重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大大增加了农产品贸易出口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大省之一便是黑龙江省,近几年该省农产品在使国内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向多个国家和地区远销。虽然黑龙江省农产品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逐渐走向国际,但是同时其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是对"一带一路"建设下黑龙江农产品出口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已经进入历史发展机遇期,中国要有效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时机,提升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通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影响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水平较低。并立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政策,全面提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强贸易畅通便利化、构建贸易设施联通网络、拓展贸易资金融通渠道、推动民心相通交流建设、强化贸易政策沟通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TAP模型以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贸易便利化的国际经贸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增加了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的GDP,走廊沿线国家的GDP增加百分比均大于中国,其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增加百分比最多;二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对中国和走廊沿线国家均有福利改善作用,改善大小几乎相同,其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福利增加最大;三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增加了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的出口总量,除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之外,其他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量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选取与服务贸易相关的经济与创新指标,构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市场匹配度模型,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潜力,提出"分批次对沿线国家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建议,这一建议,对改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全球逆差的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之后,丝绸之路基金亦随之成立,英法德意及韩国亦逐渐入亚投行,该政策的实行更好的改善了我国当下的出口问题,亦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推动了国家经济转型。"一带一路"属于一个理念,其强调的是将亚洲贸易通道打通,为了实现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更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对外开放的重要纲领。此类理念主要是为了建设顺畅的贸易通路,早期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构建交通设施,但其需要十分强大的资金支撑。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东盟贸易对GDP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新经济发展态势下提出的主要战略,对目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事实,从我国目前的地缘贸易现状和贸易关联情况出发,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拓展贸易战略空间,引领崭新全球化趋势的特征,并从三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