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券分析师与有效资本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玉  张天西 《上海金融》2004,(12):31-33
有效资本市场需要证券分析师,因为证券分析师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有利于证券价格更快向价值回归,证券分析师对成熟的资本市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证券价值投资理念的确立,证券分析师必将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发挥重大作用。但是,证券分析师作用良好发挥的前提是对证券分析师的有效监管。我们应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以促进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6,(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证券分析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中的特殊群体,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逐步成为了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结合理论分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三个重要角色——信息解读、信息补充和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前瞻性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厘清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能否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低、机构持股比例高、年报可读性高和股价同步性高的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从前瞻性信息的信息含量视角丰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相关研究,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炜 《中国传媒科技》2013,(Z2):194-194
资本市场的发展催生了证券分析师,分析师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方案和建议,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基于此,本文就证券分析师行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方军雄  伍琼  傅颀 《金融研究》2018,457(7):193-206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解读者,竞争性信息的存在以及投资者有限注意力是否会损害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本文采用分析师评级报告调整作为切入点首次研究了竞争性信息在证券分析师行业中的分散注意力现象。研究发现,同日发布的分析师研究报告越多,即竞争性信息越多,投资者对分析师评级报告的即期反应越弱,而滞后反应的程度越大,这意味着竞争性信息的存在的确分散了投资者对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市场反应不足。研究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性信息导致的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在分析师正面推荐和负面推荐中表现不同,而且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主要存在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同行业竞争信息较多、可见性较差的公司当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对企业技术并购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分析师跟踪人数与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分析师跟踪的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同时存在于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之中,但随着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分析师跟踪对企业技术并购决策影响的主导效应由信息效率转向市场压力。(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效率效应和市场压力效应的大小受到分析师自身特征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市场压力效应随着分析师实地调研次数、团队规模和企业股票流动性的增加而更加凸显,而信息效率效应则在产品市场竞争越弱的企业中越显著。(3)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发起技术并购后显著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并获得更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说明技术并购与研发投入具有互补关系,共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分析师跟踪影响企业技术并购决策的内在作用机制,丰富了技术并购决策和分析师跟踪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6,(5)
现有文献对分析师预测影响因素主要是从目标公司和分析师个人两方面进行整理,尚未有文献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和整理。文章首先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层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同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战略差异度的变化,提出从企业战略差异角度来研究其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影响;最后,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股市传闻作为一类未经证实但却得以传播的信息,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聚焦于证券分析师这一重要资本市场信息中介视角,系统考察了目标公司股市传闻情况对于分析师预测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传闻会降低分析师对其盈余预测的准确度,且发生传闻次数越多,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股市传闻主要通过增加信息筛选难度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负面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相较利好传闻而言,利空传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负面影响更明显。本文不仅拓展了股市传闻所引致经济后果以及分析师预测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与考察视角,也为切实管控中国股市传闻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多期DID模型探究外部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构建的关系。研究发现:陆港通实施后,外部资本市场会替代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两者的作用路径主要源于融资约束的缓解和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且这种作用效果在股票流动性低和分析师跟踪人数高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资本市场开放对内部资本市场构建的替代效应最终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也主要体现于低股票流动性和高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公司中。上述研究结论对于理解陆港通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彭艺璇  黄政 《现代金融》2023,(10):12-21
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选取2019-2021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分析师研究报告负面信息含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分析师研究报告负面信息含量越高越能显著抑制公司的股价同步性;(2)当研究报告由明星分析师分析撰写时,分析师研究报告负面信息含量与股价同步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3)负面信息含量越高,引起投资者关注度越高,真实信息更容易融入股价,从而降低了股价同步性;(4)在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时,分析师研究报告负面信息含量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对了解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维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晓珂  于李胜  王艳艳 《金融研究》2020,481(7):190-206
本文通过文本搜索获得企业衍生工具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衍生工具应用对分析师跟踪和预测信息结构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区分了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运用衍生工具会导致分析师跟踪数量显著减少,公共信息精度下降,从而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进一步我们发现分析师跟踪数量的减少和公共信息精度的下降是由非明星分析师所致,明星分析师跟踪数量和公共信息精度没有显著变化,私有信息精度反而增加;而非明星分析师跟踪数量显著减少,公共信息精度明显下降。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衍生工具应用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影响,以及分析师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启示,说明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信息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分析了信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信息产业的发展能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提出了促进信息产业与资本市场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是有效理论是众人们发现股票价格波动遵循随机走规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认为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市场信息在价格中的反映程度,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不存在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也就没有投机空间;它主要研究信息如何充分反映到价格中的过程。这一理论对规范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效率,控制过度投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志宏  李颖  江轩宇 《金融研究》2015,425(11):175-189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女性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1)女性分析师关注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更显著;(2)女性分析师具有留学经历的比例更大,工作更努力,且其留学经历及努力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股价同步性;(3)女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更谨慎,且女性的关注加剧了分析师谨慎性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这表明女性分析师向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公司特质信息,且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及性格特征是其挖掘更多公司特质信息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女性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促进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外资的进入或将带来投资者结构的“鲶鱼效应”。本文以我国2010至2020年的公募基金为研究对象,利用持股组合的盈余质量来刻画投资偏好,探究了沪深港通开通后北向资金的进入对基金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北向资金的进入显著提高了基金持股组合的盈余质量,即更偏好高盈余质量的公司股票。进一步,本文得出了两条主要影响机制:一是对高盈余质量股票信息环境的改善,北向资金的进入促进了卖方分析师群体对高盈余质量股票的投研分析,有效激励公募基金持有分析师关注更多和盈利预测更加准确的高盈余质量股票。二是对北向资金引起的学习效应,北向资金成熟的投资风格和可观的市场收益引起了国内公募基金对其持股组合的学习与模仿,特别是对蓝筹股的偏好增加,进而促进其投资组合盈余质量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能够通过鲶鱼效应来改善投资者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QFII持股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QFII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当年、未来一年和未来两年的准确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仍成立。(2)机制检验发现,QFII持股通过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踪、提高股票流动性、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来提高分析师预测当年的准确性,并且可以通过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来提高分析师预测未来一年和未来两年的准确性。本文结论表明,QFII持股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提供指引,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市场,也是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运行系统,它由信息供给、信息需求、信息传播与流通等组成。信息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信息供求机制和传播渠道保证信息的生产、交流的顺畅;另一方面,坚持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趋向,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减缓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单喆慜 《会计研究》2005,(11):72-75
市场预期是资本市场理论的要素,分析师盈利预测若可以代表市场预期,则资本市场研究向前迈出技术性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信息优势,分析师财测比时间序列预测更为精确,但这种优势随着预测时间窗口的延伸而减弱;分析师财测误差存在普遍的正偏现象,对此,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数据属性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的主观因素,为此提出了多种假说加以解释。在对公司募股融资前分析师的长期财测进行研究后,长期财测的高估被认为是普遍现象。虽然投资银行的分析师和独立分析师的高估程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资本市场由于对分析师长期财测过度依赖而丧失了效率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审核问询是新股发行注册制信息披露的核心环节,IPO审核问询能否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成效。本文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构建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从信息流传递的角度验证IPO审核问询的中介效应能否通过招股说明书渗透并传递至新股定价,进而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审核问询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有正面作用,且此部分信息蕴含可以使股价同步性降低的特质信息,即审核问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新股上市初期,分析师关注以市场和行业信息为主,当其信息挖掘深度达到研报水准时,将包含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信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收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本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着预期因素及其影响的。投资者所进行的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是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信息的有无、信息的多少和对信息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收益的多少,从而影响到他们资本市场投资的多少。提供和保证充分的信息是发挥资本市场投资预期积极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