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山东黄岛发电厂在成功建设“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3000t/d双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基础上,2008年又投资建设完成“100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工程为国家发改委在青岛国际示范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设计、新加坡凯发公司承建、青岛华欧海水淡化公司运营。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针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山东黄岛发电厂共同承担了3000t/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3.
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是由东方电气集团全资子公司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发起组建的。2007年3月公司成立,依托技术、资金和装备制造等集成优势全面承揽海水淡化项目。在印度尼西亚3个海岛电厂配套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国际招标中,击败国际知名海水淡化公司,  相似文献   

4.
山东黄岛发电厂3000t/d双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4年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设计,并与青岛华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2006年5月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11,(4):11-11
天津市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水平处全国领先位置,目前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项目产能达21.7万吨,日,占全国的41.4%,为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天津的海水淡化成果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全球淡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津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一批高技术、高性能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相继投产。  相似文献   

6.
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十五"期间,针对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技术问题,科技部启动实施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工程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与山东黄岛发电厂共同承担了3000t/d低温  相似文献   

7.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海水利用公益技术、共性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发展战略研究的国家级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8.
《港口经济》2010,(4):47-47
天津海水淡化与利用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天津已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据统计,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上海电气海水淡化产业取得新突破,日前成功地拿下了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2×1.5Z吨/天热法海水淡化工程总承包项目。该项目系湛江钢铁基地的能源配套项目,一期建设两套规模为1.5万吨/天的工程设备,均采用低温多效(MED)技术;后期预留3万-4万吨/天的扩建余地。  相似文献   

10.
上海电气海水淡化产业取得新突破,日前成功地拿下了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2×1.5Z吨/天热法海水淡化工程总承包项目。该项目系湛江钢铁基地的能源配套项目,一期建设两套规模为1.5万吨/天的工程设备,均采用低温多效(MED)技术;后期预留3万-4万吨/天的扩建余地。  相似文献   

11.
周华富 《浙江经济》2012,(15):21-22
长期以来,浙江省十分重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不足问题,浙江大学、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海水淡化技术及装备的研究。1997年在舟山诞生了我国首个民用海水淡化工程——嵊泗日产500吨海水淡化工程。2005年,浙江又  相似文献   

12.
王国义 《中国经贸》2014,(11):183-183
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为依据,结合海水淡化BOT项目的特点,分析海水淡化BOT项目的会计核算,对实物操作中的难点作简要分析,以帮助会计人员解决核算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琪  谭永文 《浙江经济》2012,(15):26-27
利用海水淡化等现代技术开辟新的水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海水淡化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海水淡化的规划。2011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6×104m3/d,是2005年  相似文献   

14.
红沿河核电厂海水淡化系统是国内核电厂首个海水淡化项目,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该系统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UF+SWRO)海水淡化工艺,还采用国际领先的PX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回收率达92%.系统中所选用的SWRO和BWRO膜元件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标准化脱盐率分别保持在99.3%和97%以上.笔者认为在缺乏淡水的地区或海水水温随季节波动较大的地区,电厂和海水淡化厂联建是一种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案.此项目为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在核电厂的应用做出了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31日上午,历经月余的调试,三友集团浓海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浓海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并被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预算内投资计划。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以曹妃甸工业区海水淡化装置产生的排废浓海水作为原料,通过精制处理后用于纯碱生产。预计年可利用浓海水1800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66-66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近期联合公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要达到日产80万~100万吨,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要到达16%~24%。海水淡化产业迎来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一般广泛应用于岛屿、舰船、移动集装箱、石油钻井平台等需要淡水的场所,比较典型的使用案例有:北约舰船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其日产水量可满足全舰人员日常生活所需:还有联合国为援助缺水地区所提供的移动集装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也可作为应急方案解决地区性的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海水淡化是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之一,从1997年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浙江嵊山岛成功建立起我国第一套500t/d工程以来,在这15年里,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并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鼓励海水淡化,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采用多级闪蒸、膜蒸馏、低温多效法、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反渗透技术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相对便捷的流程和几乎没有污染,成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备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睐。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解决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林 《港口经济》2013,(9):62-62
今年8月,位于青岛开发区的华轩水务公司的"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项目"被列为中央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获得780万元扶持资金。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将改变国内淡化渗透膜依赖进口的现状。这是全国首条海水淡化设备批量生产线。海水淡化技术中应用较广的反渗透法,可以使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