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上衡量实际税收负担的一般方法为平均有效税率,采用这一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了1998-2012年我国各省级劳动、资本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的平均有效税率,以反映这三种要素的真实负担情况,并将它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则呈上升态势,资本有效税率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消费有效税率呈现不规则上升趋势;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各省劳动和消费的有效税率还处于世界平均偏下水平,而资本有效税率处于世界平均偏上水平;地区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劳动、资本、消费有效税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表明西部地区的税负水平偏高,应该探索能够降低西部地区税负的有效途径,均衡地区之间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考虑实际征收因素的增值税抵扣模型,利用城镇住户调查的分组数据,探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对居民间接税负担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虑了营改增改变消费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营改增后城镇各收入组的间接税平均税负都降低了,虽然间接税仍然是累退的,但低收入家庭的税负下降幅度大于高收入家庭,收入再分配得到改善.这表明营改增不仅降低了企业税负、提高了效率,还兼顾了公平.从再分配指标的分解来看,平均税率的下降是间接税再分配改善的主要原因.从消费构成来看,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的税收是间接税累退性的来源,但平均税率下降使它们的纵向公平效应提高,降低了低收入家庭的税负,是营改增后再分配改善的主要方面.本文建议适当降低食品、衣着、生活用品等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提高征管效率的税负,并配合完善个税和财产税、加强公共转移支付等措施,改善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3.
高洁 《市场周刊》2008,(9):62-6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降低。此次调整,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4.
碳税最优税率如何确定?碳税最优税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经济体中碳税最优税率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本文通过将能源要素和碳税效应引入总量生产函数,构建一个环境约束下基于福利最大化的动态最优碳税模型,求解了最优碳税税率,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均总产出、居民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人均能源消费、能源污染系数对最优碳税税率具有正向影响,环境质量、居民效用的时间折现率、碳税对资本和能源产出弹性对最优碳税税率具有负向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最优碳税税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碳税开征初期应当实施税收优惠以避免对经济造成过大冲击,碳税税率确定应当遵循"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需求市场来看.2010年,全球机床消费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意大利.其中,韩国和日本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床产品人均消费情况差异较大,瑞士仍为全球人均消费金属加工机床最多的国家.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目前世界高档数控机床制造业以美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为主要生产国,这些国家掌握着该制造领域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王慧  李静 《市场研究》2011,(2):42-45
<正>一、河南农村消费需求现状从对河南省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来看,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偏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总量及各项支出费用提高迅速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关》2006,(11):20
《中国海关》:目前因为消费税的调整,汽车走私又泛浊潮.汽车走私在对外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为何屡禁不止? 刘晓辉:首先是因为进口汽车的综合税率仍然较高.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从2006年7月1日起,我国进一步降低部分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但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对进口汽车实行新的消费税政策,即汽车排气量越大,消费税率越高,最高达到20%.总体而言,进口汽车的综合进口税率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禽蛋的需求开始从数量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从趋势上来看,鸡蛋的消费档次越来越高,散养鸡蛋所产鸡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王军  詹韵秋 《财贸研究》2021,32(1):1-13
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重点探讨子女数量变动对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考察其内在作用机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在采取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子女数量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水平和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的占比.(2)当户主年龄小于40岁时,子女数量增加会对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带来负面影响,而对于户主年龄为其他分组的家庭,子女数量与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均呈正相关关系.(3)子女数量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城乡之间存在异质性,子女数量对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的正向效应大于城镇家庭,但对城镇家庭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的提升作用大于农村家庭.(4)从作用机制来看,子女数量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减少家庭预防性储蓄直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另一方面也通过家庭房屋资产的增值间接对家庭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房屋价值在子女数量对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以及发展享乐型消费支出占比的影响路径上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效应存在城乡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2013年我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其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二是汽车生产线机器人、宽幅喷墨打印机、有机发光二极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陆慧  卢黎 《财贸研究》2006,17(3):28-34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Wines are exempt from the Commerce Clause of the U.S. Constitution, as are tobacco and firearms. Each state can regulate the commerce including the taxation, pricing, and authorized sales agencies of such produc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axation levels and other regulations on the consumption of wine per capita in six selected states. Each state is composed of a different set of consumers who react differently to tax levels and retail price levels, as well as product availability. In general, sales tax and excise tax on wine were found to have decreasing impacts on wine consumption. Greater product availability made possible by relaxation of off-sale authorization regulations had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wine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集中了中国大部分的高技术与高能耗产业,过度依赖能源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面板数据从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克服样本量小的缺点,更好地观察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以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横纵坐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4个不同的区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属于经济高增长能源消费高增长区;浙江、安徽、贵州属于经济高增长能源消费低增长区;云南属于经济低增长能源消费高增长区,上海属于经济低增长能源消费低增长区。  相似文献   

14.
运用Feldstein和Ascauser的模型,对城市、农村以及全体居民的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以及人均消费逐年增加,具有相同的趋势。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对于人均消费的提高分别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推动商品流通的良好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即有效扩大内需。政府机构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以及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消费领域,完善消费政策;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5.
Marketers and economists have followed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alcoholic beverages for many years. Public officials have studi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nsuming alcohol and have advocated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curtail consump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also measured the price elasticity. This comparative study is based on a 40‐year analysis, and compares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for beer, spirits and wine in three Nordic countries. Although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are similar, neverthel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and prices for alcoholic beverages have been evidenced overtime. A comparison of the per capita drinking patterns and the taxation effectiveness are presented. Even though the elasticities varied, the data indicate relative sensitivity to price changes and a decline in spirits consumption as well as switching effects to lower alcohol‐content beverages.  相似文献   

16.
We explore the key motives of migrant workers’ remittances from abroad for 11 major Asian migrant‐sending countries. Using panel regressions, we find that relative higher growth rate, interest rate and capital market returns of home over the host, investment, financial deepening at hom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mittance inflows into Asia, along with higher per capita incomes and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With incorporation of per capita incomes and lagged impact of remittances, we observe an emergence of consumption motives to remit.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both investment and altruistic motives are the driving forces for remittances inflows into the Asian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7.
刘春季 《商业研究》2011,(10):118-12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的年度贸易条件,并使用贸易条件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了我国国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进而得出我国国民财富的的总体状况。随后使用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福利的指标,运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分析了国民经济福利的变动情况,并通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对比,判定了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城市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选取影响中原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变量,以AB两个地区为实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变量进行研究显示,B地区在城市化居民生活条件上,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娱乐支出等部分已经具备优势,但在城市化基本状况方面尚存在一定进步空间,可以通过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增加人均道路面积三种途径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hows that optimal exchange rate policy can be defined in terms of either a long-run secular policy or a short-run stabilization policy. The rate of crawl which maximizes real per capita consumption is shown to often differ from the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produced under fixed 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And the optimal program for dealing with short-run speculative capital flows will involve both discrete and gradual exchange rate changes. It is also argued that domestic monetary polic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are not independent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