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合理分解建设用地指标能够引导城镇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城镇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论述上一轮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一轮规划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分解权重,并建立指标分解模型对枣阳市净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解,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中,并通过关联度综合分析各因素(人口、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集约性的预测模型,为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格局出发,提出长江中游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区划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规划用地格局,规划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可供给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1)差别化管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2)加强区域耕地布局和开发保护;(3)能源管网建设应注意不同地区的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地质适宜性评价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充分考虑规划建设用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特征、环境地质问题等条件,采用定性分级法对丰城市城镇周边规划建设地质适宜性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土地利用与规划布局,为地方政府开展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的一种实施形式.当前,扎实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形式 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点就是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将农村建设用地置换到城镇规划建设区,将农民分散居住土地低效利用模式转变为城镇集中居住的土地高效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6.
当前,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之间的统筹不够,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过于宽松,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不合理,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利用效率低下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的问题,总结地方实践创新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资金短缺、产权复杂等现实困难,主要原因是规则的制约和缺失,对广东、浙江、辽宁3个省份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违法用地处理、出让方式改进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总结。研究结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既是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应在全国层面完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违法用地处理、土地出让和强制力运行等规则,按照科学规划、市场导向、利益共享的原则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浙江省桐庐县的农村宅基地存在"无规划、乱审批、缺监管、未批先建多、建新不拆旧"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桐庐县出台政策、规范审批、强化监管、保障用地,最终实现了"3年~5年基本解决无房户、危房户"的总体工作目标。规划引领村庄建设桐庐县从严控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分配、节约利用宅基地资源。新规划的农民居  相似文献   

9.
●6月19日,新华社报道:国土资源部专项调查表明,我国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到2004年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空闲、批而未供土地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表示,今后城镇的开发用地,重点要先盘活这些土地。我国城镇土地至少还有40%的潜力,如果集约利用,每年还可以节约出近60%的耕地占用数量。●6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市长研讨班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对于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状况再次明确表示,为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国家将进一…  相似文献   

10.
唐健 《中国土地》2006,(11):4-6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本文针对上述提法,回顾了我国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耕地开垦费等建设用地税费政策出台的背景、执行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运用分形模型分别对老河口市总体土地、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测算,进而多角度分析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空间稳定性。结果显示:老河口市总体土地利用的空间稳定性较高;城镇建设用地受规划影响,布局集中规范,空间稳定性高;耕地连片分布,空间稳定性高,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冲突性较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维数、稳定性指数差异较大,且对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空间稳定性影响较大;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空间稳定性相关性大。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1991-2007年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特征为:村镇建设用地比例过高,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与城镇规模大致呈反方向变化,城市内部用地结构部分失衡.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为:城乡建设用地呈加速增长趋势,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并行增长,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分级差异明显,工业和居住用地高速扩张.江苏城镇建设用地存在建设用地粗放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村镇建设用地比例过大,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失衡等问题.建设用地理性增长需要进一步控制.控制城乡用地增长速度,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推进城乡居民点用地的整理改造.  相似文献   

13.
芮明 《农村经济》2001,(5):39-40
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 ,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兴建工厂以及居民兴建住房必然要占用农民的承包地 ,这就形成了一个土地矛盾。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 ,归根结底是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合理用地的矛盾 ,是吃饭与建设、粗放与集约、计划与市场的矛盾。目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土地矛盾日益剧烈 ,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了。一、土地矛盾逐步剧烈的原因(一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不合理 ,使得土地矛盾加剧。城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为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创造适宜空间环境的过程。主要表现形式是城镇规划 ,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市场建设 ,文…  相似文献   

14.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政策内容之一。全国第一批挂钩试点项目区183个,共使用周转指标4924公顷。在挂钩试点项目区的申报和组织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亟待解决。周转指标的涵义应明确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挂钩试点的规模控制和管理,通过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来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  相似文献   

15.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必须坚持计划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方针。在计划手段的运用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确定城镇规模。现行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城镇用地规模,是依据城镇人口规划和人均建设用地指示确定的。而城镇人口主要来自农业人口的转化,规划的农业人口的转化率又依规划的城镇化水平确定。因而,其城镇规模的确定往往受人们主观因素支配。可以考虑采用有关专家提出的主要根据粮食增长速度来合理确定城镇化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即依据粮食增长速度来预测城镇化水平,进而确定城镇化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二…  相似文献   

16.
目前,煤炭城镇用地形成规律是煤炭城镇规划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代表着煤炭城镇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讨黑龙江煤炭城镇用地形成规律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寻求引导煤炭城镇空间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文章论述并分析了黑龙江煤炭城镇周期性规律、空间演化规律、人口增长规律和城镇化规律,为寒地煤炭城镇规划用地发展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国家第三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地区之一,截至2017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报批增减挂钩城镇建新区建设项目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约2.7万亩,8.96万亩低效利用的农村旧宅基地和废弃工矿用地被整理复垦为农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典型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按照新农村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城镇用地规划管理部门分析决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基于当前GIS在该领域开发研究的成果,构建了城镇用地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需求目标分析、系统结构设计以及模块的功能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基于GIS的城镇用地规划分析决策系统的构想.利用该系统,即能实现城镇用地规划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自动化,也可提高城市与市镇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当今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挂钩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为积极稳妥的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城镇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发展用地合理布局和科学评价提供有效范式。研究方法:以GIS栅格技术为支撑,利用多因素加乘复合算法和互斥性矩阵分类方法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对比分析法佐证评价方法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平谷区城镇建设空间布局可优化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度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禁止建设区,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2.97%、12.15%、11.69%、9.93%、12.90%和30.31%;城镇建设用地适宜程度在空间上呈圈层分布特征,由平原向四周的半山区和山区逐渐降低;评价结果与平谷区城市规划成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论: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有效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