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9,(29):216-217
中国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的经济地理分区,各个省域的实体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相关内容,探究经济学分析准备工作,包括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探究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讨论残性方差回归模型、空间滞位模型、经济拐点三种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和情况。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在空间均衡层面的理论空白,为理论界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态势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的形成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模型等方面,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贸易、区域政策、区域差异演化、区域空间布局等。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在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微观形成机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宋长泽 《价值工程》2023,(28):62-64
利用我国2008—2019年的统计数据,以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为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门槛维度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槛维度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具备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第一门槛值到第二门槛值时,数字经济作用农村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显著;从空间溢出角度分析,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常系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变系数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省域研发与创新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主要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贡献,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的结合没有对区域创新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局域地理加权回归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对省域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寻求建立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之间的技术转移渠道和相互作用机制是目前大学、企业研发与省域创新联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文采用2005-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虑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半参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在普通参数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中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半参数空间杜宾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空间杜宾模型,同时,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Moore指数,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指数进行测算,并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率,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因产业结构变迁而减弱,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仍存在;实现产城联动,发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效应”,对于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减速”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因产城关系的阶段性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0.
许洪范 《会计之友》2007,(12S):78-79
本文在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将中国29个样本省市(不包括重庆、西藏和宁夏)根据经济特征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类别,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并探讨了这种趋同效应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中特征,另一方面,中小城镇分布以京广、京九、京哈铁路等为依托,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强向心分布;城镇带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京广线...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运用完善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年来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广东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揭示了区域和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在区域差异中的影响,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This note is devoted to the question: how restrictive is the assumption that preferences be Euclidean in d dimensions. In particular it is proven that any preference profile with I individuals and A alternativ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Euclidean utilities with d   dimensions if and only if d≥min?(I,A−1)dmin?(I,A1).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systems of A points which allow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any profile over A alternatives, and provides similar results when only strict preferences are considered. These findings contrast with the observation that if preferences are only required to be convex then two dimensions are always sufficient.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空间关联性。分析了房价空间关联的四种动力机制,基于一个消费者均衡模型并利用268个城市的房价数据,应用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房价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明显的地区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城市,西部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至少在现阶段还缺乏城市问的关联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两套回归模型:无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空间相关变量的单向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内部的确存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珠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略大于"长三角"区域,但两者在统计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两个地区都存在经济增长的β收敛,但"珠三角"地区呈现出更强的收敛性;对于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些相同和不同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对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提出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统计量,利用三阶矩?2逼近方法导出了其检验p-值的近似计算公式,模拟结果显示该检验统计量在检测空间相关性方面具有满意的功效。为了处理数据中可能同时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引入一类新的混合地理加权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与全局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比较,混合地理加权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在处理空间异质性方面具有更优良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新乡市2007—2008年普通住宅商品房的交易均价资料,借助arcgis9.2软件技术平台,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新乡市普通住宅房价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图和三维模型图,并通过计算Moran′I值对新乡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进行了自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市房价呈现出由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区位条件、交通可达性和城市规划指向性是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空间快速连绵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地域整体特征.论文指出都市区化的经济机制是因为劳动分工和空间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基于这一经济机制对中国的城市化空间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弱化城市规模控制,通过空间组织结构的持续调整推进都市区化发展,应成为城市化空间政策的调整取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及其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我国城市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寻求其治理之道,本文尝试从一种调节理论出发,建构一个整合的空间调节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具体考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和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最后,本文重点从价值、制度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矫治。  相似文献   

20.
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组织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分形理论可以很好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武汉都市圈为例,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其空间范围,并对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分形研究,得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范围变动互相耦合;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规模结构失衡;城市密度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轴向分布明显.针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等级规模多极化、轴向扩展多元化、地域推进圈层化的空间组织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