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资零售企业对我国零售业的十大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零售业在入世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跨国零售集团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中不但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能够发展和壮大自己,关键是知已知彼,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本文对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可能对我国零售企业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外资零售企业有十大优势会对国内零售业产生冲击,以此提供给国内商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TESCO乐购、欧尚和卜蜂莲花这六家外资零售企业为例,从零售专业技能转移的视角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在华的物流运作模式、区位布局战略、赢利模式、进入模式、店铺营销模式和业态模式,揭示了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战略的一般规律,这对于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对于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与当前国内市场的跨区域扩张都有着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在华外资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零售专业技能本土化对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品本土化、价格与促销本土化、选址本土化、物流本土化与人力资源本土化均对零售企业的海外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服务本土化与店铺环境本土化对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对于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以及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与当前国内市场的跨区域扩张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在华外资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零售专业技能本土化对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商品本土化、价格与促销本土化、选址本土化、物流本土化与人力资源本土化均对零售企业的海外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服务本土化与店铺环境本土化对零售企业海外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对于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以及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与当前国内市场的跨区域扩张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以来,本土零售企业一直在复制与模仿外资零售企业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虽有发展,但始终无法超越外资零售企业,更无法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本土零售企业只有走破坏性创新道路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进而阐述了本土零售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的空间基础和破坏性创新过程,并对阻碍零售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因素可分为四类:行为采纳障碍、思想障碍、风险障碍、创新过程的先期障碍。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外资零售企业所带来的信息技术优势、集团规模优势、形象定位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我国零售企业应该加快信息建设的步伐,发展连锁经营,扩大企业规模,明确市场定位,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拓展经营管理新思路,以提高我国零售企业在未来市场格局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外资零售企业在湖南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相伴随,外资零售企业加快了在湖南的发展步伐,湖南零售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本文从进入数量、规模、业态、区域的角度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在湖南的发展态势,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湖南后对湖南零售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打开城门与外资零售企业同城竞技是湖南本地零售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贸后,面对国外零售企业纷纷打入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局面,国内零售企业所固有的优势,应考虑实行便利店发展策略及社区超市发展策略,以求得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流通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因此我国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的过程是谨慎试点、严格审批、逐步放开.但从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不再受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加剧了我国零售业竞争,另外一方面,由于外资零售业具有资金、规模、管理技术、服务理念和营销技术等优势,对我国国内零售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本文以零售业为例,从实证角度考察外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张新坡 《全国商情》2008,(6):107-108
流通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因此我国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的过程是谨慎试点、严格审批、逐步放开.但从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不再受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加剧了我国零售业竞争,另外一方面,由于外资零售业具有资金、规模、管理技术、服务理念和营销技术等优势,对我国国内零售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冲击.本文以零售业为例,从实证角度考察外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零售业后WTO时代的来临,外资全面进入我国零售市场,必将对我国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鉴国外零售业发展经验,结合国内消费市场实际情况,对我国零售业态的整合战略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入世后中国零售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ID,外资零售业加快了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我国的零售业将面临着完全国际化的竞争。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的零售业应在经营方面进行改革,通过连锁方式集合零散的中小型企业的资本实行规模扩张,提高管理技术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创立自有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日益国际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对此,我国零售企业应认清零售业发展趋势,明确优劣势,提升竞争力。该文通过比较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劣势,提出了中国零售连锁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入世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正大举进军我国零售市场,形成内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国零售企业唯有快速成长,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本文以中国零售百强为样本,分析了中国大型零售企业成长的特点、影响成长的因素,提出持续快速成长的根本路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主要路径是实施科学的企业战略定位、实行连锁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建立高效物流配送系统及确立品牌资本.  相似文献   

15.
外资零售企业的无障碍进入,加剧了中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中国零售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业态模式、竞争策略、管理系统、服务体系和组织学习等6个方面进行持续有效的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谋求真正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关零售市场开放的承诺根据减让表的日程正逐步在执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吸引着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军的大规模涌入,这必然对我国零售业产生冲击。跨国零售业集团军的进入,并非全是祸事,他还能带动我国产品出口、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零售业的业态结构改革。因此,对跨国零售业连锁集团军的进入应进行福祸辨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外零售商蜂拥进入中国市场。加剧本已非常激烈的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本文通过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时的评估考虑因素的研究,归纳汇总和分析外企进入新地区市场的各项评估因素,希望对国内零售商在制定竞争策略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后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国零售业利用自身优势,应对外资挑战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十六年进程,对零售业开放过程中的理论纷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