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对中国粮食增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粮食总产量增产因素的分析,指出近40 年主要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对粮食生产中各种物质投入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其中化肥位居第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小麦主产区11 个省市121 个变量对小麦总产、单产与农业推广项目经费、良种覆盖率、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纯氮量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经费、良种、化肥均与单产密切相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文中还提出加大投入、依法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17市粮食总产和单产从2002~2012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德州粮食产量和增产幅度最大,菏泽总产位居第二,而单产较低。菏泽、临沂、潍坊、聊城等产粮大市粮食单产仍有很大提升潜力。采用改进的多要素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2~2012年粮食总产量及影响其粮食生产三大投入要素(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山东粮食总产量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097个百分点、0.258个百分点和0.082个百分点,在山东省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贡献份额上,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2.9%。种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达34.27%,化肥施用总量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为10.26%,而农机总动力的贡献率为2.57%。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山东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即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科学运筹施肥、研发推广适用型农业机械、增加粮食生产中的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天津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是粮食主消费区,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其对粮食总产波动更为敏感。该文根据1978~2008年天津粮食总产资料,分析了近30年天津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波动的影响,并研究了影响粮食波动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粮食总产逐步提高,但年际间有明显的波动,其粮食总产波动对我国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趋于增强。粮食单产对总产平均年际波动的影响大,其作用约占总产平均年际波动的60%,播种面积作用相对较小但趋于增强。粮食单产波动受气候波动的影响明显,其作用约占单产平均年际波动的45%。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增产贡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数据     
正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16连丰"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16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重大农业科研专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省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水稻单产全国第一.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2115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部的预计,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00亿公斤以上,平均亩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单产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产。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看,自1985年以来的21年中,粮食生产基本上是“两丰一歉”,还没有连续3年增产的记录;粮食单产基本上是“两增一减”,也没有连续3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市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支柱产业与综合经济指标呈现“十个大幅度上升”一是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1997年粮食单产与总产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62.2%与51.5%。20年前我市每年从外调入粮食近1亿斤,20年后人口由111.64万发展到140.4...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九连增”主要因素贡献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我国粮食近9年来连续增产(以下简称:粮食“九连增”)现象,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对粮食、三大主粮及其它杂粮增产率,粮食总产趋势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因素在粮食“九连增”过程中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粮食“九连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大幅增加;单产和播种面积这两方面因素在三大主粮的增产过程中贡献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它杂粮的增产中单产增产贡献率较大.“九连增”期间,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补贴政策对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作用显著;而农业生产促进性补贴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明显.笔者认为继续加大各类直接或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力度,是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有效措施,同时应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工作,防控市场风险,保障粮农利益.  相似文献   

11.
赵宏伟 《山西农经》2014,(4):100-101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0.24亿hm2,小麦产量对稳定国内粮食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从2004年以来连续8年增产,实现九连增,粮食单产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85.8%。其中近700万hm2小麦属于旱地小麦,旱地小麦产量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小麦整体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出现短暂的滑坡,但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产,单产和总产连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2011年粮食总产迈上7000亿公斤新台阶,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粮食实现"八连增"的时候,更要居安思危,冷静思考,深刻认识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把握粮食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谋划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有关研究表明,到2030年人口高峰期,我国人口将达16亿。按人均每年400公斤谷物的温饱型基本需求计,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4亿多吨;如以450公斤的足够标准计,粮食总产要达到7.2亿吨。按照目前5亿吨的粮食产量.我国还需要增产1.4~2.2亿吨.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14.
2004~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本文通过对粮食产量公式的分解得到粮食增产来源于作物单产、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三方面的因素,并进一步测算了以上三方面因素在"十连增"期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为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粮食单产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各种投入、政策、气候和农户行为对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力度、种子和机械作业是推动粮食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温度和降水量对小麦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预期种粮收益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未来中国粮食单产的提高将日益依赖于优良品种和机械投入,而这些必须有政府农业科研和推广以及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1996-2017年山东省粮食产量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对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是粮食产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演化会抑制粮食产量增长;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粮食产量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前期种植业结构对粮食产量变化贡献巨大,随后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生产结构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逐步凸显,对其预测方差贡献度分别会收敛于59.2%、29.7%。足够数量的粮食播种面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甚微,应努力寻求其他手段来提高粮食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区试产量变化和耕地面积变化,研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策略。[方法]文章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量化对比分析2004年和2016年各农业生态小区的粮食单产,核算2004年和2016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果](1)相比2004年,2016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能力平均提高4. 96%。(2) 2004年和2016年全国平均耕地粮食单产能力实现率分别为49. 18%和52. 31%。(3) 2004年和2016年的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10. 70亿t和9. 59亿t,呈下降趋势。(4) 2004—2016年,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大于粮食单产能力变化。[结论]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粮食单产,但粮食单产提升不足以弥补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单纯依靠单产提升,必须同步推进藏粮于技和藏粮于地战略。  相似文献   

17.
增产是种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从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变化的角度入手,对2010~2015年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背后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测算,比较了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作物单产变化、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程度及增产稳定性。结果表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但潜力有限;作物单产是未来拉动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稳定单产的根源在于农业科技工作的推广和普及;播种面积目前已接近饱和,鲜有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连续第三年实现了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三超历史”,粮食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33.3万hm^2大关;粮食综合单产实现362kg/667m^2,比2005年提高0.8%,粮食总产再创新高.达到113,2亿Kg,比2005年增加10.55亿kg,增长10.3%。2006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00亿kg。整个垦区因播种面积扩大而增加的粮食产量达到9.6亿kg,占2006年粮食总产量的9.1%。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2009年中国粮食产量将保持在5000亿公斤以上2008年12月29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种植业专业会上表示,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在面临诸多困难情况下取得历史性突破。粮食生产实现"双增双超",总产、单产连续5年增产、超历史最好水平。8年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粮食生产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1985~2005年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选取影响粮食产量的10个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甘肃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农业现代化水平、自然灾害和农业土地利用状况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