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酱油是每个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调料,从今年9月1日起,酱油的国家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包括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两项强制性行业标准。 长期以来,酱油只有行业推荐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明确区分“酿造”与“配制”的标准。消费者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也给有关部门管理带来困难,造成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此次酱油新标准的出台,就是有关部门为了从根本上规范调味行业,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而制定的。 将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分别标注是新标准最突出的特点。近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有名牌产品就有假冒名牌产品。从块把钱一瓶的酱油,到价值数千的皮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者无孔不入。去年第4季度国家对酱油、食用油、针织内衣、羽绒服、皮衣等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再次暴露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酱油还是“名牌”好 本次抽查酱油的样品合格率为58.5%。国有大中型调味品酿造企业产品质量明显优于小型集体企业。北京酱油厂的“金狮”酱油、上海海鸥酿造公司的“海  相似文献   

3.
动态简讯     
包头市一劣质酱油、醋生产窝点被捣毁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深入开展打假活动,去年9月包头市技术监督检查所与市盐务公司对市区部分酱油、醋酿造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时,一举捣毁一生产劣质酱油、醋窝点,现场查获违法勾兑酱油15吨、醋11吨。当执法人员对东...  相似文献   

4.
酱油中氨基氮和铵盐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氨基氮是衡量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化肥”酱油,它是用含有大量铵盐的“氨基酸液”或直接向低氨基氮含量的酱油中加入铵盐而配制的,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酿造酱油中铵盐的来源主要是酱醅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的分解或过度分解产生少量的游离氨,氨溶于水形成NH4+,一般酿造酱油中铵盐含量都比较低,对甲醛法检验氨基氮的影响很小。但“化肥”酱油中高含量的铵盐影响甲醛法氨基氮的测定,使检验结果偏高。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检验酱油时是以氨基氮的 含量为主要判定依据,检 验方法均为甲醛法。因此…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未作明确区分,甚至有些全部为“酸水解植物蛋白液”所 构成的调味汁。也堂而皇之地以“酱油”来命名。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无法得到保障,也给管理造成 了漏洞,查起来很困难,假冒伪劣产品也屡禁不止。为了从源头上规范调味品行业,以技术法规的形 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国内贸易局,最近已正式批准发布7GB18186-2000 《酿造酱油》、GB18187-2000《酿造食醋》国家强制性标准和SBIO336-2000《配制酱油》、SB10337 -2000《配…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在购买酱油时,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清何为“酿造”与“配制”之区别。配料表: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配料表中标有酸水解液的是“配制酱油”,没有标明的应是“酿造酱油”。颜色、口感和嗅觉上区别:“配制酱油”色淡,没有酱香味、口感鲜,好像加了味精;而“酿造酱油”色浓,用舌尖尝,咸味适中,有酱香味和脂香味,无异味。那么怎样辨别劣质酱油呢? 一看:将盛好的一瓶酱油倒少许于碗内,来回摇几下,正常酿造的酱油,颜色是红棕色。由于酱油含有一定的脂类物质,故着色力强,酱油在碗壁上流动缓慢,即常说  相似文献   

7.
中国酱油遭遇欧盟高门槛美国、日本等国已经明确指认“氯丙醇 4种异构体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致癌效应”。1999年 10月 ,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 ,发现其中氯丙醇严重超标 ,随即全面禁止了中国酱油的进口。 2 0 0 1年 5月 12日欧盟代表团来中国进行检查。欧盟代表团来华主要是检查中国生产的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HVP)中的三氯丙醇的含量。根据欧盟会员国检查三氯丙醇含量标准 ,在 4 0 %的干重的情况下 ,要求每千克酱油中三氯丙醇含量不得超过 0 .0 2毫克。如果此次欧盟检查的中国 14家大型酱油生产企业不能通过 ,则…  相似文献   

8.
质监·质管     
4成酱油不合格 酱油是最普通的也是消费者使用最多的调味品之一,而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在对酱油产品质量所作的监督抽查中却发现,有4成酱油达不到国家标准。 在这次抽查的北京市区、通州区、昌平区、延庆县以及天津静海和河北保定市流通领域的15家企业的20种样品中,合格1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仅60%。抽查还显示,瓶装酱油的抽样合格率高于塑料袋装酱油的18.8个百分点。 据了解,本次抽查的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氨基酸态氮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它代表了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氨基酸态氮含…  相似文献   

9.
加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广安市人大财经委、市财政局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于2002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对全市贯彻执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这次检查采取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在市级部门和县(市、区)组织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全市组织对五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共计18个会计核算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的情况表明:《条例》至2002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条例》的宣传贯彻已深入到社会各方面,并已成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绝大多数单位都能按照《条例》规定,聘…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10,(11):26-27
继营养强化酱油、营养强化面粉等强化食品在国内被广泛推广后,营养大米又进入了公众视野。不过,看到市场上的大米加工工序越来越复杂、添加的成分越来越多时,许多消费者担心“营养大米”的安全性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摆脱“南京冠生园事件”的阴影,挽救整体信誉下降的月饼市场,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放心月饼行动”8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他们将在此次活动中开展全行业的相互监督,对月饼生产中使用假馅、陈馅等现象,或通知媒体曝光,或向政府职能部门检举,协会还将协助国家质检总局进行月饼产品的专项抽查,推广新的保鲜技术和包装工艺,组织消费者到企业参观生产过程,并向消费者推荐连续3年专项抽查合格的知名品牌。另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透露,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致使吉林数千名中学生集体中毒的“万方豆奶” 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食品卫生问题的关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重拳出击,抽查了一部分豆制品生产企业。 在此次抽查中,质量技监部门发现某些厂家除了基本指标不合格外,还存在着严重欺骗消费者的恶劣现象,例如北京某厂家生产的“放心”盒装豆腐,存在着提前打印生产日期等欺诈行为。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同志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豆腐等豆制品时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超市购买。 据悉,日前国家卫生和质检部门在对散装食品和豆制品的抽查检测中,豆制品检测合格率仅为40%。如此…  相似文献   

13.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用以下几招来挑选优质产品: "看" 除了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可先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同时,看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14.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用以下几招来挑选优质产品: "看" 除了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可先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同时,看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7,(2):19-21
2007年2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06年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十大案件。该十大案件为: 浙江绍兴市义和酿造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黄酒、酱油案。根据举报,上虞市质量技监局对绍兴市义和酿造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在该公司仓库内发现大批涉嫌质量问题的黄酒、酱油和禁止在黄酒中添加的甜蜜素。经抽样检测,该公司生产的黄酒理化指标远低于标准要求,添加了违禁的添加剂;酱油的主要指标氨基酸态氮只有国家标准的1/30。该公司多年来以生产“乳瓜”、“母子酱油”等传统名优产品为掩护,设置地下窝点生产伪劣黄酒、酱油。因该案货值近90万元,涉嫌犯罪,质监部门将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06年7月4日,经上虞市人民法院审判,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万元;该公司原车间主任陈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及个人在今年的9月份将会受到表彰。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0年全国质量月”将围绕“质量———新世纪的呼唤”开展深入、扎实的活动。活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据了解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于9月1日在北京召开“2000年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及个人表彰大会” ,向受表彰的企业及个人代表颁发奖牌、证书 ,此举也将拉开“2000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序幕。9月9日 ,各地党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 ,在全国各地还将开展宣传质量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警世钟     
别买不标氨基酸含量的酱油你买的酱油标了氨基酸含量了吗?目前,市面上仍有不少品牌的酱油未标识氨基酸含量。据技监局介绍,未标注的可以说都是在食品质量安全上不太过关的。在酱油外包装上标明氨基酸含量仅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必备条件。在酱油外包装标签标识上,国家强制要求厂家要标明氨基酸含量。据专家介绍,氨基酸含量的多少,是酱油是否有营养或营养多寡的标准之一。酱油分有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其中,配制酱油应符合国家标准SB10336的规定,即氨基酸态氮大于等于0.40克/100毫升;酿造酱油除…  相似文献   

18.
季仕坚 《上海质量》2007,(12):74-75
在“中国制造”遭遇一些国家因选举等政治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恶意诋毁中,牙膏产品未能幸免,有关牙膏中含有二甘醇的炒作,影响到了我国消费者对牙膏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心,每天要用的牙膏质量安全还有保证吗?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了对上海市场的牙膏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对此作出了答复。此次抽查的26批次牙膏产品24批次合格,合格率为92.3%(详见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http://www.shzj.gov.cn“监督抽查公告”),处于较高水平。上海的市民完全可以放心地选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原有的法律、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将作相应的修改,质量理念也发生较大变化。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有必要了解质量新理念并灵活运用之,这将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1安全和卫生:质量的热点从家用电器、纺织用品到装修装饰材料等,人们对安全是十分关心的。其中“防治餐桌污染”,与确保人民健康更是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已全面部署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的食品进行专项抽查,严禁使用或添加“吊白块”、“毛发水”、“石蜡”、“滑石粉”…  相似文献   

20.
《巴蜀质量跟踪》2000,(17):19-25
酱油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向来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被列入“开门七件事”之一。早在春秋时代孔子《论语》中即有“不得其酱不食”的佳句。但如今市面上纯酿、化学酱油现形,特别是酱油含致癌物一事,引起消费者恐慌。我们的酱油生产厂家该反思些什么?消费者实在没有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