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纲 《资本市场》1999,(10):6-11
<正>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有些中央银行主要以调控利率为工具(比如美国);有些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中国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采用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由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为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对货币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赵峻松 《经济咨询》2006,(5):42-43,3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凯恩斯主义提出的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主义补充的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货币中性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创新强调银行资产的信贷渠道,众多学派围绕“货币是否是面纱”及“货币非中性时影响实际经济途径”的争论使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呈现出众说纷纭的丰富形态,随着理论相互间的吸收与融合,我们可以把所有传导机制概括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出现大量经典文献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在“新共识”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和增长具有破坏性作用,而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利率可以通过利率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汇率渠道、货币渠道、窄的信贷渠道和宽的信贷渠道六个渠道对经济产生影响,以实现它的最终目标。“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政策主张上甚至“恢复”了货币主义。  相似文献   

4.
货币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宏观经济研究》2001,(10):37-41
1998年以来,伴随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通过货币市场和利率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条基本渠道。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市场和利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待完善,利率尚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加快构造畅通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来越迫切。通过发展货币市场、实现利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共识",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财政政策在管理总需求水平方面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体现了"货币主义与财政主义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动态冲击的识别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畅 《财经研究》2007,33(7):31-39
文章以不同的货币政策手段在资产价格波动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作用效果为出发点,通过SVAR模型,识别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单独动态冲击,并分别分析了膨胀阶段和低迷阶段的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程度,以解决针对不同阶段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和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在价格膨胀阶段可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利率手段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微调,当出现价格泡沫时控制货币供应量会收到即时效果;而在资产价格低迷阶段,以利率调节资产价格具有明显和相对持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自从通货紧缩发生以来,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上就有着一种倾向: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配合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路是以凯恩斯的政策理论为依据的,其基本点是,通货紧缩时期,受流动性陷阱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效。通货紧缩导致流动性陷阱是人们判断货币政策无效的主要依据。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我们选择货币政策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向了利率、通货膨胀等目标,进而在我国也引发了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本文认为,尽管大多数实证研究均已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选择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还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国面临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为中介目标的转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宇  李宏瑾 《金融评论》2015,(2):43-56,124
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还要求利率调控方式的市场化。随着利率管制的完全放开,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发挥利率价格机制的作用,明确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实现由数量为主到以价格为主的调控方式转型。本文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和比较各国实践经验,分析了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整为手段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在对中国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还就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和利率调控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的影响是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即利率和基础货币)的影响渠道,并以货币政策规则模型为基础,对中国1996-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础货币和利率都对中美实际汇率的变动作出了显著的反应,中美实际汇率升值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而名义利率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在构建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不能轻易地放弃汇率目标而专注于通货膨胀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学者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而采用利率中介目标。凯恩斯因其以利率为关键变量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主张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不过,凯恩斯也认为利率目标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当经济中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会失效,但后来的实证分析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趋向无穷大的流动性陷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倒是存在“零利率限制”之虞。另外,单纯的利率目标还会因为缺乏货币政策“名义锚”而…  相似文献   

12.
周瑞 《时代经贸》2014,(2):111-112
中国巨额货币存量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词汇和焦点问题。对于巨额的货币存量的产生和其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也成了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之说以会存在当前如此大量的货币存量有两个原因,首先在于央行2008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实施的廉价的货币政策,其次是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同时也简单分析了这种廉价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利率被人为干扰造成的错误投资和经济萧条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货币供给特性问题历史争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对货币供问题的科学见解。揭示了马克思关于货币供给无经在其金属特征下还是在纸币条件下,都是内生于经济活动本身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模式,以及在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条件下,相应的有效货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超级大国的地位,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也十分显著.本文以中关两国货币政策的联动为研究对象,使用SVAR方法从利率、货币供应量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结论是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利率与最终目标之间并无显著影响,从而说明我国目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合理的,而利率尚不具备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1994-2006年我国货币信贷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Bernanke与Blinder模型和Walsh的模型框架,为货币供给、银行信贷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模型分析,并且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结构化模型和货币主义的简约式模型,分别采用单方程回归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4—2006年中国货币供给、银行信贷以及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都对实际经济均呈现出拉动作用,由于利率的非市场化,凯恩斯主义的结构模型难以较好解释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而货币主义的简约式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相似文献   

19.
刘宁 《经济师》2010,(4):8-10,14
文章在普尔基本模型和引入金融创新的扩展普尔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普尔基本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996-2009年中央银行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引入金融创新的扩展普尔模型实证结果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认为1996-2009年我国应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优势更趋明显。总之,在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优势在逐渐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逐步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过渡。  相似文献   

20.
在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基础上引入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个包含影子银行、货币供应量、利率、CPI和GDP的动态系统模型。在考虑时间聚合问题后,利用混频抽样数据结构向量自回归(MIDAS-SVAR)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LR检验的结果显示MIDAS-SVAR模型优于季度SVAR模型。对比MIDAS-SVAR模型和SVAR模型中GDP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影子银行在MIDAS-SVAR模型中对GDP预测方差的贡献要高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要强于利率R。季度内第3个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变量的影响与季度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影响存在差异。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月份影子银行存量规模,保证货币政策效果不被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