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和生猪屠宰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建立猪肉价格模型,着重研究生猪在屠宰加工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问题,同时运用2007年1-12月全国集市生猪和猪肉月度价格数据,估计生猪价格影响猪肉价格系数和每公斤猪肉分摊生猪屠宰与猪肉流通成本,分析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和生猪屠宰收益情况.主要结论:生猪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放大效应;近期每公斤猪肉分摊的生猪屠宰与猪肉流通成本增加推升了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出栏期变化对猪肉价格有一定影响;2007年下半年每头生猪屠宰后总收益大幅增加,生猪饲养环节和生猪屠宰环节收益增幅接近.  相似文献   

2.
小规模养殖户最受伤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6%,猪肉占日常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0%。一句“猪粮安天下”道出了稳定生猪市场的重要性。猪肉是中国人食用的“当家肉”,它的价格涨跌受到各方关注,如今猪肉价格下跌,自然牵动各方神经。  相似文献   

3.
近期,昔日“威风八面”的猪肉风光不再,价格从暴涨转入暴跌,养殖户陷入亏损。3月7日,发改委启动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以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价格暴跌,但人们却担心暴跌之后猪肉价格将暴涨。对此,有分析指出,实现生猪规模化养殖,加大供需对接力度,猪肉才能逃出暴涨暴跌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4年6月至2013年12月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门槛自回归模型(TAR)、动量门槛自回归模型(M-TAR)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传导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是非对称的,且这种非对称现象具有双向特征,即生猪价格对猪肉价格的传导是非对称的,猪肉价格对生猪价格的传导也是非对称的。虽然猪肉价格对生猪价格的正向波动反应更敏感,而生猪价格对猪肉价格的负向波动反应更敏感,但是,从经济学意义上看,与"利好"消息相比,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非对称传导均表现出对"利空"消息反应更敏感。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需品的商品特性、价格上涨的"棘轮效应"、劳动力成本持续的较大幅度增加,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春节后,安徽省猪肉价格越来越便宜,截至2月15日安徽省生猪价格已连续下降三周。如果猪肉价格太低,可能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会导致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因素测定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一、问题提出1985年以前我国猪肉市场基本属于计划管制,政府对生猪生产、消费和流通等方面均实行计划管制,排斥市场功能,因此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波动不明显。但进入1985年以来,我国猪肉计划流通体制开始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过渡,国家放开生猪和猪...  相似文献   

7.
自1985年国家放开生猪和猪肉购销价格管制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历经数次暴涨、暴跌及相互转换过程.本文采用STAR模型检验了生猪市场价格是否呈现非线性调整过程.通过研究发现,生猪市场上价格均呈现非稳定状态,而且在样本区间内呈现非线性调整,使用LSTAR模型可以捕捉该调整过程,而且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调整过程基本一致,仅是在调整速度和门槛值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不会打压猪肉价格。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得到了实际的收益,不能够通过大量抛售国家的储备或者进口猪肉来打压国内的生猪价格,而是从扶植生产这个角度,既要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要维持市场的稳定。对低保户等,可实行补贴,通过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弥补城市低收入居民因为物价上涨而增加的支出。  相似文献   

9.
微天下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猪价持续下跌,大量养殖户"退市",后期价格或暴涨】生猪养殖面临着深度亏损,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一些地区养猪户数持续减少,尤其是大量散养户选择退出市场,业内人士担忧能繁母猪数量,如果出现过度淘汰母猪和存栏量的大幅下滑,后期猪肉价格将面  相似文献   

10.
节前一路走高节后价格跳水坐过山车,玩的就是个心跳。可猪价一旦坐上"过山车",养殖户的心里就只剩下"痛"了。从春节前一路走高,到春节后接连"跳水",猪价再次搅动了生猪市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猪肉价格"跌跌不休",让饲养户大呼"伤不起",为了减少损失,一些地区养猪户数持续减少,大量散户退出市场,母猪数量出现滑落。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忽高忽低,生猪生产有时赚钱有时赔本而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12.
近期,根据商务部信息,肉价下跌,但不能意味着生猪价格以后就要持续下跌。因为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有两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上涨问题,终于让人松了一口气。9月15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发展生猪生产现场会上传出消息说:今年4月以来持续上涨的猪肉价格,8月中旬开始出现回落,9月初与8月初相比,猪肉批发价降幅达11.3%。无疑,这是个可喜的市场信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近日也表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因为生猪收购价格大幅度上涨,现在卖猪能赚钱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猪与猪肉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生猪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的月度数据,对生猪与猪肉批发价格之间是否存在信息的非对称传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整合,并且通过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方式进行短期误差调整。两种价格之间的上行传递和下行传递速度是不一样的;且均对利空消息反应更加敏感,即猪肉批发商对生猪价格上涨更加敏感,而生猪养殖者则对猪肉价格下跌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09,(5):28-28
2009年4月下旬,猪肉价格连续10周持续下跌。有些地方的猪肉价格跌破了7元。有关人士认为,猪肉价格触底后不会立即反弹,因为前期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增加生猪存栏量,导致现在生猪大量出栏,供应充足。受这项政策的惠及,全国各地的生猪存栏量都很充足。此外,市民需求平淡。目前的肉价已经见底,  相似文献   

16.
生猪价格下跌从春节以来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猪肉价格一天比一天便宜,以致于消费者都担心,这样下去又会导致养殖户放弃养猪,回到生产滑坡、价格上涨的老路上去;生猪价格一跌再跌的同时是玉米等饲料价格的坚挺,导致养殖者受到前后夹击,养猪效益在盈亏点上徘徊。而对于目前这种形势啥时“见底”则众说纷纭,有说4月,有说9月,更多的是“不好说”。记者调查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导致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错综复杂。对此,养殖者必须把握新的形势,找准自己的“盈亏点”,把猪养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三级响应机制有关规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商务部表示,通过收储工作,发挥了储备的“蓄水池”作用,有利于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保护养殖户利益,促进生猪及猪肉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在高价位运行,养猪效益明显增加,生猪存拦稳定增长.目前,虽然猪肉价格仍保持在较高的价位,但很多养猪户对未来的猪市顾虑重重,不知高价位还能运行多久.现从我国养猪市场的波动机理予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价并末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随着5月的到来而进入上涨通道,多个机构监测的数据显示生猪和猪肉价格仍在“探底”。此前市场普遍预计,生猪及猪肉价格自2012年5月开始将止跌回升。但反弹迟迟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考虑货币供应与产业政策环境的情况下,研究猪肉价格的供求决定机制。以人均猪肉供应量、生猪与猪肉价格、居民收入作为内生变量,流动性过剩和产业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协整理论分析猪肉价格的决定机制,并基于S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度量猪肉价格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居民收入增长带来了猪肉价格的微弱下降,货币对生猪与猪肉价格的影响非中性,生猪价格长期引导猪肉价格与供应,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对产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货币的超经济发行不利于猪肉价格与供应。因此,加强猪肉品牌建设,打通生猪屠宰购销环节,加强生猪产销对接管理和生猪价格预警,控制货币的过度供应,将有助于稳定猪肉价格、提高居民猪肉消费福利和养殖户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