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生猪价格周期识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使用1995~2008年月度价格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对生猪价格周期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生猪价格存在显著的周期波动,周期大约为35~45个月,仔猪价格波动特征与其有一定差别,且外部冲击往往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减少外部冲击及其影响、分散养殖业风险对于促进生猪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贫困形成机制--分工理论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贫困发生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已有文献在解释贫困广泛存在、贫困地区内存在富裕人口以及非贫困地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能力有限。本文沿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通过分析贫困人口之间分工、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分工以及贫困地区参与国内分工,考察贫困形成机制,给出新的命题,并借此分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贸易自由化与贫困:文献回顾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自由化和贫困问题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非常关注的两个领域。本文对关于贸易自由化和贫困研究的文献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评论:一是从贸易自由化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来影响贫困的宏观层面;二是考虑到住户、政府、企业等经济主体行为和反应的微观层面。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根据现有文献还不能得出贸易自由化对贫困影响的一般结论,关于贸易自由化与贫困的内在逻辑仍需要深入细致分析,尤其是讨论经济主体的反应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回归,考察了13~20岁青少年社会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信任态度的代际传递效应显著存在,且整体上母亲的影响略大于父亲;不同群体的代际传递效应不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性别父母的影响,小学及以下的青少年的代际传递效应更强;父母信任的社会态度与较不信任的态度相比更可能发生代际传递,但父母信任态度不一致可能削弱这种效应;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可能影响到母亲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12岁以前离开出生环境的经历可能大大增强信任的代际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逐步引起学者重视,但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制造业或工业企业。本文基于2013~2015年112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数据,验证中国农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并对"出口—生产率悖论"存在与否给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但农业出口企业与农业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差异不明显。除畜牧类企业外,其它类型企业均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2)与其它行业不同,加工贸易企业或外资企业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3)出口密集度、要素密集度和企业促销成为中国农业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存在的关键原因;(4)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农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影响并不明显,但国内市场分割刺激了低生产率农业企业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国际食物消费启示与中国食物
缺口分析:基于历史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食物消费统计资料,本文发现食物消费存在四大特点,分别是在经济水平发达之前食品消费严重依赖本国(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食物消费饱和状态广泛存在、班尼特法则和在外饮食常态化。另外,当人均GDP进入15 000美元~20 000美元区间后,食物消费趋于稳定或缓慢增长,粮食和肉类人均消费(包含水产品)均趋近于“双百”状态:口粮消费约100千克,肉类和水产品加总约100千克。通过考察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现状,本文发现2020年后中国内地的食物消费将趋于稳定或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在肉类、植物油和食糖消费上还存在较大缺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时间序列1985~2002年,以粮谷、茶叶和棉花为例,通过计量分析,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不稳定性的成因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不同农产品的不稳定性不同,受到的影响因素亦各不相同,通过影响国内需求波动和稳定国内供给可以显著降低不同商品的出口不稳定性程度,国外因素对于单个农产品的影响则没有国内因素显著;而考察其整体影响因素可知,国内的需求波动对于出口的价格和数量的不稳定性影响显著,国内的供给波动仅对出口额有影响,而国外需求波动则对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显著影响,对出口价格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国家放开生猪和猪肉购销价格管制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历经数次暴涨、暴跌及相互转换过程.本文采用STAR模型检验了生猪市场价格是否呈现非线性调整过程.通过研究发现,生猪市场上价格均呈现非稳定状态,而且在样本区间内呈现非线性调整,使用LSTAR模型可以捕捉该调整过程,而且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调整过程基本一致,仅是在调整速度和门槛值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创新波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学峰  刘冬梅 《改革》2012,(2):73-80
从科技活动链条出发,重点讨论科技市场上经济主体发育,从而识别与总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的中间环节,应当起着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相对较少,企业也没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研发主体。要加强应用开发成果促进计划,针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或中试试验,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理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多年微观家计调查的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分析1991~2006年间收入分布变动的差异,通过分解差异的不同来源考察其所代表的不同的福利含义,并试图回答改革过程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这十五年间收入分布的显著变动主要体现在中等收入组分布密度的下降以及中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的流动,同时分布多年呈现出双峰或多峰形状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不平等),残差效应(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分布变动主要源于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改善,不平等效应虽然也起到很大作用,但整体效果小于均值效应,而异质性群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组,且重要性相对较小。不平等削弱了增长的福利效果,使得部分低收入家庭受损,又可能使得部分高收入家庭获益。城乡虽然都享受到了收入增长的益处,但乡村地区经历了更为显著的收入分化,且异质性群体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