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2,(3):23
"民生就业360"是指兰州市城关区就业服务局在就业工作中实行的360度全方位、全覆盖、一站式的贴心就业服务。同时,"360"也指:"3"即在就业服务中对有培训意愿的人员100%培训、对就业困难的人员100%援助、对零就业家庭100%消除的"三个百分百";"6"即  相似文献   

2.
马凯 《中国就业》2013,(3):46-47
为使辖区"4045"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和困难家庭在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得到切实有效的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兰州市城关区就业局自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集中两个月时间开展了"送温暖、助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城关"民生就业360"冬季就业援助特别行动,全力实施"岗位招聘、爱心捐助、结对帮扶、全城入户、技能培训、政策落实、关爱农民工、扶持创业"八大行动,特别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把十堰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也为更高效地响应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湖北省十堰市就业局推进就业服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力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坚持“四个融合”,为市民提供“就”在身边的就业特色服务。目前,十堰市主城区已建成10家标准化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帮扶70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有效缩短就业服务半径,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就业服务,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社保所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服务主线,通过“四抓一送”,推进就业援助顺利开展。 抓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劳动协管员对“4050”人员、低保就业服务对象、“零就业家庭”等人员摸底调查,掌握就业意向,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针对其不同情况给出最佳援助方案。  相似文献   

5.
吴敏  晓东 《中国就业》2013,(1):61-61
2012年以来,辉县市劳动就业局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和“百家知名企业送岗下乡”等一系列专项公共就业服务,对当地村民免费培训和资金扶持,引导8000余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宜昌市夷陵区就业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开拓就业服务的新路子,大力开展就业服务“直通车”活动。  相似文献   

7.
五莲县人社局围绕民生就业主题,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上门收集用工信息,免费组织招聘,免费开展培训“一上门两减免”,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工求职开辟“绿色通道”,较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招工难”。1—7月份,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6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159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0.8%和99.3%。  相似文献   

8.
“群众无小事,就业重如山。”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六号院社区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促进社区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构建起亲情服务平台,通过政策扶持、服务促进、重点援助等措施,大力促进社区各类群体就业,取得显著成效。六号院社区因此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首批百家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也是焦作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劳动就业局始终坚持把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贯穿于就业全过程中,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求职者多渠道就业等方式,较好地实现了“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者素质稳步提升,失业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截至今年四月底,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866人,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山丹县针对特殊弱势群体采取扶持政策,开通五个“绿色通道”,确保其实现就业再就业。“政策通道”。充分利用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失业人员就业。把培养创业带头人作为重点,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补贴、创业培训与指导,带动特殊群体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指导通道”。通过多种途径设立职业指导基地、开办职业指导课、“一对一”职业指导等方式,让职业指导师与特殊群体人员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开发岗位,落实岗位。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鄄城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80万人口,每年外出务工这20万人。该县积极实施“农民工就业三通”工程,力促就业服务“提速”、“增效”。人力资源“一点通”。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普查,逐村逐户逐人登记造册,摸清每个人的就业状态、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愿望等基本情况,录入微机,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一、就业互助协会诞生的导因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狠抓就业再就业这一民生工程,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充分落实政策扶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各层级的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有效的就业服务和援助。“十五”期间,江阳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63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625个,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实施就业培训累计5.79万人(次)。尽管如此,江阳区作为泸州市的主城区,在解决自有23万非农业人口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之外,还承担了解决市属以上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周边县(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主城区就业的任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高压态势。这就促成了“互助协会”诞生的导因。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江北区就业管理服务处现有职工31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4人,党员15人。该处以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确立了“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创建思路,以青春和智慧让“青年文明号”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大放异彩,提升青年就业服务工作者的文明水平,弘扬了就业服务工作的文明新风尚。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宁波市“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办事窗口”示范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姜密  董飞 《中国就业》2014,(5):40-41
2014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就业局在党的十八大"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精神指引下,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各项工作强势开局。就业服务行动、创业指导帮扶、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平台和民生保障工程"五马齐驱",为构建统筹城乡、创业创新、技能提升、市场调节、和谐共建的"五位一体"的就业工作"保驾护航",推动全县公共就业服务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保障》2010,(8):20-21
江苏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推动、统筹规划、强化考核、以奖代补、队伍建设及就业援助等各项措施,为就业困难人员打通了一条零±区就业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2年,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2003年中央确定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后,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任务。2003年-2005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36万人,与2002年之前相比,每年多增加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460万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大龄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相似文献   

17.
种夏  赵芸 《中国就业》2009,(8):50-51
在过去,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办事处辖区是泉城的老工业基地,困难企业多,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达1100余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职业技能相对单一、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差?同时,该辖区新成长劳动力年均在千人以上,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困难重重。为真正实现“充分就业和谐社区”的目标,全福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思路,开通了就业服务热线“66721580”,建立起就业服务网站:www.qf580.gov.cn,启动了就业工作指导站,成立了就业促进委员会。这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在泉城济南的就业服务工作中打造出一套富有特色的“全福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世家 《中国就业》2007,(12):23-25
大冶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型城市,人口8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5万人,非农业人口29.8万人。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16.19亿元,财政收入达11.3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出现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就业技能单一。总体来看,我市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19.
李晶 《中国就业》2011,(1):61-61
2010年,黄山市就业局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各类就业困难人员为服务重点,长效开展各项就业帮扶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发挥社区区位优势,力促社区内失业人员就近就业,今年初,古塔区福德社区以辖区内各居民楼为单位,建立了“就业信息快递站”,着力做好对社区内就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失业人员开通一条就近就业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