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游客调查结果显示,曲江六大板块十四个景区旅游形象的表达与游客的感知并不一致、基于游客感知的曲江旅游景区创意提升策略是:注重景区整合与品牌提升;加强旅游创意体验及纪念物开发;加强人性化的空间管理;提升电子地图、解说与导引工作;重视游戏开发,提升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对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可以总结为依托景区环境、景区配套设施、游客构成、游客感知、游客行为活动;游客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主,消极情感占比较低,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最后,从实施合理的价格策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提出提升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等研究手段探寻城市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发挥城市旅游景区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的功能,以青秀山风景区为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构建出青秀山风景区形象感知要素体系,运用IPA分析法分析游客感知要素结构以及体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景区的主要感知是围绕知名度和区位,游客对景区的整体情感趋于积极正面态度;IPA(重要性及其表现性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游客感知要素大部分表现性较好,也存在少部分表现性低于平均水平,整体感知要素重要性差异较大,游客对景区的关注较为综合全面。针对评价结果从丰富消费产品供给、挖掘特色优势资源、加强景区管理服务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游玩环境,提升景区的游客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卫芳 《特区经济》2014,(5):194-196
目前影视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横店影视旅游若要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游客感知的满意度,通过分析知名网站游客横店之行的真实点评及游记,归纳横店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注重影视景区文化元素的挖掘、精心设计影视景区文化体验活动、升级智慧服务以向游客宣传影视旅游文化内涵、创办横店影视主题博物馆等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指以活态化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和静态化的少数民族村寨建筑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它肩负着边远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当地社区的有效参与则是实现其使命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对五指山市水满村社区居民的实地调研发现,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八成以上的居民持有正面感知,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在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上,总体来说比较积极,有六成以上的居民愿意参与当地的旅游发展和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但在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愿意参与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地的形象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缺少资金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是限制其不能深入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现阶段着重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旨在将鄂西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人文资源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以旅游促发展,以旅游带经济。"智慧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智慧景区"的建造是景区发展的必然。"智慧景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旅游,而智慧旅游主要由一个个智慧景区所串联。这些智慧景区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云服务为基础,以游客体验为基准,配套以现代化智能化管理,将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出智慧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冯四朵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2-87
河源市埔前镇高埔岗是河源旅游度假产品发展的聚集区,该地辖区内开发了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区、春沐源小镇、巴伐利亚庄园、七寨湖公园、大水井民宿区等休闲度假文旅项目,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度假旅游。随着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如何处理好当地居民、旅游相关企业、旅游景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厘清当地旅游社区治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角度出发,探索当地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并发现在旅游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旅游社区参与和社区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旅游凭借着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吸引力,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能够带给游客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乐趣,同时游客对民俗文化产品也具有较高的体验满意度期待,这就要求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观赏性,更要注重体验性。以关中民俗文化旅游系统性开发提升为研究视角,选取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为例,在梳理国内外体验式开发研究理论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旅游6要素,把游客体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筛选出能够代表游客对关中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地感知因子,构建体验感知评价模型,基于此进行问卷设计和实地发放,并统计整理出问卷调查结果,运用SPSS对关中民俗文化博物院各体验因子进行期望和满足度评价,逐项对比评价获取的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增加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燕  黄庭绿 《科技和产业》2022,22(8):178-183
景区的旅游形象会影响游客的到访率,景区形象越独特,到访的游客数量越多。以网络游记及网络点评为依据,运用扎根理论、认知-情感理论及内容分析法,对呀诺达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认知形象与呀诺达景区形象定位基本相符。主类目中,游客对旅游吸引物感知最强,对旅游服务设施感知最低;次目录项目感知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感知最强,人文资源感知最弱。情感形象以积极形象为主,游客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有票价高、体力消耗大及景观较为单调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良好的交通网络等优势,存在核心景区过度开发等劣势,面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张家界旅游产业开发无有效的整体规划、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等挑战.提出恢复景区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增加民俗风情,使游客获得更生动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区参与已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也随之成为旅游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白山景区门户城镇二道白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道白河镇居民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明确改善交通力度、合理调控物价、健全社区参与机制等是提高二道白河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积极感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贵州省AAAAA级景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调查,实证发现,在感知拥挤情况下,影响游客选择目的地的因素主要是年龄与职业身份。旅游年龄越高,参与拥挤目的地旅游的体验感越低,且可能引发的旅游风险相对越高,从而倾向于选择不拥挤旅游地。基于此,文章从实行预约及限流制度、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建设和开发景区游客实时人数的APP三方面提出缓解景区拥挤和提高游客体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宣平 《北方经济》2011,(22):16-17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探讨该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以婺源县14个乡村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 H 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和IPA分析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县乡村旅游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感知绩效值为5.01分,介于"较满意"和"满意"之间;婺源县乡村旅游消费支付方式感知绩效评分最高,为5.042分,环境安全监测的感知绩效评分最低,为4.821分;游客对婺源县乡村旅游设施和旅游管理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游客对婺源县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安全监测、管控秩序、环境卫生、产品价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薇 《特区经济》2012,(6):139-141
我国旅游景区的名山大川中,为数不少的是不同等级的地质公园,本文以广东丹霞山景区为例,研究游客对地质公园的感知和期许,引发对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提出营造旅游氛围,塑造红石公园的形象,提供有效景区服务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成为游客感知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12个旅游网站的游客评论和旅游游记为样本,选取广州红专厂为案例地,对文化创意产业型旅游地的游客感知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高频词的统计结果,从形象感知、旅游动机、消费偏好和情感体验四个方面构建了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感知的概念模型,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对红专厂创意文化园旅游的深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然旅游景区游客违章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健华  余建辉 《科技和产业》2010,10(2):54-56,77
基于TPB理论,对自然旅游景区游客违章行为发生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初步构建了自然旅游景区游客违章行为发生机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竞争的一大优势,也是增强旅游景区吸引力的有效方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旅游服务项目、交通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购物服务、人员服务、卫生服务、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调查游客对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服务质量的感知情况。结合游客对景区服务质量的感知探讨景区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景区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提高餐饮性价比、完善住宿设施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周边涉及半农半牧的12个藏族村庄,景区与周围村民的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社区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冲突不断凸显。所以,景区周边社区科学合理参与旅游开发已成为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以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社区为核心主体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与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旅游企业及社区居民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及其保障机制,以期更好更快地突破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20.
对西安城墙的游客点评进行了挖掘,借助文本分析工具Rost CM6获取高频特征词,使用SPSS软件对高频特征词的频数分布进行曲线拟合分析,采用扎根理论编码,自下而上探讨了旅游地感知形象评价体系。西安城墙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呈“长尾”分布,其评价体系是功能性和情感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游客服务、交通环境、旅游环境、资源开发、游客体验、景区管理、产品供给以及游客规模为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