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代表着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彰显该地区现代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城镇化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工业化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将越来越紧密。因此,把握实际、找准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结合点,使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实现新跨越,对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搜集2001年到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指标正向化方法、变异系数法等构建了城镇化综合系数、工业化综合系数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2000年到2011年我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和各省市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从2000年到2011年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二者的协调度系数都是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由严重失调向优质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程度相差无几,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低,四大经济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呈现出梯级结构;2000年到2011年各省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四大经济区域差异相呼应,并且协调度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关的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依托,城镇的存在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城镇化的发展对产业发展起到的是加速和系统聚成的作用,产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新蜀  贺坤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07-109
文章通过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新疆城镇化的滞后性发展导致新疆的工业化发展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工业园区进行要素的聚集,采取中心城镇突破的战略,在全面整合区域力量的基础上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是加快建设“中部壮腰”工程的重大举措.是恩施州在武陵山实验区建设中晋住次的新机遇.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恩施州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构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湖北,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是江西和安徽,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是湖南和山西,协调发展水平波动较大的是河南。  相似文献   

8.
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层次、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如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走集聚集约发展之路,抢抓全省沿江开发战略机遇,倾力打造沿江经济增长极,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载体打造、龙头项目推动集聚集约发展,通过强“极”带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和成本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长足进步。按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体看,尽管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大体一致,但大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结构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从主体看,由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都偏低,城市常住人口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江西境内的矿业遗产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要依托当地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旅游规划,以及做好目标市场定位,并进一步针对江西旅游地方特色和矿业遗产特点进行了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12.
住宅价格空间格局不论对于学界还是决策层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华东地区2005-2011年间区域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总体上,华东地区房价水平区域之间的分异程度较高,空间相对与绝对差异都不断增长;华东地区住宅价格的空间相关性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逐层衰减分布;同时,沿海地区的空间相关性往往高于内陆。住宅价格趋同现象较为显著的除了长三角地区之外,还有江西省、山东南部与安徽北部,但前者是高高聚集,后者是低低聚集;整个华东地区住宅价格的重心主要向长三角地区偏移。导致华东地区住宅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居民收入水平、住房的供需、货币投放量。但其中供需机制与传统供需理论呈现反向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耀彬  钟悦之 《特区经济》2007,(12):186-187
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对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经济驱动因素进行了揭示。研究表明:①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而其时间变动则体现出南北分异特征;②灰色关联揭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化的经济驱动具有多源性,其中人均第二产业产值、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第一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社会零售额、人均GDP,它们成为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变动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该省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还应注意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层次科学评估了当前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三化"发展水平状况,并采用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计算方法评估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雯  吴开 《特区经济》2008,(9):186-187
安徽沿江城市群的构建和发展属于"东向战略"体系,旨在利用沿江资源优势,融入长三角,带动沿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本文客观分析安徽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及现存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沿江城市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园 《特区经济》2011,(9):185-187
加入长三角区域,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是安徽省发展的良好机遇,不仅能够促进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安徽省金融的迅速壮大。在加速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安徽省应当合理制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经济战略步伐。于此同时,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拟定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金融战略。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的金融战略目标的定位,分析安徽省金融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长三角格局中,宁镇扬经济区处于落后地位,其原因是区域内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和产业聚集低水平。加速宁镇扬经济区发展,应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产业聚集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优势互补和错位竞争的前提下,实现区域经济的集约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服务业。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前期的主要拉动力量是工业化,而城市化中后期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但与陕西省城市化相关性更大的是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因此,提高城市化进程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其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亦愈加凸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禀赋良好,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诸多原因,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其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从而制约了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分布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