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长来 《经济经纬》2005,(6):140-14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股票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充分性、准确性、公正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与我国上市公司体制、法规制度建设、监管、审计执业水平等密切相关。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必须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审计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才能使信息披露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证券市场中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慧娟 《经济师》2006,(10):119-119,121
充分的信息披露不论对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还是对证券市场有效运作,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体制,其意义十分重大。面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应进行相应的防范,通过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重振会计界的盛誉。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内容和质量进行了规范。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在真实性、充分性、及时性和可比性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建议应该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银行内控机制,加强外部审计,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综合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蔡瑞桢 《当代经济》2009,(14):28-29
鉴于美国安然、世通事件,众多美国上市公司面临信任危机,自上而下要求加强会计监管、严厉打击会计造价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挽回投资者信心,布什总统于2002年7月30日签署颁布了《索克斯法案》,对美国会计监管体制以及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法案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财务会计处理的准确性等方面做出十分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要求建立独立称职的审计委员会,管理层要负责内控系统的完善和落实,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刑事责任,要求上市公司的CEO和CFO对公司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定期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提供保证,以在源头上防止财务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如今已初步建立了核准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及时、真实、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比较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监管的层次较为完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规范的信息披露 ,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屡禁不止的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近期工作重点是 :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和规则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贵华 《经济师》2004,(8):257-257,29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督功能弱化、审计执业不规范、法规政出多门、证券监管力度不足、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等。为此应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严格执法 ,加大处罚力度 ,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公共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公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自愿披露公司数量少、连续性差、内容不统一、价值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强化强制性信息披露,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从而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包括以证监会及证交所的行政管理为主的政府监管和以中介机构审计为主的社会监管,分别呈现出监管不严、处罚力度弱与业务能力低、诚信缺失严重的特点。这与政府干预过多、政策法规缺漏,会计事务所组织形式落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低有关,针对这些弊端,可通过拓展监管部门权力范围、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管理、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质等措施,尽快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君兰  王科 《当代经济》2017,(34):22-2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直是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披露方式和监管模式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评价体系不规范、披露方式单一、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就如何建立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披露差异化、提高监管力度、升级诚信管理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2007-2010年的四年中,中国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呈现出平稳的态势,上市公司派现与不派现的数量大致相当;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先升后降;盈利能力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首要决定因素;尽管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对控股股东有着比较重要和明显的制衡作用,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每股货币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没有正相关关系,成熟市场的所谓债务协定约束现金盈利的说法在中国并不存在。为此,应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改革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股利决策的稳定性,彻底取消红利税。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中,事务所级差、审计意见和财务困境所起作用较大,上市公司一般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差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3.
以不确定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为依据,选择真实性、相关性、充分性、可比性、及时性、易得性等六个一级指标,以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信息披露指数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不确定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确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确定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规范等问题,从构建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本身作为治理上市公司的一个机制,是政府代表社会公众与上市公司签订的一份公共合约,具有很强的外生性.公司治理本应作为上市公司内生的制度安排,但由于其是从西方移植的产物,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难有作为,而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的本原作用--公司治理功能,则有助于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以2008—2010年采掘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信息的报纸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报纸披露存在地方保护倾向、报道滞后等问题。另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当年有环境事故、公司规模、中央国有控股、已上市时间等对报纸披露公司环境信息有显著影响,也看到报纸存在被动披露"、大公司"倾向、弱化负面报道、央企保护等现象。研究表明,报纸并未有效披露公司环境信息,报纸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信息质量低下,对我国经济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较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政府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行为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可以找出会计信息造假的深层原因。要克服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必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效率,降低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并加大监管奖惩力度。  相似文献   

17.
在公众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监督作用;制定并完善企业承担会计责任的具体规章制度;分解落实会计责任,形成各部门共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机制;建立会计信息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经济时代,能否有效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以2005 -2009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发行A股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索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企业有效的智力资本驱动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计不合理,缺乏企业文化,应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中的会计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敏 《经济与管理》2006,20(10):76-79
现行中国金融会计制度现状已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应从把握基本点、注重协调性和建立新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创新中的会计制度建设,对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和会计要素等进行系统化的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level of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a lo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However, because of the macroscopic system, history, culture and their own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we should critically research these urgent problems. The paper will take an example of one company which was investiga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be listed and analysed. the author, and the common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mos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ll be listed and analy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