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偏差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现场监管在倡导风险监管理念的国际金融监管背景下凸显出独特的优越性。结合其在我国银行监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为使这一监管手段发挥最佳监管效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并调整现行监管职能,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和多元化监管。  相似文献   

2.
完善非现场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现场监管是银行监管的重要方式。早期非现场监管主要是作为现场监管的补充,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非现场监管已经成为和现场监管同等重要的监管方式,在许多国家,甚至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方式,引发了银行监管质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夏伟民 《现代金融》2001,(10):35-36
非现场监管是中央银行在银行监管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这一,它不仅能约束银行及其管理人员接受金融市场规则,遵守审慎监管政策和法规,而且能使中央银行及时了解银行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通过银行提供的各种报表资料获取必要的监管信息,防止银行承受过度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本试对美国银行的非现场监管工作作一些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现场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现场监管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探作过程中,非现场监管在制度建设、指标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憾。笔者针对非现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当前,银行结售汇制度的实施,使得银行收付汇、结售汇成为国内外汇资金流动的主渠道。但是在对银行收付汇、结售汇非现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了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为此,适应当前外汇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构筑适应新形势的银行收付汇、结售汇非现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规范商业银行监管报表体系加强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商业银行监管报表体系加强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王科进199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和《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指标报表填报说明》(以下简称《填报说明》),这是我国银行监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中...  相似文献   

7.
声誉视角下的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璐 《上海金融》2004,(11):34-37
本文回顾了声誉理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声誉机制对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审慎经营提供了一种激励,分析了银行声誉减轻银行违规动机的作用,提出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可以促进银行自律和自发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监管当局应结合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现实经营状况,充分借鉴CAMELS评级等较为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其他国家银行风险评级经验,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银行风险评级系统。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非现场监管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报告重点分析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目前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设想,即建立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统一、集中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和信息采集,自动核对、汇总和分析,实现信息的共享;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对非现场监管分析报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9.
非现场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四川银监局从2007年开始进行监管流程再造,将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职责适当分离,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侧重对制约非现场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非现场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银行监管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银行监管存在八大基本态势 ,即重行为监管 ,审慎监管不足 ;重运作监管 ,准入监管不足 ;重合规监管 ,风险监管不足 ;重现场监管 ,非现场监管不足 ;重外部监管 ,自律监管不足 ;重严查重处 ,促进发展不足 ;重监管模式变革 ,游戏规则修订不及时 ;重监管收益增长 ,监管成本核算不到位。基于此 ,作者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监管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