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过程中,需要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不能把社会的追求目标当成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来混用;需要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有区别.不能把未来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成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从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阐释了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概念并指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价值目标与价值标准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平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4.
陈丹 《改革与开放》2013,(12):188-189
树立全民族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适应了时代需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依托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凝练和提升,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共同理想信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咪咪 《魅力中国》2014,(20):250-25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相关论述.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堆度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形成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如何用民族的、大众的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出简洁明快、琅琅上1:/,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铭记的核心价值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重大。“民主、富强、公平、正义、文明、和谐”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更加自觉地成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文明人、一个现代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不能割裂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要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和谐教育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司晓娟 《新西部(上)》2014,(5):127-127,144
大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共同努力,互为补充,加以正确引导,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方面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学的关系。一是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根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儒学的传承与提升,最后提出了要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培养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于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欣 《改革与开放》2016,(20):107-1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理论的大众化。历史上《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众哲学》提供的三方互动理论大众化方法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带来了有效的启示。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构建内容、形式、主题"三位一体"的立体培育模式,从而形成强大合力,破除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概括价值要求与价值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由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与凝练性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论需进一步凝练,因此文章指出进一步凝练需淡化分层,融合重组,可表述为:人本、民主、自由、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15.
付洪涛 《黑河学刊》2014,(11):110-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高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明确"三个倡导",探索可行路径,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国梦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杨蔓 《改革与开放》2016,(2):115-116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中最根本的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为历史基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区别于他国的特色,是二者的传承与超越.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思想基础及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的凝练.  相似文献   

17.
陈慧 《魅力中国》2014,(18):184-184
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当前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教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中职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势在必行。作者作为中职德育教师,从课程改革、教师素质、教学方式、育人力量四个方面,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和熏陶,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以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所以这也就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应当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的前提保障,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深入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下中国政治建设及文化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丽中国"的内涵丰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以"美丽中国" 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着力加强"美丽中国"教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将"美丽中国"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美丽中国"理念,丰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