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华坚集团(下称“华坚”)正在把一部分“中国制造”变成“非洲制造”。 1996年东莞创业,2002年江西赣州建厂,2011年投资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塞”),华坚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正如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如今中国制造业逐渐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而华坚的发展路径或许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企业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2.
朱红霞 《商》2014,(2):302-302
通过研究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在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这些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纵向整合战略。中国汽车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还不能纳入世界汽车强国的行列,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发展期间的做法,走产业整合的道路。纵向整合可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减少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加强企业竞争优势,排挤竞争对手、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3.
鼓励产业间泾渭分明的分割与在产业内鼓励整合的工业政策同时存在。这些政策进一步使中国最好的企业孤立于世界一流的技术,进一步降低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自主订立规则的可能性,并最终逐渐加强了领先外国企业的专业程度。  相似文献   

4.
全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通过对国内重要玩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澄海地区玩具行业的解析——3C强制认证、出口玩具因质量问题大量退回、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出口退税调低、国内新劳动法规出台诸多因素将劳动密集型中国玩具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压再压,以致于很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的玩具制造产业将面临一个三年左右的严冬。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中国能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在什么行业,什么时候? 能否将一家老牌跨国公司的优势一它的技术、系统、品牌和经验,以及其现有子公司的分布,与新兴中国公司建立的成本创新优势结合起来?这种组合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应该是一种无敌的力量。谁先建立这样的优势,谁就最有可能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志东 《致富时代》2011,(4):101-101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产业经济学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该文剖析了造成现阶段“中国制造”困境和乱象的根本原因,从链条整合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制造”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对整个产业链条中上下游及周边资源的整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相似文献   

7.
优秀跨国公司已将竞争重心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转移到了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对人才、资本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层面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制造"功不可没。但总体而言,我们企业的成功主要集中在非主流领域,在主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为他人作嫁衣裳,向中国品牌的升级并非易事,转型的痛苦可能超乎想象.古云"穷则思变",而中国制造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虽有年初的用工荒和近期的加薪潮,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依然难以取代,仍是许多国内企业的现实首选.正因如此,那些寥若晨星的中国品牌的开拓者的勇气才更显得可钦可佩.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大多东盟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同构性,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构成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这都使得它们成为我国制造业向外转移的主要目标国家.本文将指出中国制造企业进入东盟市场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并对中国制造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财务风险进行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制造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制造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传统产品市场增量的减小,中国通信设备厂商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已经变得异常困难。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中国通信制造业国际化现状、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适合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的国际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国外的售价远远低于国内售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从分析"中国制造"外贱内贵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指出国内企业交易成本较高,国外品牌企业垄断,国内消费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出口退税政策以及货币因素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用工缺乏,汇率压力增加,通胀推高成本。中国在出口产业领域的飞速发展并不完全是中国的选择,而是具有高需求的全球经济选择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胡忻 《浙商》2013,(17):84-87
今飞式的精益到底是什么 今飞是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制造企业,去年营收接近50亿元。目前汽车轮毂制造在国内排名第三,摩托车轮毂制造国内排名第二,电动车轮毅制造国内排名第一,另外还涉足了中间合金、装备制造、新农机等产业。  相似文献   

14.
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最近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象突变,从牙膏之类的普通生活用品到众多的工业品,一夜之间在西方主流舆论中变成了"问题产品"。中国制造真的一夜之间出现质量问题了吗?进入WTO体系后,中国制造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是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一条有效路径,它曾经让我们引以为傲。但是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通胀速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成本优势快速降低。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寻求出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中国创造"。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成了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重新审视成本管理、加强产业链延伸、运用竞合理念搭建战略联盟,并强调从自主能力创新和强化品牌意识两方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大家谈了 很久的话题。平心而论,中国企业一直处于“走出去”的过程中,只是作为被世界认可的品牌,并能站得住脚、能有效地占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的中国国际化制造企业,还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7.
只有中国制造企业找寻到卓越制造的方向,和政府一起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实现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8.
苏国锋  郭东 《广告导报》2005,(12):43-44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正试图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中国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成长后,在总体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开始进入平稳发展的新时期。人们从买产品到买品质、买服务,到认品牌,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少数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凭借品牌优势牢牢占据产业制高点。2005年,品牌战略正式成为国家意志,与此同时,品牌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家制定战略的出发点。本土企业为何绝大多数还没有品牌?为什么本土品牌创建这么艰难?本土品牌到底应如何制造?  相似文献   

19.
寒冬中的中国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攻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该文就现在的中国企业为背景简述企业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袁瑛 《商务周刊》2008,(23):149-149
伴随着"中国制造"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局,眼镜这个甚少受人关注的行业也进入了快速整合和业态调整期。就在大多数集中于温州、厦门、深圳等地的眼镜生产商还埋头为国际眼镜品牌提供OEM生产之时,全球眼镜行业的领军企业,来自意大利的Luxottica过去三年间连续收购了中国多家知名眼镜品牌,包括雪亮、明廊以及上海现代光学,加速了在中国的并购整合脚步。"中国自己的眼镜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