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内幕交易行为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违反证券发行交易应遵循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法律明确上禁止这种行为。我国的《证券法》、《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对此也做了规定,即禁止内幕交易,对内幕交易行为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 认定内幕交易行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标准。 1.主体标准。内幕交易行为的实施主体具有特殊性。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其只能是以下两种人员:内幕信息的知情  相似文献   

2.
内幕交易罪,是指评判或者通晓股票、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股票、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或者单位,在涉及股票、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支股票、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股票、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最早出现的证券犯罪之一,也是最多发的证券犯罪之一,成功规制内幕交易的前提是明确内幕信息,即解决内幕信息的界定问题,这是认定某交易行为能否构成内幕交易罪的关键所在,对司法实践中认定证券内幕交易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谷秀娟 《资本市场》2002,(10):36-38
<正> 内幕交易(inside trading),又称为内部人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卖出该证券,建议他人买入、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的行为。关于是否要立法禁止内幕交易,其实在学术上是曾有过争议的。赞成以立法禁止的观点主要是认为内幕交易使得拥有内幕信息的人先于他人获得不正当的权利和收益,从而损害了一般投资人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应当立法予以禁止。而反对以立法形式来禁止内幕交易的主要观点是,内幕交易是对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人员的一种奖励,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员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内幕交易所带  相似文献   

4.
齐晋 《经济师》2009,(12):73-74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内幕交易自身的隐蔽性、股权的高度集中、执法不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导致证券交易的活动中内幕交易行为时有出现。该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正当利益,而且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只有通过采取内幕交易主体扩大化、内幕交易信息的量化以及相关法律体系完善,尤其强化民事赔偿制度等综合措施,才能更有效地禁止内幕交易的发生,从而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活动一直比较猖獗,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发生在我国的内幕交易类型主要有分红型内幕交易、并购型内幕交易及重大经营事件型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泛滥的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执法不严以及证券交易实名制的形同虚设。文章认为应该制定专门的反内幕交易法规、实施辩方举证制度,改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重大事件审批制度、严格推行证券账户实名制,采用集体诉讼制度等措施,以有效地遏制内幕交易的泛滥。  相似文献   

6.
由于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内幕交易隐蔽性强、获利丰厚,导致内幕交易在资本市场屡禁不止。产生内幕交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讨论内幕交易发生的原因对于有效监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证券内幕交易极大损害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投资公众的平等知情权和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良性发展.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行为人的职业道德低下、隐蔽性强等诸多因素,内幕交易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内幕交易的成因,并寻求防治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已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而资本市场的违规行为并没有因股权分置改革而有所遏制,特别是有一些新的内幕交易行为愈演愈烈。我国存在内幕交易监管机制不健全、监控系统不完善、内幕人员范围规制狭窄等问题。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经过长期实践,建立了完备的内幕交易监管组织,对内幕交易行为实行全面监管;建立了动态的数据存储系统,保持对内幕及相关人员的实时监控;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及监管运作机制,监管运作效率较高;有健全的内幕交易监管法律法规,确保了证券市场的公正和公平。我国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强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内幕交易的识别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的难题,学术界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却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本文选取了从2000—2015年被我国证监会或司法机关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内幕交易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累积超额收益率、股价波动持久性、超额换手率、股价信息含量以及股权制衡度是有效识别内幕交易的重要指标,总体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6.18%,该模型的识别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交易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投资者权益,从而成为各国证券监管的重点。从内幕交易监管的国际比较看,我国证券监管在内幕交易主体、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的界定以予内幕交易监管规制效能等方面,与西方监管体系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成熟市场国警皂苎交易监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法律法规体系,防范内幕交易行为,打击内幕操纵,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证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内幕交易也相伴而生,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各地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的证券市场也不例外,从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内幕交易也已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综观我国几次较大的市场波动,几乎都伴随着内幕信息的传播,这种现象使得中国股市常常被称为“消息市”,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投资积极性,阻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稳定证券市场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刑法》明确规定了证券内幕交易罪,以立法的形式禁止…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内幕交易现象也比较严重。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等拥有内幕信息人员的内幕交易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伤害了投资者信心,因此从保护投资者角度出发,对内幕交易进行相应的管制是必要的。针对我国内幕交易的状况和法律制度,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进行管制的原因和依据,并从法律规则角度分析了管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素心 《当代经济》2008,(5):122-124
伴随着中国股市新一轮的大牛行情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内幕交易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我国限制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和执法力度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旧难以满足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防止新形式的内幕交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并影响市场效率,应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执法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入手,杜绝内幕交易孽生的土壤,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内幕交易是一种基于信息优势的不道德行为,它不仅破坏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对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侵害,还可能歪曲市场价格对实际价值的反映,破坏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自从1934年美国首先立法禁止内幕交易以来,  相似文献   

15.
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证券欺诈行为,严重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纯洁证券交易行为,保证证券市场健康、成熟的发展,必须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大股东使用内幕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仅关注了投资者保护对关联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遏制作用,并没有关注投资者保护对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治理效应。事实上,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改善信息环境,减少内幕交易行为,这将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这一结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证券市场实施内幕交易监管后,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可能会发生改变,市场利益的分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文章在一个实施内幕交易监管的框架下,对内部人的利益分配进行了研究,发现内部人的利益不仅与内幕交易监管力度和执行能力有关,还与市场流动性、交易者类型、信息准确度和市场波动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监管有效性幻觉和内部人分层现象的存在,内部人利益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出现反常变动。  相似文献   

20.
证券内幕交易与投资"套牢"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韧  曾国平 《当代财经》2003,(10):58-60
在证券市场上,契约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带来内幕人的内幕交易行为;而证券内幕交易行为一旦发生,投资者往往会处于被“套牢”的地位。通过分析投资者被“套牢”的原因后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显性和隐性契约的完善、产权的明晰以及内幕人的有效规制这三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