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人事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仑区在开展残疾人事业过程中,通过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残疾人工作体系、推进扶贫解困工作、实施残疾人素质教育工程、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营造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环境等途径,营造了残疾人事业全社会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为视角,分析当前残疾人的就业结构,通过三个部分:残疾人就业及扶持政策现状分析;创新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思路;多渠道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从而构建:巩固和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推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3.
个体就业对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是影响残疾人个体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政策却存在扶持范围过窄、准入条件太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4.
叶霆  徐静 《时代经贸》2012,(14):244-24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权利的日益重视,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对自身权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现有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亟待完善。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作为拥有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政府必须予以正视的问题之一。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德国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对我国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的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国际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分为三种:法规管制型政策、平衡型政策和替代型政策。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从集中就业转变到目前的以按比例就业为主,以多种就业方式为辅,实现了从分割到融合的过渡,但残疾人就业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平衡型政策不够完善,职业康复和培训、支持性就业较为薄弱。建设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应从全局和整体考虑,关注残疾人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维持其就业动力,重点加强平衡型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圈。统筹武汉城市圈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于统筹圈内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圈内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乡残疾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促进武汉城市圈残疾人事业发展,武汉市要继续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要开展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累经验;要构建统一的、共享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圈内残疾人就业;要构建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城乡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要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圈内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部署。山西省是我国重点贫困区域之一,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扶贫脱贫任务非常艰巨。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深刻剖析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倩  王华丽 《经济师》2014,(7):15-17,21
通过调查文章了解到就业愿望、身体因素、教育程度、技能培训以及获得就业的渠道等是影响南疆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南疆残疾人就业,应采取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保障残疾人获得平等待遇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和共享成果的重要方式,残疾人就业问题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戍绩,但还存在着就业覆盖面低,就业层次低和专职就业服务机构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漏洞、市场的缺陷和第三部门的缺位.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对策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残疾人作为社会中人数较大的一个群体,自然也有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就业是残疾人获取生活资源、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的保障。长期以来,上海市政府积极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的机会,每年为大量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对上海市残疾人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上海市残疾人就业促进的思路还是重保障,而忽视了残疾人个体的发展,这将影响到残疾人就业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特别是影响到残疾人群体的社会融入。从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的数据来看,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以及其他就业方式中就业的残疾人数量增长乏力,也凸显目前的就业促进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需要转变思路,以促进残疾人发展以及社会融入的视角来促进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11.
周家倍 《经济师》2014,(7):263-263,268
国家政策是推动福利企业发展和残疾人就业的重要因素。文章提出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残疾人安置奖励制度、出台引导福利企业转型的政策、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监管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福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鲍震宇 《经济论坛》2010,(2):115-118
由于身体障碍,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对残疾人提供就业保障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要内容。而公平、正义、共享正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核心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残疾人就业保障事业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发展残疾人就业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对于促进残疾人的自立、自信,增强其社会认同感,增强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能力,减少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效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如何帮助残疾人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这个话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1)分析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2)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形势SWOT分析;(3)从个人角度、学校角度和国家角度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财经科学》2021,(11):106-117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1)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于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多的关注。由于残疾人因病致残、因残致贫现象的存在,残疾人自身要求参与社会生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改革开放后,残疾人教育工作逐步展开,残疾人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求职者当中。文章从社会、政府、学校、个人四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中的就业歧视、政策规定不完善、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观念落后等问题,提出共建公平就业环境、普及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投资、重视心理辅导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7)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大数据技术其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将其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中,可能带来扶贫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文章首先阐释了区块链技术的内涵,进而通过构建循环流程图来分别分析传统"精准扶贫"模式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精准扶贫"模式的作用途径,剖析传统"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及区块链技术解决精准扶贫所遇瓶颈问题的优势,最后对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发展区块链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残疾人两大就业方式面临巨大挑战:详细地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指出非正规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徽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总量和城镇就业岗位有所增加;下岗失业人员逐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全省组织起来就业工作初显成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有所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升;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9.
帮助残疾人找到"饭碗",为残疾人创业免费提供店铺,让残疾人享受到"五星级待遇",生活得更有尊严……近年来,北塘区残疾人事业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助残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做好就业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安置就业,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8)
残疾人是人类历史中与生俱来的一个群体,也是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残疾人可以通过就业参与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且通过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因此,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同的最好途径,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根据近五年内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现状来看,虽然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相关法律、政策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