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关于后温州模式讨论的兴起,温州企业家族制特征一再遭到批判,家族制是不是一种极其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温州是否已经到了必须改造家族制企业不可的地步了?家族制的舍与弃是一个摆在温州众多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本文提出,判断企业组织的优劣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关于后温州模式讨论的兴起,温州企业家族制特征一再遭到批判,家族制是不是一种极其落后的企业组织形式?温州是否已经到了必须改造家族制企业不可的地步了?家族制的舍与弃是一个摆在温州众多民营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本文提出,判断企业组织的优劣标准不是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而是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张苗荧 《浙江经济》2004,(10):60-61
自严复翻译《社会通诠》将“宗法”与“封建”两概念合用开始,我国家族就一直被视为封建、落后的代名词。当代中国传统规则的失范与新规则的残缺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在温州这种危机的表现更为显著。这种状况下,温州民营企业主很难聘用到既有能力又忠诚的管理人才。目前社会信用状况迫使大多数温州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制的组织形式,并加大了温州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形态,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是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涌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生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家族制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与中国家族制企业之间,国内的家族制企业之间,各有不同。方太的模式只是现代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一种,对于其他家族制企业未必是最有效和最可行的选择。我们之所以刊登方太董事长茅理翔的文章,就是希望通过剖析方太的实践,给其它的家族制企业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温州民营企业的家族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至今,一些较具竞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已脱颖而出,但从另一方面看,温州大部分民营企业依然处于家族制模式中,产权结构单一,家族成员把持中高层管理岗位,管理制度模糊,企业发展后劲乏力。  相似文献   

6.
王晓萍 《辽宁经济》2001,(12):13-14
一、家族制企业产权的特征  关于家族制企业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其名著《看得见的手》中对家族制企业下的定义是:“企业创始者及其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份。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从钱德勒的定义看,这种家族企业并不是指由家族成员掌握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而是一种大部分和基本掌握上述两种权利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个定义未将家族企业的全部外延包括进来。中国学者潘必胜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  相似文献   

7.
家族制在中国的存在已经有历史。这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一个权力中心。在商业社会里.家族制的作用一直在延续着生长着变化着。在中国企业拥有了一个20年发展的经历之后.再来看家族制.也应该是对家族制说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化解发展难题的多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和 《浙江经济》2004,(14):16-18
对于很多家族制企业而言。“长不大”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多时的难解之谜。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家族制企业的全面改制。既缺乏条件也无必要。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背景的家族制企业。各有适合自己情况的企业制度实现形式。没有普遍适用的标准模式。因此要因厂而宜,多元选择。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百年来,家族制一直是海外华人企业的主要管理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港澳台及分布在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企业及其经济成就特别令世人刮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也涌起了家族经营的浪潮。然而,目前家族制在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实践中却又面临诸多困厄。本文试对海外华人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作一评述,并就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制的改革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温州的正泰集团、天正公司、新华公司等在90年代中期以前就开始突破企业家族制。此后,突破家族制、聘用职业经理的各种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2000年,广东顺德万和集团聘请职业经理人李洪峰(原大学教授);担任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陆强华与老板黄宏生翻脸,率营销队伍近百人哗变;2001年,众多网络公司的职业经理纷纷离职;今年5月26日,高举“为百姓造车”理念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大胆引进职业经理人徐刚和柏杨,备受世人关注。全世界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家族经营模式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华人…  相似文献   

11.
郑文哲  夏凤 《乡镇经济》2006,(2):35-37,44
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学家克林-盖尔西克等提出的家族制企业“三维发展模式”理论,分析了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必然性,以管理人员的专家化、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和管理方式的科学化作为分析管理专业化的标准,构建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的三环模式,对管理专业化的多样性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冯艳 《浙江经济》2003,(14):25-27
浙江民营企业近年发展迅猛,在国内可谓一枝独秀。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原先的家族制管理方式日益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部分家族制民营企业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开始尝试职业经理管理模式,但由于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设置的不科学,或不符合本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本文比较分析了美英式和日德式这两种主流的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为浙江家族制企业提供借鉴的理论依据。并针对浙江家族制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提高经理人激励约束效率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族制企业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家族制企业与中国家族制企业在管理模式和企业绩效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差距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家族制企业不具备现代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国的家族制企业文化的建立必须与中国优秀文化接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中国建立优秀的家族制企业文化,可以选择三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王璜 《中国经贸》2009,(10):25-26
家族企业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关于家族制企业的优缺点,人们众说纷纭。本文即通过对家族制企业的概念、表现形态入手,通过分析欧、美、日家族制企业的经营、特点、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家族制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学者在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思辨中提出,我国家族制企业制度发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必须来一次重大的革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拯救它。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观点其实是脱离实际的,实属象牙塔式研究,因为,无论从政策层面、文化层面,还是市场环境分析,当前我国家族制企业都显露出顽强生命力,我国家族制企业不是要来一次企业制度革命,而是要制度化运作家族制企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家族式民营企业尤为引人关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民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近80%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普遍存在“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的现象。据此一些观点认为家族式企业是不能长寿的,因此为企业前途考虑,需要推翻家族制。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民营家族企业的响应。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们对企业制度关注的焦点是:家族制好还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好?对这个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8.
合作竞争型中间性经济组织:温州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向有三:企业集团、产业集群与虚拟经营,这些也构成了新温州经济的特色。在温州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温州企业组织形式有向合作竞争型中间组织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家族制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戴园晨  吴诗芬 《南方经济》2001,146(11):29-33
本文针对“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普遍是家族制企业”,民营企业要不要“走出家族制”,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使用,民营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个体、私营企业基本都是家族制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家族制企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家族制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不能简单的一句否定或过早冲击.但家族制企业又具有很多的弱点与不足,如决策问题、融资问题、职业经理人员引入问题、家族成员管理问题、内部产权问题和接班人问题等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应冲出家族制,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