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所谓园林,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形条件为依托,以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为理论基础,以花草树木的种植、园路的布置和建筑等为途径,从而营造一个供游人和居民憩息的自然环境。在现代飞速发展的园林学科的影响下,传统的园林,例如花园、公园、动物园、庭园等等纳入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众所周知,园林的绿化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城市居民有着巨大贡献。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中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对园林进行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所谓园林,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形条件为依托,以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为理论基础,以花草树木的种植、园路的布置和建筑等为途径,从而营造一个供游人和居民憩息的自然环境.在现代飞速发展的园林学科的影响下,传统的园林,例如花园、公园、动物园、庭园等等纳入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众所周知,园林的绿化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城市居民有着巨大贡献.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中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如何对园林进行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3.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将现代园林看作一个大型的雕塑艺术,运用雕塑艺术的设计理念,从理念、空间、功能、细部融入现代园林景观之中。在对现代园林造景材料的"雕"与"塑"过程中,使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融合,实现艺术设计理念的完美表达。雕塑艺术服从于现代园林的整体规划设计,现代园林环境为雕塑艺术营造艺术氛围,两者共同构成一件完美的景观艺术品。雕塑艺术与现代园林的相互渗透和包容,改变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原始形态面貌,是一种新的艺术整体,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新的艺术设计时代。  相似文献   

5.
以古徽州传统私家园林为例,结合园记文献,归纳探析传统乡村园林的植景营造意匠。首先,结合古徽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选取15座较为代表性的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以园记为主,对园林中主要植物种类进行考证;其次,对植物种植方式和植景类型展开论述,包括“桑竹成林,桃梅隐境”的林景意向,“方草连天,心目具豁”的田景意向,“翠粲布写,余鱼同嬉”的沼景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乡村园林由画境、声境和心境构成的植景意境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园林铺装工程主要是园路铺装,园林铺装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本文主要介绍了施工重点和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丹霞赤壁、石林奇峰、佛教石窟,在哪里能够同时领略如此丰富而又秀美的景致呢?当然是在炳灵寺。在这里.石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而藏在石林间的石窟则是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  相似文献   

8.
品味大师园     
"我们非常荣幸,应世园会组委会的邀请,设计一个大师园。这是一件令人兴奋也倍感压力的事情。"北京林业学院园林系主任王向荣教授说。一座古都,举办一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如伺不被古老而又厚重的文化羁绊,而是展现出一种时尚甚至前卫的因子呢?西安世园会引入的大师园,或许是求解的一种。据世园会规划设计处的新闻发言人张海源介绍:西安世园会9座大师园的设计者来自不同的国家,除中国之外的8个外国景观设计大师,均由王向荣教授代为发出邀请。王向荣则代表中国设计第9座。世园会闭幕后,大师园将成为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永久性景点。9座花园,选择9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选择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北魏西林(西游)园营造于洛阳宫城之内,改变了以 往皇家园林在宫外设置的传统,具有转折意义。但城市的兴废 使园林名称与沿革存在争议,位置的改变又使其景观营造与服 务功能较以往有所变化,故在此探究。园林名称上,该园属 “名异实同”的情况,西林园是正称,西游园是别称或临时称 谓。园林沿革上,该园建于北魏迁都洛阳时,在前代台殿、池 沼遗迹上营造而成。景观营造上,该园利用台观打破宫城空间 限制,并与宫殿、池沼组合形成优美景观,还开创性的融儒、 道、释三家观念于同一园林中。服务功能上,该园营造的目的 是游憩,但帝后在园中的施政行为又赋予其一定的政治功能, 巧妙的理水方式还使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孙池 《商周刊》2011,(23):10-10
台湾大块文化的郝明义先生在他写的一本书中提到:“一把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算得上是一个可以阅读的空间”,可惜他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把满意的皮椅。于是,这也成了我持续创造更美好的悦读空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约园是常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探讨清代中期常州 典型文人园林的重要实例。以园主赵起所著《约园词稿》及 赵景崇绘《约园图》为蓝本,挖掘清代赵氏约园“二十四 景”历史源流,采用实地勘察与图文互证的方法,推导约 园“二十四景”空间关系拓扑图,进而循证绘制出赵氏约 园平面猜想图。总结归纳出赵氏约园“岛山绕水、南山涌 翠”“建筑布陈、园中观园”“池石立峰、山水观游”的整 体布局特征。深入考析了“东郊塔影”“城角风帆”“隔院 钟声”“柳岸闻莺”“小亭玩月”等景象的观赏时机、位置 及理景逻辑,以期逼近赵氏约园蔚然可观的园林盛况。从小 园林到大社会,约园“二十四景”的复原考证研究是对清代 中期园林文化意象的窥视,可为后续地域性文人山水园的保 护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南京随园是清中叶文坛大家袁枚所造私园,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乱。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比分析,特别是根据相关的园文、园图,完成随园盛期时平面图的考据和复原,尽可能完整的重现这座历史名园。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布局构成、造园艺术等进行简析:其相地选址尽得清凉山与干河沿自然之利,依山傍水,景色优美且兼具谢公墩旧址文化底蕴;园林营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布局精巧,与周边金陵胜景融为一体。随园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虽为私家园林,却具有部分公共园林的性质,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韦峰  徐维波 《技术经济》2019,35(12):123
晚明是中国造园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期,也是园林营造观念与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转折期。晚明阴化阳在郑州东湖“凤台荷香”景区内营建私家园林石淙庄,是当时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名园。运用文献资料、历史还原、时空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石淙庄的选址特色、营造目的、营造特色及园林活动。得出结论:石淙庄是阴化阳出于吏隐和雅集需求的自主营建活动,有着明确的景观原型和心境合一的造园思想,功能布局和景致营造体现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的典型特征。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晚明中原地区文人园营造及转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奥地利BAMAG银行投资,四川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设计并承担部分施工的维也纳中国古典园林《蜀芳园》,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88年10月15日竣工。园林座落在维也纳风景如画的多瑙河公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整个工程将东方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与西方现代化装修水准溶为一体,是一座造型新颖、风格别致的园中之园。金碧辉煌的大门厅矗立在繁花似锦的多瑙河公园东大门,门前有两株古树,数盏华灯。园中一步一景,令人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园路在我国私家园林中的应用手法以及在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剖析了我国园林中园路的三大特点:迂回曲折、讲究自然情趣、讲究路面装饰,为今后我国园林中园路的建设提供了科学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位于甘肃最西端的敦煌石窟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位于甘肃最东端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被国内外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相似文献   

18.
王高岩 《新经济》2013,(28):46-48
金色铜牛:华尔街的标志,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来到华尔街,在西入口不远处,我一眼就看到了华尔街的标志——铜牛。这是座制作非常精美的雕塑,体型硕大的公牛低头弯腰,前腿蹬,后腿弓,肌肉紧绷,尾巴上翘,展现出一副无畏险阻,奋力向前的神态。这座铜牛雕塑,出自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狄摩迪卡之手,栩栩如生的雕塑,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有"无园不石"之说,且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之谚,可见假山与中国传统园林的亲密关系及假山施工的重要性.文章针对中国园林假山施工的特点、基础构造、整体布局、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等,进行技术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辛炎 《经济论坛》2000,(3):43-44
假山、水池、凉亭 ;绚丽的花坛、如茵的草坪、成行的树木、精巧的汉白玉雕塑 ;一座座现代化装备的教学楼、实验楼、封闭式的排球场、蓝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体操场……这座幽静别致的花园式学校 ,每年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未来的栋梁之材 ,这就是邯郸市的重点中学———邯郸四中 ,也正是在这里 ,一个人揭开了四中教育史上辉煌的篇章 ,他就是该校校长赵瀛振。1985年1月8日 ,赵瀛振来到邯郸市第四中学任校长 ,那是放寒假的最后一天 ,他抓紧时间和全体老师见了面 ,然后用一个寒假的时间走访了每个老师。前后不到一个月 ,他便了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