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商情》2010,(1):16-17
两院发布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增加“组织、领导传销罪” 2009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入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其中,“两高”罪名补充规定《刑法修正案(七)》第4条在刑法第224条后增加1条,作为第224条之一,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行为入罪。  相似文献   

2.
《全国商情》2010,(2):16-17
两院发布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增加“组织、领导传销罪” 2009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入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其中,“两高”罪名补充规定《刑法修正案(七)》第4条在刑法第224条后增加1条,作为第224条之一,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行为入罪。  相似文献   

3.
传销作为一种邪教经济,不仅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也给社会的稳定注入了不稳定因素。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说明我国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的决心,但该罪在规定具体的犯罪行为类型方面还不够全面,应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传销定罪模式将非法经营罪作为传销的基础犯罪,这不符合传销行为多样性、客体多重性和目的多样性的特点.传销犯罪在我国刑法典中应当独立成罪,这有利于实现传销罪名与罪质的统一、扩大传销犯罪的惩治范围、实现与<禁止传销条例>的协调和避免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5.
《全国商情》2010,(7):10-10
2008年,在全国人大就刑法中增设“组织、领导传销罪”征求意见时,笔者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传销罪必须以开放多层次为前提》。文章中说:“在没有放开多层次直销的时候增设‘传销罪’,无论是对企业、直销从业人员、执法监管部门都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6.
曝光台     
《全国商情》2009,(12):86-86
1 近日接到读者电话,称广东省中山市开展打击“世界通”的传销行动中.彻底捣毁了在中山的“世界通”传销组织.抓获了传销人员9人。在中山市石岐城区打传行动中.捣毁了“众力源“传销组织.共抓获了72名传销人员。  相似文献   

7.
胥大鹏 《大众商务》2010,(10):205-205
由于产生根源等各方面影响,非法传销活动中发生的非法拘禁案件具有区别于普通非法拘禁案件的独特特征;本文着重从法学方面分析此类犯罪的法律特征,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实务活动,试图完善法律规定,通过法律途径更好的防治传销式非法拘禁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产生根源等各方面影响,非法传销活动中发生的非法拘禁案件具有区别于普通非法拘禁案件的独特特征;本文着重从法学方面分析此类犯罪的法律特征,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实务活动,试图完善法律规定,通过法律途径更好的防治传销式非法拘禁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参与传销大学生的解救与转化工作,是高校传销治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依据大学生参与传销者与传销组织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传销误入和传销误陷。传销误入指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而进入传销组织,传销误陷者则经过"洗脑"而深陷传销歪理之中,传销误陷者包含在传销误入者之中。无论是对大学生误入传销者的解救,还是对传销误陷者的转化,都需要依据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全国商情》2010,(6):92-93
Q1:日前,关于组织领导传销罪的量化标准出台,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86种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其中新增6种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包括明确规定为恐怖活动提供经费、物资等行为将被立案追诉等;此外,调整修改42种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其中一项是针对组织领导传销罪的判定和量化说明。您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些非法传销组织也暗地里活跃起来,他们采用变相的传销方式到高校以招聘员工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欺骗,给社会及大学生个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涉足传销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欠缺、防范意识不够及就业压力大是其主因,为此,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传销的防范意识及避免大学生涉足传销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大学毕业生的安全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刑法及其随后刑法修正案、司法解释关于走私犯罪的立法违反了刑法谦抑性原则,导致犯罪圈不断扩大。以犯罪对象作为走私犯罪定罪标准也不符合类型化刑事立法原则,逃避海关监管的走私行为才应是类型化的标准。在个罪罪刑配置上也存在诸如刑法规定指向不明导致罚无适当罪、走私行为入刑化明显严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刑法修正案六,对原刑法第312条作了修正,两高旋即出台了《执行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正式确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罪名。本罪作为赃物犯罪的基本罪名,在司法司法中应用较多,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该罪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法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儿童乞讨的犯罪行为是刑法修正案(六)增加的新罪,其罪名宜确定为强迫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该罪侵犯的是残疾人、儿童的人身权利,社会公共秩序只是该罪的随机客体。该罪的犯罪对象没有人数上的要求,组织一人乞讨亦可构成本罪。该罪的既遂应以乞讨者实施了乞讨行为为既遂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销组织向高校的渗透,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学生失联陷入传销组织如何确认,如何处理,将是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传销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大学生的危害很大。大学生传销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就业形势严峻等。加强大学生传销问题的防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校园的稳定,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有效防治大学生传销问题,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盐城水污染一案,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而适用投放危险物质罪实属无奈之举,案件的判决折射出我国水污染犯罪刑法适用的诸多困境,而修改和完善刑法关于水污染的犯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万克夫 《企业家天地》2007,(12):174-175
本文依据中立法的规定,从几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刑法增设违反局外中立命令罪的必要性。本文探讨了违反局外中立命令罪的犯罪构成以及与私战罪、走私罪的界限。在违反局外中立命令罪的性质上,认为它是"具有国际法意义的犯罪",以区别于国际犯罪和普通的国内犯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传销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又一社会热点。本文客观地解释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传销及其实质;分析了传销方式本身所具有的强大优势;也指出了现在我国传销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及了中国消费者所面临的一种新的行销方式。首先在区分传销与直销的同时明确界定了传销的内涵,在回顾中国传销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传销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