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庄浪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 庄浪县水资源严重匮乏,水资源总量为9 039.3万m3,人均水资源量201m3,为平凉市人均水资源的1/3,低于甘肃省人均水资源(1 100m3)的1/5,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 200m3)的1/10.庄浪县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降水季节性影响较大,来水年内不均匀,非汛期水量很小,汛期水量集中,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3%,其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庄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14,(6):16-19
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上,一方缺水,一方多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河川径流80%以上;而在黄淮海流域的广大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十四分之一。能否让宝贵的水资源实现地区、空间上的腾挪,使南方充盈之水滋润北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层挥之不去的战略构想。南水北调,这一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经过50年勘测、论证,于2002年12月27日付诸实施。按照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将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水网。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建设及桥梁建设能够破坏地下含水层,进而影响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黄土丘陵区公路建设对流域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退水分析法对纸坊沟流域高速公路建设前后(2002~2014年)地下水补给量分别进行估算,定量探究黄土区高速公路扰动作用对小流域地下水补给特征及各项水文因子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2002~2014年降水量、径流量、基流量、补给量和补给比例均值分别为491.78mm、3.18m~3·s~(-1)、0.28m~3·s~(-1)、1.96mm和0.42%。高速公路建设后的径流量、基流量、补给量和补给比例相对于建设前减小5.64、1.87、4.07和4.06倍,但降水量和各降雨类型的降雨量未发生较大突变,高速公路建设扰动成为影响流域地下水补给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会对径流和基流产生影响。但地下水补给系统会在公路建设完成及运行阶段逐渐自我修复,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但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地下水补给量远小于破坏前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武强 《发展》2004,(8):31-33
贫乏而递减的自产水 甘肃深居内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加之地表多被透水性强的黄土厚层覆盖和干燥气候所致的蒸发强烈等诸多原因,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很少,所以,甘肃自产水资源十分贫乏.据2003年10月甘肃省水利厅发布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81mm,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95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00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378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量也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 m3的警戒线.因此,甘肃的水资源是非常贫乏的和紧缺的,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而且,更为值得我们警觉的是水资源量递减的动态变化: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由1980年前的307亿m3减少至现在的294亿m3,总量减少了13亿m3,动态递减量很大,由此又客观上加剧了缺水矛盾.  相似文献   

5.
任瑾 《开发研究》1993,(2):45-46
<正> 一、对干旱规律新的认识 1.对旱涝3年和8至10年主要周期形成机理的认识。旱涝3年周期现象是甘肃干旱演变重要的统计规律之一,已受到广泛的注意。已往的研究认为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存在准3年周期振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北半球500百帕大气环流大致具有准3年振动周期,这可能是我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3年周期现象及3年周期是否处  相似文献   

6.
马捷  锁利铭 《特区经济》2008,(6):200-202
文章以区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为基础,对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探讨。文章以成都市水资源现状评价为基础,对成都市水资源量进行估算,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水资源约束下成都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全球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力发电来说,山区流域准确的短期和中期融雪径流预报显得非常重要。山区流域遥远偏僻,气候寒冷,难以接近,积雪的现场监测资料与气象站稀缺。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来约束数值模型,因而径流预报的准确率较低。介绍了一种基于地球观测卫星数据的径流预报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8.
邢力 《魅力中国》2010,(29):91-91
成都武侯横街是成都最著名的藏民聚居区,它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极具代表性。本文以成都武侯横街这个藏族聚居区为例,分析了武侯横街藏族人们服饰的现状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并对其遵循的文化规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刚平  崔国新 《发展》2006,(11):140-141
通过对秦州区水资源量的分析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的计算,评价秦州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水资源余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秦州区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深圳又是我国缺水情况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境内没有大的水源,80%的饮用水都靠东深供水工程、东部水源工程两大"供水动脉"从东江流域引水,目前,深圳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年人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深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抓好节约用水工作成为解决深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8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1年降水、云状、云量的资料,采用CWR-PEP方法对西藏地区各县人工增雨潜力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1年西藏地区云水资源非常丰富,人工增雨云水资源总量CRPE为3254.56千万吨,人工增雨云水资源量平均值CRPE为104.99千万吨,人工增雨潜力总值PEP为1165.82千万吨,人工增雨潜力平均值PEP为37.61千万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解决区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宝塔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宝塔区水资源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发现宝塔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延河流域缺水量达到5 590 000m3;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再结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到规划年宝塔区水资源可以达到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水文模型及其相关分析工具在国外工程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流域水文建模和分析的最主要工具。本文以若曲流域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将GIS和RS等先进技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相结合运用于无资料流域的流域建模及降雨径流的数值模拟,为水资源开发和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壤中流作为土壤内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流域径流的发生、土壤养分运移、灾害预报以及流域水文循环的计算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壤中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本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壤中流的三种效应影响:即水文效应、土壤养分运移效应和诱发地质灾害效应,并概括了壤中流调控的主要措施。总结出几点关于壤中流研究开展的建议:(1)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有关壤中流的研究;(2)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和适用范围,并实现壤中流动态监测;(3)开展土壤养分及污染物在壤中流中运移机理研究;(4)开展壤中流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研究;(5)加强壤中流调控体系与调控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来安县国家气象站1961—2015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力,分析来安县近55年温度和降水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对来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得出结论:近55年来安升温趋势显著,升温幅度0.23℃/10a,此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突变点是2001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波动幅度大,最大波动幅度高达1 230 mm。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在年际尺度上周期振荡以准4~8a为主,年代际尺度上周期信号以准16a为主;近55年来安气候生产力上升趋势显著,上升幅度每10年20 kg·km-2,此上升趋势是一突变现象,具体突变点是1995年。气候生产力在年际尺度上周期振荡以准8a左右为主,年代际尺度上周期信号以准16a为主;气候生产力同时受气温、降水影响,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但只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其提高幅度才更大,未来"暖湿型"变化趋势使来安气候生产力的上升空间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3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0立方米/年,按照联合国定义属于水资源紧张国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省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人口的急剧增长及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紊乱、水旱灾害频发、人居环境演变等因素不仅关系到城市今后发展的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周边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西宁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1m3,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4.7%,城市发展用水全凭开发周围县域内的水资源来支撑;地处内陆河流域西端的格尔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表水总量只有3,758亿m3,与现今矿产资源开发猛增的需水势头不相适应;德令哈市人口年以12,8%速度递增,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年递增速度只有9,6%。加之水环境污染威胁与日剧增,  相似文献   

18.
王威 《改革与战略》2010,26(6):124-126,151
文章先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水资源保护既有一般流域资源保护的特点,也有自身流域水资源不合理使用的特点,在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方面目前只重视区域保护而忽视了流域保护;第三,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保护法律现状,指出问题并阐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提出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可以设置统一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创建完善的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最后,文章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应该和相毗邻的海域水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便保护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循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薛苏桓  李晓婧 《科技和产业》2023,23(22):246-252
基于1981-2020年四川地区CN05格点化观测数据集中的逐月降水数据,利用EOF、REOF、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四川地区夏季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0年来四川地区夏季降水总体变化特征呈减少趋势,整体上呈南多北少的特点,在1982年左右发生突变,并且存在20年左右尺度的长周期变化和4~6年、8~12年两个尺度的短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20.
流域水资源治理内涵探讨——以太湖治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建立中,对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现有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水资源治理为例,分别从公共资源治理、网络组织以及治理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水资源治理的内涵。文章指出,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以公共资源治理为属性,以网络组织为治理基础,以治理的构建和实现为方法的新型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特征。文章认为,多元化参与、共同目标导向以及合作参与分别构成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重要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