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33):26-27
江阴是最具葡萄酒消费能力的县级市场之一,2004年人口117万,葡萄酒年销售额则高达4000~5000万元(以终端售价计),即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有40元左右的支出花在葡萄酒消费上;尤其是在餐饮领域,葡萄酒更是占据了餐饮场所酒类消费60%以上的份额。高收入、高消费、高要求是江阴人的典型特点,至2004年末已拥有18个上市公司的背景也足以成就江阴市场上千万元的年销售额,年份干红则是江阴葡萄酒市场上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5,(39):62-66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是全国葡萄酒消费的前沿阵地,他们的葡萄酒消费特点基本代表了某一区域的整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葡萄酒市场的变化及趋势。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对直辖市葡萄酒市场现状的了解分析,找出进攻重点市场的“金”钥匙,从而打开成功之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17):24-25
新天在乌鲁木齐葡萄酒市场居于主导地位,但新疆地区丰富的酿酒葡萄资源,使得葡萄酒生产企业众多,各类地产葡萄酒品牌在市场上充斥并较具知名度。由此,乌鲁木齐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更多表现为“内战”。这种内战竞争令地域性品牌迅速提升。同时给新天的主导地位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4.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及消费主义的兴起,推动葡萄酒消费逐渐升级。推动葡萄酒消费文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葡萄酒的市场价值。消费者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葡萄酒的消费理性与个性并存,同时追求葡萄酒的高品质和健康饮用。葡萄酒营销要告别仅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方式,打造社交化和个性化的场景化消费体系。文章对细分市场定位、新零售和新媒体营销等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建设中国葡萄酒的场景化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5.
劲酒的后劲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22):A028-A029
“稳健”是业内厂商对劲酒的评价。特别是在终端建设上,劲酒通过餐饮终端的启动,逐步引入零售终端,最终进入家庭消费。从市区起,带动周边县市稳扎稳打,铺货率以及销量在同类产品中都居首位。从88年开始至今,劲酒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除97年,97年增长率为76%)。  相似文献   

6.
体验性零售     
商品零售业与接待服务业相互融合,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整体消费经历,可有效地增强旅游、餐饮、食品、服装、家具等零售企业的竞争实力。国外学者把这种新型零售观念称作“体验性零售”观念。本文介绍体验性零售的主要概念,供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和旅游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透析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礼品消费心理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传统文化承继的过程中,对于“礼”的理解却逐渐变得狭隘起来,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将“礼”与“礼品”画上了等号。购买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单纯为了送礼,“礼品消费”出现了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割裂;购买礼品并非追求礼品的商品价值,而更多的是注重商品档次和包装的华美。因此,有些人将这种礼品消费方式称之为“中国式的奢侈”,礼品消费已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北方洋酒消费比较集中的城市,青岛的消费表现不像北京、上海那么火。青岛的洋酒无论是从进口情况还是消费情况来看,都表现的不太均衡。在进口方面,以散装酒为主,瓶装葡萄酒较少;消费方面价位在200元左右的洋酒市场火热,600元甚至干元以上的洋酒主要用于一些外事活动的商务宴请等,百元以下和300-500元的洋酒市场不太景气。洋酒的主要走货渠道仍然集中在夜场,但青岛市场上促销和价格对洋酒走量起到重要的作用。餐饮终端、商超等作为洋酒走货的副渠道表现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石尚 《商业企业》2006,(3):46-47
由上海丰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时尚生活中心联手打造的“十尚坊”,以全新概念创造区域商业新模式,即针对区域消费需求特点,着眼于休闲娱乐型消费模式的开发.从而成为集特色餐饮、零售、娱乐等诸元素,融休闲环境、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新生代时尚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葡萄酒消费普及程度提高和华东、华南等葡萄酒主销区市场消费目渐成熟,中心城市市场的红酒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格局也逐渐进入到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葡萄酒销售网络的延伸就成为经销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春节旺季一天天临近。礼品葡萄酒市场也越来越热。遵义一位专做礼品葡萄酒的经销商樊经理称。每天葡萄酒的销售额上万元。春节是每个葡萄酒经销商都不能忽视的淘金旺季。从今年的市场来看,礼品葡萄酒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厦门一年销售葡萄酒5000吨左右,是我国葡萄酒消费重点城市之一。其中,以张裕、长城、王朝为首的一线品牌占据厦门40%的市场份额,威龙、云南红、香格里拉&;#183;藏秘、新天、西夏王、丰收、当然干红等十多个二线品牌则拥有30%的市场,甜型酒和山葡萄酒占到大概20%的市场份额。洋酒一直奉行精品高端路线,大都活跃在夜总会、酒楼和礼品市场上,销量不大,大概有1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离开夜场,中国市场上至少有70%的洋酒卖不出去,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洋酒在中国夜场的强势源自洋酒生产国夜场消费的成熟。中国市场上的洋酒表现出了它“入世”的一方面,引导消费潮流,借道终端买断商等。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进口葡萄酒和洋啤酒。洋酒在国内夜场操作中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相似文献   

1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49):26-28
北京吸引着众多“市场淘金者”。据北京市商务局透露,今年1至10月,北京餐饮业零售总额155.34亿元,同比增长56.9%,餐饮市场不断升温使得葡萄酒在餐饮终端的走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在以潮州菜、粤菜、海鲜酒楼等 为代表的高档餐饮店,消费者对红酒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这些地方葡萄酒的销售额能占到整个北京市场比重的30%以上。市场空间的增加,引来了葡萄酒企业对北京市场更加疯狂在争夺。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4,(42):34-36
在我们对礼品酒市场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各地的礼品酒消费情况表现不一。因此,根据这些市场现状的不同,我们进行了一番梳理,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礼品酒市场完成一个巡礼。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国产葡萄酒价格带已经逐渐显现并且稳定下来。不同渠道形成了不同的主流价格带,这与渠道特性密不可分。20元价格带随着批发等流通市场在葡萄酒销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已经进入衰退期;商超和餐饮作为主流渠道,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流通、商超、餐饮三个渠道形成了目前葡萄酒的四个主流价格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字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8.6%和35%。进口葡萄酒虽然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产生“井喷”,但其市场销量还是在稳步提升。这种增长并非表现在具有消费进口酒传统的一线城市市场,比如京、沪、粤,而是集中在一些以前进口酒市场不太活跃的二线市场,比如湘、桂、鄂等,可以看出,进口酒的市场接受层面正在扩展。  相似文献   

18.
厂家作为市场营销流通环节主导的地位正在逐渐减弱,专卖店的运营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应。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葡萄酒的销售通路,礼品装和商务酒市场都酝酿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9.
唐山,形成了现代唐山人独有的消费观念和特点,在葡萄酒消费方面,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尚需培养成熟的情况。品牌上,长城的整体认知度较高,尤其是在中高端干酒市场上受到青睐;张裕的甜酒、新天的玛纳斯系列以及野山葡萄酒则在低价位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  相似文献   

20.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2):A024-A025
石家庄虽为省会城市,但葡萄酒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其葡萄酒消费能力较为有限,但是记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状况的变化,石家庄葡萄酒的销量迅速增长,呈现出一股强势的“红酒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