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市》2014,(17)
正尽管"低碳生活"对于普通民众已经不再是个新词汇,但是,具体到房地产领域,消费者却不一定买账。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众多主流房企追逐绿色概念——万科、招商、朗诗等一批房企相继举起了"绿色大旗",掀起房地产业"绿地产"热潮。他们为何相继投入大量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建筑的研究和发展?"绿地产",正在或将对房企的未来战略,起到怎样的作用?本期"绿"地产宣言,为您解读低碳语境下的杭州楼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6,(2):17-21
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绿色建筑运营保障体系,是改善绿色建筑运营效果、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化的关键。绿色建筑运营保险体系将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保险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与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解决绿色建筑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顺应了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改革发展的趋势。构建良性运转的绿色建筑运营保险制度,促进绿色建筑的有效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针对保险本身的特点设计其运作方式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展配套技术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强制和引导绿色建筑运营保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设计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环境优先、整体和健康舒适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内容,总结了绿色建筑在设计和今后发展中的优化内容。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9):37-38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施工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并且强烈要求施工现场做好绿色施工,发展绿色建筑。因此,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用地、垃圾、土壤、水资源、噪声及扬尘等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现场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实现建筑的绿色施工。  相似文献   

6.
李风 《价值工程》2019,38(22):143-145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对建造高校绿色建筑、建设节约型校园具有重大意义。以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实验综合楼项目为例,通过设计和施工打造成了国标"二星"等级绿色建筑。通过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实验综合楼工程节水节电节能等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绿色施工和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进而在一大批高校中来推广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7.
根据上海市政府日前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上海新建民用建筑从今年下半年起,原则上将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等到2016年,外环以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凡技术上适合的,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具体来说,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项目标,包括:提高本市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标准,从2014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8.
靠忽悠、虚假广告等来吸引百姓购房是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应是真实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三个梦想与三个"虚"全世界的居住梦想我归纳为三个:"和谐居住"、"健康楼市"与"绿色建筑"。但通往梦想道路并不是平坦和顺利的,在中国的房地产建设中我们发现了三个"虚",即相对应的"保障虚位"、"市场虚火"、"房屋虚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够较好地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响应的建筑通常被称为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内涵是全方位、立体的、高科技的环保工程,以科技作为发展动力,追求环保、健康、智能化,实现人和环境的共生.我们可以将绿色建筑形象地描述为"环保+节能+健康+高效+智能"的建筑.当然,作为时代的新鲜产物,绿色建筑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要求和标准也会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的设计涉及到隔热、保温、遮阳、能源措施等方方面面,本文着重对遮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吴镝  魏伟  沈云燕 《价值工程》2011,30(33):74-74
在各种能耗中,建筑业节能降耗令人"头痛"。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体系对环境的危害,优化建筑体系与环境的关系,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将能源使用与环境资源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活空间。本文通过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所面临的绿色节能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建筑设计实现绿色节能的几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1):211-212
建筑节能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绿色建筑作为节能建筑的典型形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技术措施等也就必然成为了建筑能否成为绿色建筑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探讨了相关的技术措施、节能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将从“启蒙”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所具备的条件,并从建筑单体、社区、城镇、城市等维度提出绿色建筑新建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并提出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政策研究方面的具体措...  相似文献   

13.
建筑的建设及其运营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了很大比例。在建筑业中,每年新建建筑的替代率仅为1%~3%,大部分能源被现有建筑消耗。因此,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成为减少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必要的解决方案。文章基于Wo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了绿色改造研究现状,通过关键词聚类和共现网络,确定了与绿色改造相关的关键词及其发生的频率;利用引文突发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研究发展方向,揭示了绿色改造的研究热点。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绿色改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涌现出好多优秀作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用不断进步的现代科技使建筑变的更加人工化、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绿色建筑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而国家又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绿色建筑虽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实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趋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8,(3):51-53
21世纪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这不符合当代人们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绿色建筑的发展正契合当前人们追求的节能环保理念,因此合理的选用绿色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的能效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规划原则,调研苏南地区绿色技术的采用情况,分析出适宜的绿色技术的实施要点,从而得出可行的能效提升路径,使得绿色建筑推广获得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并从西方建筑史上来追溯绿色建筑的渊源,通过历史来了解从现代建筑走向绿色建筑的必然性,最后对绿色建筑的未来进行了畅想。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09,(1):26-27
和谐产生向心力。但不得不承认,在实现“和谐居住”、“健康楼市”与“绿色建筑”的旅途上,中国的房地产仍存在“保障虚位”、“市场虚火”、“房屋虚胖”的弊端。参加2008’第六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的专家称,今后,靠忽悠、虚假广告等来吸引百姓购房是行不通了,取尔代之的应是真实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此外,坚持绿色地产,坚持房地产金融创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危机不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绿色建筑理念的快速发展和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绿色施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施工技术的分析讨论,期望对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芦辰  付光辉 《价值工程》2015,(10):262-264
绿色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面临着完工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投资风险,由于绿色建筑项目工程复杂、资金巨大,项目面临的投资风险按照一定比例由众多项目参与方分担,所以风险分担是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起点。本文从风险分担入手,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找到最佳风险分担方案,并同项目实际风险分担方案比较,获得绿色建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到绿色建筑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估值,最终确定该项目的风险水平及各风险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14,(15)
正在建筑形态上,杭州市场的审美还比较局限。事实上,越是都市化、国际化的城市,审美越是多元化。因此杭州房地产在建筑形态上,需要更包容的心态。Q:有观点认为:"楼市发展的十年,也是被政策操控的十年。"您如何评价这些年来调控政策对杭州楼市的影响?A:2010年之前的调控主要在于金融层面,比如银行信贷收紧等。而很多房企都是依照原先宽松的信贷政策制定计划,收紧的信贷让资金链突然断裂,就像洗澡洗到一半,刚打上沐浴露,突然停水了。资金渠道不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