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小伟 《经济论坛》2011,(6):169-171
2011月1日起实施的新审计准则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新审计准则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意义重大。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新型审计。在新审计准则中被明确列为今后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环境绩效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谢放 《江南论坛》2014,(12):45-46
"打铁还须自身硬",审计机关要想在整个经济社会有机体中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就必须苦练内功,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核心价值体现。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多年来,无锡市审计局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完善,迈向新的层次,靠的是审计质量为审计工作提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薛辉  崔雯静  钟贻俊 《经济师》2023,(8):101-103+106
近年来,审计署、教育部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成为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文章从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A大学内部审计工作实践,探究审计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从狭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质量,即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它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它受审计客观环境的影响,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包括48项审计准则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在新的审计准则之下,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审计重要性,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应对审计风险,必须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新准则下的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正确运用两者及其关系来指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胡志容  孙武 《时代经贸》2012,(16):234-23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包括48项审计准则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在新的审计准则之下,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审计重要性,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应对审计风险,必须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新准则下的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正确运用两者及其关系来指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形势下,审计工作正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势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问题.在分析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审计机关工作,谈了自己对提高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质量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影响得不断扩大,审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是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审计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制定国家审计准则,后来2000年修改过一次,但是8年来,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断断续续,进展缓慢,对目前的一些审计实践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不仅财务审计准则不成体系,很不完善,而且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绩效审训准则尚无“零”的突破。本文就审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朱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84-185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质量低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通过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项管理工作,可以控制一些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发生或形成的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则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可以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和消除,从而达到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永生 《经济师》2006,(8):228-229
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与程序。控制政策是基本方针和策略,控制程序是具体措施和方法。要想使审计工作达到审计准则规定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实行质量控制。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给后续审计的定义如下: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该准则是我们开展后续审计的法律依据,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效开展了后续审计工作,审计项目全部工作才算真正结束。后续审计也是检验内部审计服务本质和审计工作价值是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质量管理是审计机构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与程序。控制政策是基本方针和策略,控制程序是具体措施和方法。要想使审计工作达到审计准则规定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实行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影响中介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介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影响当前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存在和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必须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加强和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角度,首先总结了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几个因素,然后着重分析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美强 《时代经贸》2011,(12):80-81
如何全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影响中介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介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影响当前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存在和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必须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从加强和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角度,首先总结了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几个因素,然后着重分析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段海蓉 《经济师》2010,(8):260-260,26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不仅决定着审计部门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审计部门在经济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尽快提高广大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对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伟泽 《当代经济》2007,(7X):111-112
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我们必须从增加审计人员的编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完善审计法规体制,加快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建设。在工作作风上真抓实干,树立以审计工作质量为中心的意识,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标准,维护审计的权威性,为军事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内部审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审计部门和企业的高度关注,越来越成为影响内部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制定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内部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发展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及结果质量的优劣程度,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质量的核心和基础,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对审计质量内容及影响其控制原因的分析和思考,制定出相应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伟泽 《当代经济》2007,(14):111-112
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我们必须从增加审计人员的编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等方入手,完善审计法规体制,加快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建设.在工作作风上真抓实干,树立以审计工作质量为中心的意识,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标准,维护审计的权威性,为军事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