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我国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更好的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山西、甘肃等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流程、灵活利率决定机制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也存在新设机构集中在城镇、正规化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对象高端化、信贷资金规模约束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与大型金融机构的"链接"、引导有序的竞争秩序和加强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谌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10-112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轻农村,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金融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呈现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并存的特征,严重阻碍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信贷供给逻辑,通过打造农村资金供给的回流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发展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审核监管以及风险保障措施,才能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加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改革既要增加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供给,又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是:健全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体系完整、经营形式和金融主体多样化等特点,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农村金融供需缺口明显,现有的金融机构配置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严重缺乏监管,市场风险大。因此,应制定正确的金融市场建设规划,增强监控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建设适合金融发展的市场体系,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以来,农村经济转型加速升级,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从现代农村金融的需求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供给"以及对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等3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服务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然后指出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诸如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市场定位不清、服务缺乏创新、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不规范、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供需发展不平衡,农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比例不平衡,农业、农户不具有信贷需求优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构建一个"供给领先"模式和"需求追随"模式并进的,涵盖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及商业性、政策性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村金融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围绕增加农村信贷供给、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目标,适应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整体推进,协同配套,重构农村金融机构,着力健全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要在完善法人治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特别是在提高对农户的贷款覆盖面,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针对农户生产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弱的实际,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通过农户小额信贷和联户贷款等方式,不断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2.…  相似文献   

11.
笔者依据对杨凌区等9个乡镇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不高,且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出地域化分布特征,农户的文化程度、往返金融机构便利程度等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而农户人均收入、参与产权抵押贷款对资金配置效率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提高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改革、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2.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内生金融需求催生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其与农业生产内嵌从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用约束下降低交易成本、以灵活便捷的贷款方式为社员提供普惠金融支持,但法律保障缺失、发展资金匮乏、风险防控薄弱等缺陷制约着其健康发展。通过现代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从制度构建角度提出明确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地位、加强惠农政策扶持、完善全面监管机制等法律保障;以联合外部企业合作、外部金融资本转贷、构建多层次资金互助体系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通过健全内部风险监督制度、扩展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农村贷款抵押担保制度进行风险防控。在外部金融环境的支持及制度激励下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高效、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天荣 《经济问题》2007,339(11):68-70
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新的金融机构格局必将在我国农村出现.这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竞争,为农村金融服务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带来新的课题.然而,监管法规滞后、监管基础薄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缺失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金融监管处于低效或无效的状态.因此,如不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监管的窘迫状况,而只顾及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危机爆发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服从于农村现实金融需求.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依然存在很大缺陷,存在着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弱化,信用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贷款难、存取款也难等问题.而改革应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信贷服务方式、担保和评级体系、保险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5.
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的政策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郁 《经济纵横》2019,(11):55-65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增量改革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增量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增量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引入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破解农村金融“边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金融边缘化日趋严重,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没有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反而呈现服务"脱农化"的趋势。只有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从解决金融组织资源缺乏着手,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才能真正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必须的金融需求。文章从如何拓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准入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就进一步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能否长期立足农村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单一、金融服务缺乏足够的成本补偿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信阳市农村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开展。要加快推进信阳市农村金融创新,必须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监管和治理、拓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领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补偿机制和推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及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郑羲卿  秦伟杰  赵瑞民 《经济师》2004,(11):266-266
一、农村金融体制现状1.现有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目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虽然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和人民保险公司 ,但能向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组织却非常有限。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而言 ,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仅仅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垄断性供给。2 .现行资金供给政策安排的“抑农”倾向。农业贷款涉及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化比一般商业贷款风险要高 ,为此农业银行实行了一系列贷款政策规定 ,在信贷管理权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 ,除发放部分农业开发和扶贫贷款外 …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琳 《当代经济》2008,(3):118-119
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及特点入手,结合国内外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寻求解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需矛盾的最佳方式,提出要通过增强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创立新型金融机构等举措,在中国农村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完善的金融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