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频发,不仅给国民的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使得国民对我国食品安全失去信心。在社会责任视角下,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对食品安全认知倾向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监管和媒体监督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致力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且要落实执行,企业应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为己任,新闻媒体应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表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严重。那么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呢?对此,本文从企业内部、市场状况、外部监管、文化背景四个方面来逐层分析找出症结答案,以期能为食品行业企业的治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孙露  张锋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51-5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是人们对食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触动中国消费者敏感的神经,食品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市场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出现紊乱。围绕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政府监管责任,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政府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单纯是一个政府监管的问题,而是个系统工程,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环境质量等众多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公众的参与也是重要的环节,需要包括消费者、食品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等在内的社会监督力量科学地看待和积极协作,由此形成一个协调、组织、有序的有机社会监督系统,各子系统既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动力.本文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构建合作治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缺失,也反映出企业普遍忽视和故意逃避社会责任的问题,以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在阐述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和制度约束等措施,来促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食品安全成为大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本文以伊利集团为例,探究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和今后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的理论依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兰 《商场现代化》2006,(16):283-284
本文从政府管制的内涵入手,概述出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的理论依据——食品市场的特性、公共利益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应该说,食品行业的特性是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的重要依据之一。食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往往食品生产者掌握的信息远比消费者要多,消费者是信息获得的弱势群体。因此,公共利益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成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食品召回制度和食品监管是密不可分的,食品监管是食品召回制度的重要支撑因素,台湾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对大陆而言比较完善,在监管体制、食品召回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内地应当构建相对集中的监管体制,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惩处力度以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门玉峰 《商》2013,(6):186-188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整体上是市场的失灵和政府监管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解析中国食品安全频发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和食品安全的公共品属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政府监管组织体系混乱、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行业协会监管的缺失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是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然后简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做法。最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环境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毒奶粉”这一伤天害理事件的发生。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整治食品行业和摆脱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首要紧迫任务,更是我国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只要正确认识并深刻吸取毒奶粉事件的教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定会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真正信赖。  相似文献   

11.
杨岚 《现代商业》2011,(15):8+7
近年来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足抑或缺失,也反映出企业普遍忽视和故意逃避社会责任的问题,以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确保食品安全,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和舆论监督等措施,来促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尹世伟 《商》2013,(4):221-22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日渐成为公众所关心的话题。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社会民众普遍感到焦虑,进而引发了公众对社会诚信的质疑,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除了政府监管,企业内控,食品行业协会也应发挥其自律监督作用和职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一项重要的监管体制,即食品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此项立法明确指出了食品行业协会应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发挥作用,完善自律监管机制。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建立行业自律监管格局,推动政府与社会主体在食品行业监管领域实现合作治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包括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环节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及监测不力,生产经营者道德缺失,政府用于食品安全的财政投入少,消费者自身食品安全与维权意识薄弱,信息不对称和信用档案建立不完善。要同时正视食品添加剂和慎重发展转基因食品,健全法律法规与加强管理监测,加强道德约束与建立诚信体系以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企业外部及企业自身问题等原因,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在法律管理中存在无法可依、监管和审计缺乏问题;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中没有社会责任项目、内容披露的不充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加强企业外部法规和监管方面,应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相关法规,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披露体系,加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监管和审计;在深化企业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应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倡导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国家、企业、社会、消费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对在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食品安全已无安可言,本文以食品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视角,探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就食品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下的社会责任教育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丁金萍 《现代商业》2011,(17):136+135
近年来,我国由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令民众更为担忧。盘点近十年来的食品安全大事件,从"毒奶粉""瘦肉精"到"染色馒头",食品似乎要与"毒品"划上等号。2010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公众安全调查,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当选为消费者最为担心的安全问题。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产品形象和企业信誉在消费者心中的倒塌和颠覆,导致消费者对整个食品行业的不信任,是目前食品行业面临的最大危机。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将在充分了解食品企业的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现状及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网络食品销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方法]运用社会共治的理念,分析对网络食品销售行业进行社会共治的思路和具体措施。[结果]网络食品销售社会共治的思路是:遵循"市场机制是基础,企业是责任主体,政府是监管主体"原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键是缓解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通过制定统一规则,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督,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补充。具体措施是:建立可置信的质量信号机制、强化企业责任、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等。[结论]网络食品销售行业需要进行社会共治,网络食品销售社会共治要理顺企业、政府、消费者及第三方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安排,并完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日本有着先进的冷冻食品监管理念及认证理念,这与日本冷冻食品协会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协调食品安全相关业者交流沟通、促使各相关利益方关注问题得以解决以及在促进构建食品安全相关方的和谐关系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其力求通过新闻媒体、电视杂志、举办演讲会、培训会等形式,提高媒体、业者和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科学认知,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冷冻食品的知识误区,促进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政府监管职能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等食品安全相关各方的责任。在《食品安全法》责任框架下如何做好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是摆在检验检疫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快递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制造了海量快递垃圾,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担。电商作为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体责任者,普遍缺乏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推诿或拒绝承担相应的企业环境责任。企业定位偏差是造成电商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内在原因,相关法律不健全且执行力不足、政府监管不力、消费者追逐个体利益最大化和对公共事务的漠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外部障碍。明晰我国电商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现状及履责障碍,为我国电商主动履行企业环境责任,构建电商承担企业环境责任的社会激励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