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玥 《现代商业》2012,(6):86-87
2011年12月银监会称将推迟实施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而原定实施时间是2012年1月1日。本文将我国新监管标准与巴塞尔协议Ⅲ作对比,结合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分析,指出虽然单从“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看,监管改革短期内对我国银行影响有限,但如果考虑多项指标的叠加效果,我国银行业恐面临多重压力,因此推迟实施新监管标准是现实之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井喷与大量融资要求的现象出发,以信贷可得性和资本约束为视角,提出两个假说:资本充足率与信贷扩张正相关,资本充足率越高,信贷扩张越快;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顺周期特征.基于1998-2009年我国银行业的数据,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验证了两个假说,并提出三点政策主张: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意识,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监管制度;将资本充足率纳入宏观调控工具体系;强化资本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许友传 《财贸经济》2012,(12):53-62
资本充足率所蕴含的合理风险信息内容包括:(1)在监管资本约束状态下,若商业银行采取了理性的行为反应,资本充足率将与违约概率负相关或至少不相关;(2)在信贷资产快速投放并消耗大量资本基础的情形下,唯有当监管资本的增补速度大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时,资本充足率与违约概率才有其理论上的正相关可能;(3)资本充足率应与银行违约风险负相关。基于此判定标准与推理逻辑,我们以银监会推行巴塞尔II中国化的2004年为起点,以此后上市的主要商业银行为对象,从多维度研究了其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内容及其信息质量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主要商业银行在2008年之前的资本充足水平与其违约风险指标倾向于负相关,而在2008年之后更倾向于正相关,这隐含说明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质量降低了;(2)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质量似乎弱于主要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行为的关系以及资本监管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监管的强制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但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规模有助银行提高资本和规避风险,但盈利水平对资本变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爆发后,被各国普遍视为防范银行风险圭臬的巴塞尔协议暴露出一系列缺陷,现有资本监管框架并不能完全覆盖银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作为应运而生的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更高的资本监管标准,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巴塞尔Ⅲ对资本监管制度的改进及其实施后将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为新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内容及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亮 《消费导刊》2012,(7):85-86
为稳步推进新的银行业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的新标准实施,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新办法中对资本定义更加严格,资本约束机制更加强化,并扩大了风险资本的覆盖范围。本文从新办法的主要内容、显著变化等入手,简要分析了新办法实施对银行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认为新办法的实施对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引导银行转变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实体经济信贷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资本协议,标志着符合国际标准、体现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这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资本充足率约束来控制银行的杠杆使用,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仅靠提高资本充足率还不够——资本金充足程度的要求已经逐步提高从8%到11.5%。银行资本充足率实行动态监管从8%到11.5%,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红线被逐次上调,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俨然成为了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资本充足率是用来约束商业银行盲目信贷扩张的。去年是应对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子关于资本的层级更加细致、资本工具标准更加严格、资本扣除项目有所增加、资本扣除方法更加复杂。二是分母增加交易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并提供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不同选择。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改变,实际上是银行监管导向的转变。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对农信社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审慎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欧天奕 《中国物价》2014,(4):61-63,67
自新监管标准推出以来,市场普遍担忧提高的监管标准将给银行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迫使商业银行为补充资本充足率而不得不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本文以ZG银行为样本,通过对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预期,理性地预测2012—2016年ZG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所需补充的资本。所需补充的资本大部分由ZG银行自身的留存利润来补足,而另外一部分可从资本市场以及债券市场补足。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和10.5%,与现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同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5%,略高于国际规定的最低标准4.5%,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达到这一监管要求,不会对其产生实质影响。而为帮助商业银行开拓资本补充渠道,银监会还表示将研究资本工具创新的配套政策。根据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并考虑资本监管对信贷供给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办法》设定了6年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过渡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导刊》2010,(7):108-109
仅靠提高资本充足率还不够 ——资本金充足程度的要求已经逐步提高从8%到11.5%。银行资本充足率实行动态监管从8%到11.5%,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红线”被逐次上调,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俨然成为了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资本充足率是用来约束商业银行盲目信贷扩张的。去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3.
廖永儀 《商业科技》2014,(19):186-186
资本充足率指银行净资产和加权计算后与风险资产额的比率,表示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比照外国银行,资本不足仍是目前影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现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策略”(补充资本)和“分母策略”(管控风险权重资产)这两点,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表明仅仅依靠此类似的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不足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表明实施资本管制,包括监督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以及优化资产结构,加上税收优惠政策是良策。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子关于资本的层级更加细致、资本工具标准更加严格、资本扣除项目有所增加、资本扣除方法更加复杂。二是分母增加交易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并提供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不同选择。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改变,实际上是银行监管导向的转变。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机制,要求银行向资本节约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对农信社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审慎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性的增强,使商业银行宏微观审慎协调监管成为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半年度数据为样本,在分析银行信贷周期不同阶段宏微观审慎监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性。结果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中不良贷款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长期存在且较为明显,流动比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作用存在但长期来看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宏观审慎监管中广义信贷/GDP偏离度和银行业集中度这两个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都较为明显且长期存在;宏微观审慎监管协调运作能够缓解单一政策实施对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冲击力度,更有助于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定。因此,我国银行业监管不仅要在微观方面加强防范内部信贷违约风险,还要从宏观方面关注信贷结构调整和银行理财业务所可能带来的溢出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巴塞尔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广,以资本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风险选择等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认为原有的简单信贷理论模型不足以解释中国的信贷增长情况,因此,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信贷理论模型,从银行信贷渠道和银行资本渠道两方面讨论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扩张效应.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实证分析了银行业的资本增长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都有促进的作用,而不良资产率对存贷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资本的增长对贷款具有一定的放大效果;同时,承认不同属性的银行在资本对信贷行为上的影响力也是不一样的,资本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影响在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上作用更加明显,而在国有银行中则不显著.这要求监管部门在实施相应的监管政策的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更为细致和审慎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以及银行监管机制逐步国际化,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总额和减小风险资产总量.本文从减小风险资产总量入手,提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策略,从而使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得以长期有效增长,并且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绩效和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资本充足率指标就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工具。我国将该指标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核心指标,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最低要求,来增强金融危机下对银行风险的监管。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各类财务风险预警的敏感程度,并初步探讨了资本充足率的财务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银行经营状况的风险度和信贷市场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银行风险度以不对称的方式反映了信贷环境的变化,当信贷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时,资本充足率和功能分散化程度较高的银行表现出较低的敏感度。这一结论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腾 《中国市场》2008,(31):156-156
我国现行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并表监管措施中存在疏漏之处,并由此造成监管规定存在制度性缺陷。针对以上分析,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确立银行集团主监管者的职能及权力,明确异质性银行集团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标准,完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