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及其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主要体现在《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著作中。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是直接为他的政府干预主张服务的。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也存在着诸种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 胡瑞梁同志是我所敬重的老经济学家。近年来《经济研究》先后发表了他的三篇有关劳动力商品问题的力作:《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载1987年第12期,以下简称《一论》)、《论劳动力价值、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意义》(载1988年第1期,以下简称《二论》)、《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的一些理论问题》(载1989年第1期,以下简称《三论》)。再三研读以上“三论”,我感到作者在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中独树一帜,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又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最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上册)(贵州省金融学会组编、叶世昌编著,以下简称《理论史》)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该书除了在史料搜集、体例安排和写作风格上具有特色外,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古代重要货币思潮、著作、人物和特有货币概念的分析中.《理论史》作者对中国古代有没有货币数量论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有学者把《管子》书中的有关论述称为货币数量论,《理论史》则明确指  相似文献   

4.
论快速增长与“丰裕中贫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理论的背景 “丰裕中贫困”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用的“poverty in the midst ofplenty”一语的译文。在《通论》中,他指出,  相似文献   

5.
凯恩斯革命是从理论、政策、方法三个层面展开的。货币非中性论、货币供给外生论、对萨伊定理的彻底否定构成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实现的政策工具;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纠偏、破除传统的两分法和首创货币经济学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完成的方法论。与此同时,《通论》内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与经典学派崇尚经济自由传统的趋同,决定了凯恩斯革命中的继承。由于经济运行的常态是非充分就业均衡,《通论》必然具有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当代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以下简称《一般理论》),曾经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噪一时,直至目前仍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影响。《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充分就业问题。凯恩斯认为,社会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而有效需求则由“消费倾向”、“对资产未来收益的予期”和对“灵活的偏好”即对货币的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工资单位”以及货币量所决定。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并不是由资本制度所造成,而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而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而造成的资本边际效率(予期利润率)的“突然崩溃”。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依据,一反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1卷第1篇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关于这两者的关系,他除了指出“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外,还指出“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内容,这里只略略提到。”正是后一提示,使我不时研读在《资本论》中只略为提到、或不曾提到,而在《批判》中不仅详细阐述、而且在我看来十分精辟的论点。现在提出来的就是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是金币(包括银币,即以贵金属为材料的货币)流通规律的颠倒的论  相似文献   

8.
白暴力同志著的《论价格总水平上涨——原因与对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论上涨》)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该书立据充分,读后令人信服。《论上涨》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为基础,深入到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在一般纸币体系、社会主义改革现时期和我国现时期三个层次上,从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上,揭示了纸币膨胀型、价值规律调节型、大幅度价值规律调节型、需要膨涨  相似文献   

9.
在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著作60年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原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取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版),该书由Geoffrey Harcourt和Peter Rich主编,英国Routledge公司于1997年出版。英国肯特大学凯恩斯学院经济系教授A.P.Thirlwall曾模仿凯恩斯的口吻为此撰写了一篇雅俗共赏的书评。现刊出此文中文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后凯恩斯主义中的水平主义继承了凯恩斯《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后通论文本"中的货币内生和非中性思想,并发展出"生产的货币理论"的完整框架,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系统中,信用货币数量受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驱动,基础货币供给由银行体系的储备需求决定,而利率则是货币当局设定的外生变量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经济主体"获利的希望"和"能支配足够的资金"共同决定宏观经济的规模和速度.水平主义的理论图景与政策主张有利于深化对货币本质和运动规律,以及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与有效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投资乘数理论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乘数(Multiplier)这个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这是一篇开拓性论文,卡恩在当时供需严重失衡而引发的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写的,为了恢复经济均衡,他提出把公共工程投资作为一项经济复苏措施,可以“为新就业人员支付工资而产生有益的反应”。随后,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运用了这个概念,提出了投资的乘数原理,用以反映一定量投资对于总收入和就业所发生的连锁反应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读罢《中国隐形通货膨胀的计量与分析》一文(见《经济研究》1991年第1期),颇有几点疑惑,特提出向吴晓求同志请教。 1.a的经济含义究竟是什么? 吴文正确地指出了,由于金融制度和人们支付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即使除去货币化因素,也不能认为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完全是由隐形通货膨胀所带来,即隐形通货膨胀率(g)不能单纯由货币持有系数的变化率(k)来衡量。由此,他设g=k·a(a<1)。同时,他又指出,a的经济含义是货币的非意愿持有量((?)~F)与货币总持有量((?))的比率,即a=(?)~F/Q。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他的货币理论.他的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论释了货币的独立性.马克思通过展开论述货币职能的发展和货币形式的演化而究察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独立性存在.他指明,货币的独立性存在是处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物化的、关系性的独立性.因此,货币的独立性就不是纯粹的独立性,而是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对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对资本主义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M.Miller 《经济学》2004,3(2):509-516
杨小凯所的《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是起始于他与黄有光合作编撰的《专业化和经济组织》的开创性工作的一部最新专。建立在他的博士论的基础上(yang (1988)),信息是相同的:主要关心资源配置的  相似文献   

15.
一、起源欧根·卡尔·杜林在他担任柏林大学讲师时,先后出版三本有关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1873年),及《哲学教程——严格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形成》(1875年)。这三本书也就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杜林学说的基础。早在1867年杜林就以“第一个专家”的资格,评论了刚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而首先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虽然马  相似文献   

16.
骆耕漠同志在货币论中讨论的第一个专题是:货币是私有交换经济所独有的产物 .货币是在有了渐渐增多的私人产品为商品来生产之后才产生出来的。读过《资本论》(第一章)原著的同志都}1:道,商品的价值的特性是只能在交换中由所交换到的另一商品的物体和物量(交换价值)来计量和表现。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价值形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扩大的和一般的价值形态,最后为货币形态。为了展开讨论,骆耕漠同志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章分析完货币的产生问题之后所写的一段话:"17世纪最后年间关于货币分析的一个优越的开端,已经认识货币是商品,但也仅仅是一个开端。困难的地方,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如何、为何、因何这种商品方才变成了货币  相似文献   

17.
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思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以建立在货币特殊性质基础上的利息率理论为中心环节的一般性的就业理论.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沿着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研究与应用·马克思价值构成理论发展研究宋 涛韩 劲 (1 3)……………………………………………………………………………………论我国城市经济中的垄断地租魏光浩 (1 8)……………………………………………………………………………………………“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资本论》中剥削问题的认识樊东光 (1 12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与价格总水平模型———兼与货币数量论比较白暴力吴红梅 (5 3)……………………………………………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  相似文献   

19.
一、导言法玛(Fama)于1980年发表于《货币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的"金融理论中的银行"(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一文,按照柯文和柯汝讷(Cowen & Kroszner,1987)的总结,上承布莱克(Black,1970),下启霍尔(Hall,1982,1983),形成了"BSF体系"(BFH system;BFH是三位经济学家姓的缩写),开创了"新货币经济学"(New Monetary Economics;NME)。新货币经济学的"新"在于,在货币经济学的历史上,它第一次系统地强调货币的"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职能,并以此作为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20.
德国《图片报》发表的《今日焦点人物》一文说:"一个人倚仗自己的资金来对付整个国家及其货币并获得了成功。此人就是66岁的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这个国家是泰国,它的货币是铢。""现在是不是又要故伎重演呢?像这样的人是怎样作好准备来冲击泰铢这样的货币呢?他如何从泰铢中获得几十亿利润呢?他需要耐心、许多钱(索罗斯可操纵150亿马克基金)和一次经济危机(就像泰国现在的危机)。""泰国这头小老虎受了伤。此时‘国际金融界的坏孩子’出动了。他的做法非常简单:他只是散布谣言。他的话对全世界投机分子就是金科玉律,谣言在全世界不径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