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深圳、东莞、顺德和南海的人口聚集效应,发现影响区域人口聚集效应的关键是由企业、政府及人口所构成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高,即使产业结构高,人口聚集效应亦强;市场化程度高,即使城市规模小,人口聚集能力亦强;市场化程度高,即使经济外向度低,人口聚集效应亦强。除此以外,城市空间、技术结构和发展动力也是影响区域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资源衰退型城市——双鸭山市为例,基于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验证土地、人口对产业的影响及其阶段差异性,采用土地基尼系数方法从人口、产业单指标角度定量分析城市用地效率,进一步构建评价“人口-土地-产业”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探究资源型城市整体及各区(县)在发展进程中人口、土地与产业三者之间协调程度时空变化特征及转型效果。结果表明,双鸭山市“人口-土地-产业”之间的推进关系表现为产业发展影响土地布局,土地布局影响从业人员结构。就人口、产业单指标而言,研究区的城市用地效率在空间与质量结构层面整体趋于均匀状态,仍处于较低利用效率状态。“人口-土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三产之间及不同区(县)也迥然有异。第一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协调-失调-协调变化规律,其中市区和友谊县协调状态提升明显;第二产业受资源限制与煤炭行业市场的影响,经历了由协调到失调的状态变化,2010年后集贤县呈断崖式下降;第三产业发展整体处于失调状态,后期城市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耦合协调程度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郑旭雯 《辽宁经济》2023,(12):71-77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突破性发展,而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构建东北三省地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异速增长模型,分析东北三省地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的时空异速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其异速关系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地区城市人口与经济增长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整体上呈现东北、西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东北三省地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异速关系整体为经济扩张弱型,异速增长系数呈现“N”型变化趋势。(3)教育投入度、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度、服务业水平为影响其异速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紧凑城市作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对安徽省经济、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概况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紧凑城市的核心内涵,通过修正邻近度指数测算了安徽省16个城市的紧凑度并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紧凑、较为紧凑、一般紧凑、不紧凑四种类型,安徽省城市紧凑度整体水平较好,空间特征明显,大致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皖江城市带上的城市高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另外,从自然条件、城市规模、铁路建设、汽车保有量、公交网络以及开放空间六个方面对城市紧凑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优化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提高城镇化质量对未来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如何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现有的文献存在持续争议。文章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讨论城市最优人口密度问题,认为各城市之间存在一种赶超现象,少数城市是吸收和转化国外技术的主要场所,是本国的增长前沿,其他城市通过接受前沿城市的溢出来实现增长,城市人口的最优密度与城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有关,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而不同。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文章在一个赶超的框架下分析了人口密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重点考察在靠近增长前沿和远离增长前沿的城市中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运用1999—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对于靠近增长前沿的城市来说,人口密度的经济增长正效应更大;对于远离增长前沿的城市来说,人口密度的经济增长正效应更小或效应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这种非线性效应随着与增长前沿城市的空间距离和行政边界数量增加而衰减。文章结果意味着,限制增长前沿城市的人口密度将会对它们的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下一步城镇化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对这些城市做好发展规划,在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从而控制这些城市的拥挤,而不是简单地限制人口进入和将人口分布在广阔的空间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城市流动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关的功能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功能的增强,都市经济功能边缘化的趋逐渐明显。本文拟通过分析唐长安、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城关区的经济功能及其变迁,探讨由唐入宋都城空间扩展的渐进性及外来流动人口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既是产业经济壮大的必然,也是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结果,有效、定量地监测城市空间格局能够为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以马鞍山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2020、2022年3期遥感影像空间基础数据及人口、经济等专题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构建了马鞍山市城市空间格局监测分析的指标体系,旨在明确和分析空间格局变化与空间扩展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马鞍山市各下辖区县的变化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城市空间形态方面,2018—2020年,马鞍山市下辖各区县建成区形状逐渐变得复杂,而在2020—2022年周期内,城市的形状相对稳定;城市空间扩展方面,第一阶段2018—2020年,马鞍山市建成区发展相对较快,当涂县扩展较为明显,第二阶段2020—2022年,城市整体扩展趋缓。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面对人口增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加快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城市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分析对象,利用"五普"和"六普"的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制图功能、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功能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江西省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江西如何充分利用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参数和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空间依赖性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行为的非线性.研究发现,空间依赖性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受自身初始收入水平和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城市的初始收入水平、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非线性特征随周边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变化而变化,揭示出城市密集区具有投资效率高、人口吸纳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严正 《开放潮》2002,(1):40-41
为增强福建经济发展后劲,扩大中心城市已刻不容缓。未来10年,省会福州应争取达到300万人口,厦门应争取达到200万人口,第三大城市泉州力争上100万人口,才能为福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载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间的百度搜索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关系图、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4个方面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信息联系网络特征,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城市实体特征对城市信息联系网络的影响。研究结论:城市信息联系骨架网络呈"三角形"结构,三个中心城市分别是武汉、长沙和南昌,其中武汉是"领头羊"地位;省内城市联系较紧密,部分地区城市打破了空间距离跨区域形成联系组团,省间联系则普遍弱,省级行政边界制约明显;网络联系年际加强但整体仍未发展稳定,总体而言一体化程度不高;城市实体空间与信息空间存在交互作用,城市信息网络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行政等级的影响,空间距离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彭劲松 《重庆经济》2005,(2):23-25,29
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背景下的产物。广义上讲,城市空间包括地表空间和地下空间两部分。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城市地表空间与城市功能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布局混乱、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侯亮  吴永生 《北方经济》2009,(16):11-12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房价的上升,进而对城市人口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试图从房价与城市人口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入手,通过对北京、深圳、成都房价和人口数据进行计量检验,以期对房价上涨与人口增长的内在推动规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对三城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各城市房价和人口增长存在互动关系,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这对预测短期变动趋势和制定相关的人口和房地产政策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特大城市的兴起及其发展规律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地区数量增长迅猛,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更是成为世界上城市快速发展的特殊地区。1.特大(或超大)城市的发展规律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将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定义为特大城市,国内对特大(或超大)城市的界定不尽一致,一般将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界定为大城市,千万人口以上的为特大(或超大)城市。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基于不同的视角许多学者归纳了许多有创见的结论,其中从时间、空间和动力维度进行的分析论述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一是基于时间维度分析,城  相似文献   

16.
韩俞 《浙江经济》2006,(1):61-61
相比农村而言,城市的人口和资源比较集中,市场和商业相对发达,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城市的旧城区遇到了拆迁、改造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原有城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政府纷纷规划建设城市新区,以扩大城市空间。而如何发展城市新区的服务业,特别是跨越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全球信息化促进全球经济服务化。服务业的物质化、自动化、标准化与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成为国际化城市支柱产业,生产者服务业成为国际化城市主导产业。人力资本成为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国际化城市劳动供给特点使其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这种状况使高收入群体、生产者服务业及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排挤低附加值产业与低收入群体,占据中心城区空间位置。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化城市这种空间极化是对过去纯粹人口在中心城区集中的扬弃,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空间聚集。它体现了国际化城市试图融入世界城市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回归分析法和SLEUTH模型,对2010~2016年兰州市城市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了未来15年城市空间发展新布局。结果表明:SLEUTH模型在预测城市扩展形态一致性程度较好,但对政策干预下导致的"蛙跳式"城市扩展格局无法准确模拟;影响兰州市城市空间分布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人均道路面积、第二产业产值变化、人口密度变化、第三产业产值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蔬菜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农村人口不断前往城市,加之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市的蔬菜经常出现价格不同程度的变化、蔬菜难买、蔬菜很贵的情况。本文从蔬菜物流发展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市民能够买到便宜又好吃的蔬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高学历人才流入效果不明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为分析人口结构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ECM和VAR模型,分别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对服务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增加值在前三期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作用。农村流动人口对服务业具有正向影响,城市流动人口对服务业在前两期具有负向影响,随后转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