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经济》2009,(9):26-27
预计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比2008年的创纪录水平低3%,但2009/2010年度世界谷物供求形势的前景仍令人满意。预计世界谷物供应总量(产量加结转库存量)仍将与上年度的高水平基本持平。由于预计世界谷物消费量增幅大大低于2008/2009年度,因此2010年各作物年度结束时世界谷物库存量可能仅比期初的高水平略微有所降低,为2003年以来的次高水平。2009/2010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可能比上年度出现大幅缩减,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1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最新一期粮食展望报告。该报告分析了全球粮食供需情况、生产形势以及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报告预计,2012年世界谷物生产前景进一步明朗,世界谷物产量预计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达到24.19亿吨,较上年增长3.2%。全球谷物总产量将高于2012/2013年度的预计消费量,这将为世界谷物库存提供大量的补充,因而会促使国际谷物市场价格下行。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2019/2020年度全球粗粮供应略显偏紧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预计,2019/2020年度全球谷物生产、消费和贸易呈现"三增"特征。其中谷物产量26.85亿吨,同比增加3283万吨;谷物消费量达到27.08亿吨,同比增加2723万吨;谷物贸易量4.15亿吨,同比增加829万吨。品种供需关系分化,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大。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比较分析陈汉圣,吕涛编译粗观世界农业政策,就会发现许多非常奇怪的现象。例如,美国政府补助农民减少谷物的生产,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却补贴农民生产更多的谷物,日本农民生产稻米得到的价格是世界价格的三倍,1985年,欧洲...  相似文献   

5.
数字粮食     
《中国粮食经济》2007,(6):32-32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大米贸易将达到创纪录的2940万吨,这比四月的预测高出20万吨,也高于上年的2860万吨。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玉米流通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玉米流通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赵玉田一、吉林省玉米供求概况(一)玉米生产情况吉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1996年为6094万亩,其中谷物4305万亩;在谷物播种面积中玉米为3721.5万亩,占谷物播种面积的86.4%。1996年粮食总产量465.3亿斤,...  相似文献   

7.
一、1999年粮食总量仍呈供大于求的状况判断今年粮食总量仍呈供大于求的状况,主要基于下列因素的考虑:(一)1998年粮食生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00亿公斤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低温多雨和洪涝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资源竞争、谷物与其它粮食作物的竞争以及谷物单产三个角度,就加入WTO如何影响中国粮食的数量安全展开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农作物与谷物的生产。加入WTO后,各地区的粮食生产确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总体而言影响并不大。粮食生产并未出现预期的下降局面与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支农和惠农政策有密切关系。此外,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对我国粮食情况的评估根据统计,粮食总产量自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减产。如下表所示:从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到2001年与1998年相比,我国粮食减产约6000万吨,2001年的人均粮食产量尚不到1985年的水平,可奇怪的是国家谷物收购量却大量增加,以至于谷物的库存量(储备粮和商业周转库存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无非三种原因:一是产量不实;二是收购量有水分;三是农民以为加入WTO以后粮价会继续下降,所以赶紧出售余粮。从现在统计资料看,人均粮食产量360公斤的水平是不够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23,(1):47-49
<正>全球谷物产量、消费、贸易和库存量同比下降产量和贸易量创近3年低点2022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进一步下调2022/20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测数,全球谷物产量、消费、贸易和库存量均同比下降。其中,谷物产量和贸易量创近3年的低点。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为29.3%,低于2021/2022年度的30.9%,是2013/2014年度以来最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总体仍反映出较为宽松的供应形势。11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150.4,环比下降1.3%,同比上涨6.3%。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模型,从进口贸易流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贸易具有较强的时间持续性,提升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和海关程序负担的质量等级,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进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模拟分析发现,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提升至区域平均水平,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将增加35.2亿美元,其中越南贸易便利化提升之后对区域内其他国家谷物进口的增长最明显。这说明:从增加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角度来看,应该既要注重推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又要注重提升区域内个别国家(越南)的贸易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应加拿大谷物委员会(CanadianGrainCommission,简称CGC)的邀请,笔者赴加拿大对其粮食管理体系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到的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分述如下。一、加拿大的粮食管理体系(一)粮食生产概况加拿大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约为1000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3000万。加拿大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发展并不十分有利,境内布满了常年冻土带、山脉、森林和湖泊,仅有不到7%(6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可耕地。但加拿大注重质量管理和提高效率,生产的谷物不仅质量高,而且成本低,在谷物处理和运输系统等方面能根据客…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晚期中西欧"谷物大入侵"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叶,中西欧诸多国家面临来自美俄等世界农业生产大国的谷物持续性大规模涌入的现象,这一现象深刻影响了中西欧农业发展的进程。"谷物大入侵"打破了中西欧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平衡状态,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下跌,土地价格与租金等亦有不同幅度的下滑,直至19世纪90年代中叶外部谷物输入的衰退才使得这场农业慢性萧条宣告结束。"谷物大入侵"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大发展、交通运输革命、欧洲贸易壁垒瓦解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催化中西欧国家的农业启动变革,包括加速农业迈向专业化与现代化、促使经济作物和食品加工业成为新发展方向、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等。但整体而言,在主要大国农业保护的姿态下",谷物大入侵"仅是有限地影响中西欧农业革命的演进。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仅有7%的土地可以耕种,但生产出的粮食能满足4倍于该国人口的需要。农业是加拿大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就世界谷物贸易成交量而言,加拿大的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排第3;小麦出口长居世界第2。加拿大不仅是高质量谷物的提供者,而且还拥有谷物储运的先进技术。1 谷物与油料作物的储存和处理系统 加拿大谷物与油料作物的储存和处理系统由农场、谷物收纳库、铁路运输、终点转运站、湖上运输和出口转运码头组成。1.1 农场谷物储藏 加拿大农民在自己的农场上储存谷物受到政府的鼓励,大多数农民具有足够的储存能力。平均…  相似文献   

15.
一、 19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18世纪末的拿破仑战争殃及整个欧洲大陆,欧洲粮食等农产品严重匮乏,由此使19世纪初成为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喧嚣的开端:英国于1815年颁布《谷物法》,规定只有当英国国内粮价超过“法定水平”时,才允许国外的谷物输入;法国于1819年开始对谷物征收进口税,限制或禁止谷物的进口;德国在实行自由贸易后不久也在1834年的关税同盟中规定征收谷物关税。与此同时,加拿大、美国也开始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弥漫欧美及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2017年度全球谷物产量、贸易、期末库存创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预计2017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6.46亿吨,较3月预测值上调400万吨,较2016年增长1.3%,再创历史纪录,谷物期末库存达到7.48亿吨,连续五年攀升并创历史最高纪录。谷物库存消费比为36.3%。增至2001年以来最高点。联合国粮农组织监测3月份全球谷物价格指数为165.6,环比提高4.3%,同比上升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谷物发展态势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我国谷物生产与消费态势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谷物供需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近年我国在世界谷物生产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谷物生产结构正在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我国谷物产量的持续增长,不仅保障了国内谷物价格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对世界食物安全作出了贡献。根据预测结果,未来我国谷物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和2015年全国谷物产量有望分别达到4.63亿t和4.87亿t左右,其增产的70%~75%来自于玉米。2015年前,我国的谷物生产能够满足国内的基本消费需求,不会出现中国向国际市场大量购买谷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油料作物、水果、棉花、糖类以及肉类等。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将决定我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及经济收益。本文通过对谷物、油料作物、水果、棉花、糖类以及肉类的比较动态优势与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谷物、油料作物的比较优势已经消逝,水果、肉类的比较优势仍处于较高水平,而棉花、糖类的比较优势分析则受到政府政策、生产工艺等更为复杂因素的干扰。根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提升农产品比较优势,实现在贸易结构中的整合优化应该从优化农业结构,充分运用农业技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集合散落农业生产户,健全农产品对外贸易系统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日韩两国谷物自给率下降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与我国资源禀赋相近的日韩两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谷物自给率下降过程及原因,包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饮食习惯、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农业结构中非谷物生产比重的提高,农户农业经营规模小且以农为辅的兼业农户较为普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本币升值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农业政策选择的得失等。认为日韩两国谷物自给率下降的原因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后,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贸易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这里做一下基本分析。 一、“复关”后我国粮食生产与贸易不会受到很大冲击 1、自给型粮食现状,对世界市场依赖不大。我国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猪牛羊肉)的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使得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尽管目前和今后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