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资源丰裕、环境管制失效与生态“诅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资源诅咒性"的概念进行拓展,重点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诅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省际层面来看这种"诅咒"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制度的弱化加剧了这种"诅咒"的程度.具体表现为环境管制政策的失效、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以及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投入力度落后于其他非资源主导型经济体等.从长期来看,解除这种"诅咒"效应的根本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管制上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中期至今,山西省自然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的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资源带动经济繁荣到逐渐疲软,再到遭遇"资源诅咒"的艰辛历程;"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认为我省需要注重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的产业转换升级,积极引导资源型城市企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才能有助于减轻"资源诅咒"对资源型经济地区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资源诅咒破解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我国学者从国内省区层面对资源诅咒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文章从资源诅咒的定义、资源诅咒的存在性和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三个层面对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简评,以期为国内资源诅咒理论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及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 《经济问题》2008,341(1):42-43
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从中心一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荷兰病到资源诅咒等也均揭示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悖论.以此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讨论了资源诅咒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资源禀赋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资源型地区也不是一定会受到"资源诅咒"。不论"资源诅咒"存在论还是"资源诅咒"不存在论,都不排除资源型地区可以通过优化利用资源,摆脱恶性循环,把"资源诅咒"转化为"资源福祉"。当前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增长,必须从生态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地在区域内转化,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资源丰裕,当经济增长缓慢,出现"富饶的贫困"现象,即所谓的"资源诅咒".本文通过众多学者关于"资源诅咒"假说的讨论,归结出"资源诅咒"要素传导机制,并基于各要素提出破解"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以实现"资源诅咒"转化为"资源福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资源的诅咒"与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的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芳梅 《经济问题》2007,(10):24-27,66
"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假说.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以"资源的诅咒"这一基本命题为依据,对资源禀赋与山西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作了验证;其次对自然资源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最后对资源富集区如何避免"资源的诅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飞  范钛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82-283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由于大多数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了大量关于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立足于博弈论视角,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为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能源以及原材料基地在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以2012-2018年四川省城市相关面板数据,判断四川省城市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比较四川省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判断四川省资源型城市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结合理论分析"资源诅咒"现象成因,最后提出应开展新主导产业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人力资本积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学研究基金的利用效率;完善产权制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产业规划布局,明确发展优势,分工合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以减缓"资源诅咒"效应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技术经济》2012,31(7):104-110,128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以晋陕蒙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然后利用1991—2010年晋陕蒙的煤炭开发强度、人均GDP、制造业投入水平、研发及教育投入水平等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整体检验和分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三省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三省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三省区在某种程度上或锁定或弱化或破解"资源诅咒"。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是弱化"资源诅咒"的重要途径,强化制度建设是破解"资源诅咒"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资源型地区应加强制造业发展、重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阐述"资源诅咒"的命题出发,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选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能源矿产作为研究对象,既从静态角度讨论了地区能源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动态角度研究了能源供求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煤能源供求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同时"资源诅咒"现象在中国客观存在但并非普遍存在,具有相同能源状况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表现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e present a growth model where agents divide time between rent seeking in the form of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working in a human capital sector. The latter is interpreted as trade or manufacturing. Rent seeking exert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human capital. Adding shocks, in the form of fluctuations in the size of the contested resource, the model can replicate a long phase with stagnant incomes and high levels of rent seeking, interrupted by small, failed growth spurts, eventually followed by a permanent transition to a sustained growth path where rent seeking vanishes in the limit. The model also generates a rise and fall of the so-called natural resource curse: before the takeoff, an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contested resour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comes; shortly after the takeoff, the effect is negative; and on the balanced growth path the growth rate of per capita income is independent of resource shocks.  相似文献   

14.
“资源诅咒”:测度与破解——一个来自新疆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悖论的产生原因与破解方法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资源诅咒”产生的根源是“资源依赖”陷阱以及工业水平较低。对新疆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新疆确实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破解办法就是进行产业升级与整合以及资本投资,让资源资本充分循环起来,以抵御因过度开采资源而带来的挤出效应。新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5.
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针对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无法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的。1994—2002年年度数据实证显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或实际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1998—2003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人民币升值论”或许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相似文献   

16.
Most evidence for the resource curse comes from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 suffers from bias originating from the high and ever‐evolving volatility in commodity prices. These issues are addressed by providing new cross‐country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resources in income per capita. Natural resource dependence (resource exports)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income per capita,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with bad rule of law or bad policies, but these results weaken substantially once we allow for endogeneity. However, the more exogenous measure of resource abundance (stock of natur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income per capita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ography, rule of law and de facto or de jure trade openness. Furthermore, this effect is more severe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little de jure trade openness.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using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expropriation and corruption instead of rule of law).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对于资源地区走出“资源诅咒”困境意义重大,但一直被学界忽略。创造性地将信息化发展水平引入“资源诅咒”论述中,采用DEA—Malmqusi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分析了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资源依赖与GTFP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导致资源依赖与GTFP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信息化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总是处于倒U型曲线右侧,即位于“资源诅咒”部分,而当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位于“资源祝福”部分;②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显著影响资源依赖与GTFP的倒U型曲线拐点右移的要素,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能推迟或阻止“资源诅咒”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