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价值创造的期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期权博弈理论将战略管理领域企业价值创造的内源观和外源观进行了有机结合,由此可以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做一全面综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企业价值的实现主要是实现即时现金流价值与期权灵活性价值之间的均衡以及期权灵活性价值与战略占先价值之间的均衡。“西红柿花园”提供了一个进行投资时机决策的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在不确定和竞争环境中投资期权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根据期权博弈理论给出了不确定情况下投资垄断者项目投资价值和投资时机,然后通过引入竞争参与者,利用海萨尼(Haranyi)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均衡研究了在信息不完全和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竞争者对企业投资时机的影响,得出竞争者风险系数越大,投资时机选择越要提早。  相似文献   

3.
从期权博弈均衡分析和项目评价思维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期权博弈评价(Option Game Evaluation,OGE)的方法体系。期权博弈是实物期权定价与博弈均衡分析的一种结合性概念,而所谓的期权博弈评价可以被看成是期权博弈方法与项目评价思维的融合。不同于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期权博弈的评价要素不再是一个简单值的比较(传统评价方法中净现值大于零与否的判断),而是以特定时期、特定信息环境、特定主体面向特定项目的期权博弈模型构建为基础,以均衡概念(期权博弈的均衡概念)、项目价值(项目价值的分析判断)和主体策略(项目主体的策略选择)为判别标准的理论分析体系。在具体判别中,可以根据主体数量和项目特征的差异,分别选择两主体单项目、两主体两项目或多主体多项目的期权博弈评价模型。这时,期权博弈评价结论不仅包含特定主体对于特定项目价值的分析判断,也反映了特定主体面向特定项目的策略均衡选择。  相似文献   

4.
期权博弈的分类及其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权博弈的分类与均衡策略研究是进行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为企业在不同的竞争性投资实践中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与根本。首先从实物期权的种类和竞争特性出发对期权博弈进行了分类与界定。然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重点研究了占优型实物期权博弈均衡策略。无论是在高成本或低成本类型下,占优型企业均会以低成本的身份选择最佳投资时机和最佳垄断产量进入市场生产、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在观察到领导者行动策略的基础上,追随者按实物期权方法的投资决策基本规则确定其进入市场的最佳投资时机;随后,领导者与追随者按照精炼贝耶斯纳什均衡产量进行生产,共同获得市场均衡收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完全成本视角,定量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代际公平均衡、期权博弈均衡及互动公平均衡,并利用古诺模型探究代际公平均衡、期权博弈均衡及互动公平均衡对矿产资源寡头市场产量影响,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定价的机制。作用机理表明:矿产资源价值实现不完全与价值补偿不充分是矿产资源定价非公平性的实质原因,这为我国政府在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在双头垄断竞争环境中的均衡投资策略。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策略由竞争者的行动和市场需求产生的信息共同决定,而决策灵活性将对企业的投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收益。虽然竞争会对投资的期权价值造成侵蚀,但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仍将增加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7.
周泽炯 《生产力研究》2004,(12):49-50,123
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实物期权方法在评价项目投资决策时比传统NPV法更能反映实际。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一个项目投资决策模型,分析了项目投资时机选择、项目期权价值、项目价值以及边界执行价值,并阐述了模型中项目价值波动率、项目持有收益率、无风险利率等参数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的价值确定问题是股票期权设计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有效地确定股票期权的授予价值历来是期权激励设计的难点,同时也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层“双边谈判”的焦点。提出了引入现实期权技术的解决方法.尝试解决期权授予额度及其价值测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创业板高科技上市公司,在其IPO锁定期解除后的全流通时期,利用实物期权和创新博弈思想进行全面价值分析,补充完善了创业板公司价值评估理论,进而运用期权价值和股票价格构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博弈模型,分析了股东在不同条件下的对策并得到均衡,对投资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傅强  徐海龙 《技术经济》2010,29(3):60-64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丁霁 《经济论坛》2009,(12):137-138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讨论公允价值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认为公允价值的确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一些企业利用制度的弹性虚增资产价值,使市场产生泡沫。但这与制度本身的缺陷及政府的监管程度都是紧密相关的,且各博弈主体间存在超博弈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会演化出某种行为的规则,以避免反复出现的非效率的均衡策略的采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号博弈的经营者管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管理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信息不对称的经营者市场环境下,提高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既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准确性,又能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者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宜将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过程理解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博弈,可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的确定进行博弈分析,来研究影响经营者管理成本的因素和条件,为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成本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结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有关理论,建立了企业与系统供应商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市场均衡下企业与系统供应商之间的博弈情况。结果表明,系统供应商通过传递信号来影响企业对其类型的判断,企业通过系统供应商传递的信号来判断其转移知识的价值,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不确定环境中,探讨专利权体制下实物期权与创新竞争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刻画了两个对称企业在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进行创新投资的最佳策略。企业间的竞争并不一定损害延迟期权的价值,相反,企业对引发专利竞争的畏惧使竞争的影响内在化,进一步提高了延迟的价值,推迟了投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陈梅  茅宁 《经济管理》2005,(18):19-26
基于期权博弈的战略投资一般通过两阶段(战略研发投资阶段和商业化阶段)进行。企业战略投资的最佳时机选择本质上是对投资期权的灵活性价值与竞争战略占先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战略选择根据研发是竞争还是合作,研发投资的利益为竞争企业独占还是共享,以及商业化竞争是战略替代还是战略互补而有所不同。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以及学习效应等都对企业的投资时机及投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交易决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博弈过程。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业企业的竞争性使我们在对项目进行估值评价时除了考虑投资项目中所包含的实物期权外,还要考虑和竞争对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创业投资的项目评价不仅具有期权特性,还具有博弈特性。本文通过论证期权博弈理论在创业投资领域适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创业投资项目价值的期权博弈评价方法,同时进行了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段世霞 《经济师》2007,(4):17-18
文章进一步完善了实物期权分类,同时对双头垄断共享型实物期权的特点及其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价值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风险企业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 不对称,因此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无论是资金投 入还是退出,风险投资机构都要对风险企业进行 价值评估,以确定每一轮投资的价格或兼并收购 的价格。但由于风险企业的特殊性,传统的企业 价值评估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因 此本文基于风险企业的期权特征,运用实物期权  相似文献   

20.
对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全新的适应各类实际存在的无形资产会计体系已迫在眉睫。在变化不定的环境中灵活性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实物期权,应归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不把实物期权列入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范围是不能真实的衡量企业价值的,将导致企业资产价值的低估。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应该加强对实物期权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