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掌握的西部12省区市199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使用国外贷款总额以及“三资”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指标,以及西部12省区市1999年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各项贷款余额,我们合成了外贸依存度、直接利用外资能力、间接利用外资能力三个综合指标,对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尽管这几个指标的合成仍不够严密,外商直接投资也不全都是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国外贷款也主要  相似文献   

2.
王慧敏 《中国经贸》2014,(10):45-46
本文对天津市1981-2013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等变量分析对天津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看,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天津市生产总值(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对GDP的短期拉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3.
GDP增10.1%房地产减14.7%.固定资产投资增4.80% 前三个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9929.5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有所放缓.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57元,居全国首位.第一产业累汁产出51.18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实现产值4593.99亿元,增长10.80%;第三产业实现产值5284.35亿元,增长9.50%,其中,房地产业三季度减少14.7%.从结构来看,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9.00亿元,增长4.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9.03亿元,增长17.4%;进出口明显减速,外贸进出口总额2476.83亿美元,增长20.5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明显高出同期GDP增长,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1985-2008年上海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得出结论,认为上海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促进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入逻辑增长曲线模型后,测算出港口物流和国际贸易之间的Logistic关系,并提出发展港口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港口的功能从原来的海陆接点逐步增加到现代物流贸易等等,所以使其对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用数字可以说明中国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即在距离可通航2万吨级船舶港口200公里范围内的60个城市,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85%。美国53%的居民居住在海岸线80公里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2008年实现GDP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4%,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8.6%。进入2009年后,大连积极促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宋钊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41-144
针对安徽省1980-2012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和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安徽省近30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人均收入和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经济变量之间在数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居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9.
叶艳 《中国经贸》2010,(10):210-210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催生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包括海港和空港)”。“从中国外贸物流生成量来看,2006年三大港口群外贸物流量超过全国进出口总货流量的85%”。港口经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得到日益展现。2008年的金融风暴是世界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陡然逆转,中国的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原材料,能源,以及大量的进出口物资,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4,(1):79-79
2013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实现的GDP约为中部地区GDP的2.4倍、西部地区GDP的3倍左右,但就增速而言,呈现“西快东慢”的格局。从对GDP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对GDP贡献率为i0.6%,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固定投资增速大多接近30%。此外,由于双边贸易进展良好,西部地区对外进出KI总额的增速相当明显。就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一‘线城市仍位居前列,但西部地区的CPI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北沿边口岸城市是中、蒙、俄、朝四国之间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东北亚国家陆海相连的纽带。本文对中国东北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与腹地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地区货运总量、地区GDP的发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东北沿边11个口岸城市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定量模型计算等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与其腹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沿边口岸城市物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模式,即基于货物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发展模式和口岸城市与腹地区域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供给侧改革的热潮,它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在运行中颇有成效,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也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效果。而外贸行业作为福建省的主要行业之一,增速相较于福建省的GDP来说是比较平缓的。为了了解供给侧改革为福建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效应,采用巴拉萨模型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供给侧改革引起的是贸易转移效应;在进出口贸易结构改革中,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和设备、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改革效应较为突出;而在外资的投资结构方面,服务业与工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港口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港口物流是海上经贸合作的基础,区域间的港口物流合作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尝试将共生理论引入到南海次区域港口物流合作中,构建南海次区域港口物流合作共生系统。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合作共生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港口物流合作的模式及港口物流合作路径,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南海次区域港口物流长期合作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炳钦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53-158
通过VAR模型分析1987-2018对外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对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关系分析,从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角度分析:早、中、后期对外贸易对一、三次产业正向冲击,对二次产业早、后期正向冲击,中期呈负向冲击;从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冲击角度分析:早期没有冲击作用,中期一次产业对对外贸易存在负向冲击,二、三次产业对对外贸易存在正向冲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0-2018年泰尔指数、高级化指数稳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外贸易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现状一致,对外贸易与三次产业结构相互促进。并提出促进科学技术与二、三产业结合,政策方面倾向、企业层面提高技术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满洲里口岸进出口商品快速增长,外经外贸领域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口岸旅游和出口创汇农业都取得新的佳绩。但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营造良好的口岸软环境;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加强与港口城市的合作;加大对俄罗斯和蒙古国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李荣富 《特区经济》2007,219(4):181-183
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选取了安徽省1981~2005年进口、出口和GDP的数据,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在长期存在着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出口与进口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然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维  胡颖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33-137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桥梁作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2011—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会显著促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但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强于出口,且东道国GDP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口与出口贸易增加,其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大于出口;而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易限制作用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为邻国、与中国具有共同语言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推动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建立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8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岭回归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进口贸易显著地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本;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的正面影响系数很小;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但提升的幅度较小;国内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增加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最后,文...  相似文献   

19.
刘思宇 《科技和产业》2020,20(9):166-173
中国在一体化经济和军民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国防支出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中国近三十年来国防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国防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对外贸易能够促进国防支出增加且对外进口贸易对其影响增幅较大。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中国要稳步增加国防支出、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大产业科研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在全国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本文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很多影响因素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