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概括。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视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体系、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特色及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这将有利于学者们更深入地研究这一课题,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设想,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面的要求,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向,也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明确了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对教育和教育工…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为当代世界现代化理论充实了崭新内容;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人民)为本,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认清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根本目标;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动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邓小平民本思想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仅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马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阐述和揭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同时,邓小平“以新的思想、观念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模式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最重要的指导模式。但目前这个现代化模式中的关键概念有所模糊.需要对邓小平现代化模式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澄清。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是在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下,充分地实现法制、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走的是既全面吸收西方,又坚持中国本位列现代化之路,既反左又反右的“中道”之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邓小平理论的许多内容都是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问题展开的。在社会主义初级价段,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或者说所要达到目标,就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研究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努力探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发生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郭书田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爱戴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他建立的不朽功绩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