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正处在规模扩张转向提效提质的阶段,新型城镇化以人为中心,更关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规模大小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本研究利用2011年—2020年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构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利用PVAR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与经济城镇化自身均对经济城镇化的提升有正向影响,但是对于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与经济城镇化互为双向因果关系,和社会城镇化以及生态城镇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3)数字经济对经济城镇化提升的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大,经济城镇化的提升会带动社会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的提升,从而达到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不同梯度的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并动态评价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大型城市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远远大于中小城镇,相反在长期中小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大型城市。同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大型城市对东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中西部。中小城镇的发展对东部和中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型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伯仲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存在的服务业与城镇化差距较大,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供给难以满足城市需求,服务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突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营改增”的浙江省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融合对策:一是以产业联动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供给水平;二是以财政扶持带动现代服务业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三是以行业规划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改善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实现产城相融。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驱动机制,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而数字化程度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科技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竞争力提升关系到城市发展大局。目前,河北省城市与京津存在不小差距,存在产业结构相似、同质竞争和域内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建立城市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单因子分析找出各自的竞争短板和竞争优势并采取相关措施,以推进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研究认为,积极构筑陆良县“中三马”一体化发展是提升城市定位和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能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保障。研究认为,在陆良县即将进入城镇化中后期的“中三马”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人口集聚与吸引转化、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与品质提升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区域一体化人口集聚与发展动能、赋能区域一体化产业经济与发展水平、彰显新时代坝区城市能级与品质魅力、全面构筑一体化发展的机制驱动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分配方式,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有助于打造人们的宜居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作为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技术创新环境下城市发展的更高级形态,那么智慧城市是否能够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较高创新能力的试点城市中,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但在其他试点城市中这种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是通过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本文为推进智慧城市的国家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利用2006—2015年省级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十余年来中国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加速攀升,区域不平衡和梯度分布特征明显;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显著存在。其中,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制不断优化;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机制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提升;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重点关注中部金融集聚的水平与质量,优化资金投资方向及效率,优先支持创新驱动与生态环保类项目,以提升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是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以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空间差异也在不断缩小。最后,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等方面对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16年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我国城市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市场竞争是其中两条重要路径;城市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以及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外部需求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数字经济对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在不同数字经济溢出效应水平下,政府应采取的最有效的补贴政策,以及对数字化建设的影响,基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数字经济溢出效应对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对政府补贴和数字化建设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对政府补贴行为得到了启示:当溢出效应较低时,最优策略是"无补贴";当溢出效应较高时,最优策略是"补贴"。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近年来,青岛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致力打造新型城镇。本文拟从青岛市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出发,探索青岛市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路径,并探索建立支持重点中心镇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数字自主化是指城市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自主化创新能力,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利用2006—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知识产权战略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自主化水平,而创新环境优化效应、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则是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城市数字自主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此外,示范城市政策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还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示范城市建设时间越长、城市等级越低、产权保护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PCA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界定了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质量系统和公平系统三大方面构建了评价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对关天经济区各市区2003—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定及排名。结果显示:经济区在10年间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以强化城镇发展动力提升为目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以提升城镇质量为核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社会公平为着力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应对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消费行为,探讨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扩大内需,助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CHFS微观数据,站在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所有分位点上,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消费总量分位点较低、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较低的家庭影响更大。第三,数字经济对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的正向效应在城乡以及不同收入的家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正向效应更显著,存在明显的益贫效应。第四,网络购物是数字经济影响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家庭发展与享受型支出占比的内在影响机制。文末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的重大战略课题。通过调研北京市顺义区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如何深入推进顺义区新型城镇化提出战略设想:统筹城乡规划,完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促进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推动产业向创新创造转型升级,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健全城市治理体系,使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型、亲水型城市;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型城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全要素、全产业、全部门、全时空的全方位联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通过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战略,可以提升城镇就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北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仍会大有作为,在增强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北京流通产业,以研究剖析解构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通过关系论证与实证研究得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并基于北京自身发展实际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期,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特色城镇化需要选择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要求的基础上,以湖南为例,从剖析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