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特征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过程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纽带联系而形成的城市网络群体(Urban Network System)。中国城市群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一大产物。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特征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过程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纽带联系而形成的城市网络群体(Urban Network System).中国城市群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一大产物.……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特征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过程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纽带联系而形成的城市网络群体(Urban Network System).中国城市群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一大产物.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我们必须致力于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通过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协调区域内外关系,焕发体制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挖掘区域文化优势,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省际人口迁移的流向、规模以及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人口净迁移是三大城市群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流向影响和改变着国家城市化的整体区域格局;目前我国仍处于人口向三大城市群集聚的城市化阶段,但行将进入三大城市群周边区域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被作为当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而形成的产物,已经成为了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城市群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经济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以西部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入手,并通过当下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就其中的投资环境对我国西部城市群的建设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以便提高我国西部地区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任方旭 《经济论坛》2007,(23):39-41
只有当区域经济进入较高水平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空间结构进入城镇向心发展阶段时,该区域才有可能出现城市群,并且城市群的形成是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有些地方不顾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人为盲目加快城市群进程,不少地区还相应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和区域设计.但实际上,在我国现有的政府体制下,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大规模规划实施起来很难.  相似文献   

9.
赵天旸  何鑫 《技术经济》2003,22(11):11-12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 ,世界已进入了所谓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 ,城市作为生产力空间的载体已日益成为区域经济适动的中心。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很多能够支撑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城市体系。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 ,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 ,并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面向渤海湾的大首都圈京津塘等三大城市群 ,它们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面向 2 1世纪 ,我国各级政府从国家到地方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制定了不同层…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高、城市密度较大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有了显著的发展,然而,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城市化速度明显落后,城市化水平低下.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科学发展的高度,审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群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而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之间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实现产业链的不同分工合作,使城市的产业定位进一步明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总部经济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1980年代初所推行的小城镇化战略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也应适时转变成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来看,大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基础,更集约和节约土地资源,更易于控制和减少污染;优先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必然选择。根据对2012~2050年城市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定量测算,我们发现,与小城镇化模式相比,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更有利于节约建设用地,更有利于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群生成视角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06,26(2):296-299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将进入城市群快速建设期。如何促进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捷的城市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表明,都市农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农业形态,在促进城市群生成、实现城乡融合工农互动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株潭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对城市群生成期都市农业建设框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添锦 《经济论坛》2005,(21):34-36
一、城市群的界定 城市群形成是以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自然条件包括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貌与地质条件、生物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文化、科技、教育、交通与通讯等方面。它的形成与演进大致要经历单个城市发展、单中心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大城市群发展成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群体化城市空问形态,城市群既是城市和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又是实现区际间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由市场所决定的生产过程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运行机理决定着城市群的产生、发育与成长机制:在微观层面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的聚集与扩散;在中观层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在宏观层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城市群的形成发展机制揭示了城市群成长过程与企业、产业和工业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更加强化横向联系,而事实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间在发展上往往没有重视横向协作与整合,共同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实质,并从操作层面上展开行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18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并建立耦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而且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目前的一大任务就是加大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因此,深刻了解我国城市群竞争力现状,对提升我国城市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决定和影响城市群发展因素具有多样性,使得所运用的测量方法中指标体系多种多样,科学评析某一地区的城市群竞争力水平变得更加复杂。以往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学者们研究的内容大多集中于某个城市群竞争力水平,并没有从比较的角度分析各城市群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空间拓展、发展功能转换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因城市增长的空间异质性而发生动态演化,多中心化发展趋势日渐形成,直接推动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经济绩效。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典型区域,已呈现出多中心化发展特征,对城市群系统层级体系演化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构建多中心性指数,衡量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的中心度,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效应的交互影响,探讨多中心化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多中心化发展显著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绩效提升,而且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着异质性、非线性影响,与其自身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具有差异化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谢尧 《经济研究导刊》2014,(9):202-206,216
随着城市经济区域化发展日益显著,城市群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增长极"城市以及"点—轴"之间形成的城市群"网络"开发模式是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城市化发展的热点。借助引力模型,分析比较"萍乡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和"萍乡市—江西省内部分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缘经济学,进一步地研究它们之间经济竞争、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